河北村的名片

小胖

<h3>五台山下,清水河畔,有一个美丽的村庄——河北村。村后是四季常青的松拍坡,村前是清澈见底的清水河。村子因坐落在清水河的北岸而得名,是耿镇镇所辖三大村庄之一。</h3> <h3>村子依山伴水,环境优美,景色迷人,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村兴族旺,人杰地灵。</h3> <h3>北依麻岩山,背靠松柏坡,大有凤凰涅槃之势。东与耿镇隔河相望,饱吸五台山之灵气。南伴清水河,聆听佛韵美妙的波涛,在窝象山南垴之翠绿衬托下,更像猛虎欲跃之状。西临候城围村,广纳泗阳太行之灵秀,四面环山,更有卧佛睡眠之相。</h3> <h3>河北村风景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民俗别具一格。</h3> <h3>这里是充满希望的热土,是投资兴业的宝地,也是养生旅游的目的地,更是摄影爱好者理想的拍摄地,有着丰厚的旅游优势。</h3> <h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白求恩医院就建在村子东侧智家地里,众多医务人员为清水河流域的父老乡亲救死扶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无尽的智慧。医院南面的灌溉渠既宽又深,四季流水不断,村里人将此地称为“灌渠上”。渠的尽头是村里于六十年代初自建的水电站,这座电站为河北村早早点亮了黑暗,送来了光明,迎来了希望,告别了祖祖辈辈靠油点灯的岁月,成为村民的骄傲。后来,又在电站旁建起了水磨坊,哗啦啦的流水声,轰隆隆的水磨声,叽叽嘎嘎的脚打菠萁声与男女村民的欢笑声,汇成了美妙动听的乡村交响乐,昼夜不断,四季不息,给村民们减轻了劳动负担,告别了石磨石碾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时间的流逝,曾经为河北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灌渠、水磨坊、电站等已经不复存在,甚至没留存在年轻人的记忆里。只有白求恩医院还坚守在那里,但医疗规模、科室设置、医护配置等方面都无法与当年相比。</h3> <h3>这是河北村的老爷庙,灰色的方砖,飞卷的角檐,裂缝的石墙,结实但不平整的台阶,是古庙保佑苍生的见证,是历史岁月留给我们的痕迹。老爷庙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木质结构,造型与我们见过的所有庙宇一样,是老爷塑像和奉供的地方,一代武圣关老爷正襟威坐,一手捊美须,一手持圣书,双目凝神,静读《春秋》。周仓手持大刀,关平持宝剑恭站两旁。下层是用石头碹的门洞,可以过小型车辆,是人们通行的重要路径。门洞的两侧各有一头石狮,这一雄一雌两头狮子相互呼应,是村子的守护神,不分昼夜地守卫在村口,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见证着村子的历史。老爷庙前有一片空地,是村子的休闲广场,村里人亲切地称为“老爷庙前”,是全村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村民平时购物、看戏、坐街、休闲娱乐的阵地。</h3> <h3>村子的最东面,离村约一公里,有一个嵌岩寺,它历史悠久,建筑考究,因其基础座落在岩石上,后背紧贴岩石,故名嵌岩寺,是河北村最大的庙宇,庙院内有一千一百零一棵松树,其实只有三棵树,一棵杄树,一棵柏树,一棵松树,所以说成“一杄一柏另一棵松树”。三棵树都很粗壮,枝繁叶茂,四青常青,遮天蔽日。寺院中有一株牡丹花,硕大茂盛,定时绽放,很有传奇色彩。另外,还有阎殿苍龙等许多神话故事。</h3> <h3>村子的最西边,有个药王庙。该庙紧紧贴在柏树坡的悬崖峭壁上,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柏树中,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庙的左侧有颗几百年的参天大树,古树中空,坚强挺拔,枝叶茂盛。周围的花草树木也为这座壮丽的寺庙增添了无限的风彩。庙里正中供着药王塑像,面目慈祥,正襟威坐。该庙在抗战时期普被鬼子烧掉,现在的庙是2017年重修的。一座大香炉倣然挺立在药王庙前,络绎不绝的朝拜者用一颗虔诚的心来表达对药王的无比敬仰。燃烧的红烛,袅绕的青烟,各种各样的佛香,响彻天空的鞭炮声,佛歌,香客,僧人,贡品,让小小的药王庙变得热闹非凡,恢复了当年的风来。</h3> <h3>走过村前的公路,淌过村前的大河,是南垴(地名)。此处似山非山,有土有石,地势较高。远远望去,有山崖土丘,有层层梯田,人们在南垴地里栽种耐旱谷物。现在,村民们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种了大面积的仁用杏树,每年清明节前后桃花杏花争相怒放,微风吹来,芳香可飘到村边,更为河北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南垴地除了种植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用途,就是大部分家族的墓地坟场就在这里。走近南垴,古坟座座,墓碑林立,逢年过节,后代子孙们纷纷来此地祭奠祖先,上坟烧纸,履行尊宗耀祖之职,表达报本谢族之心,以尽子孙之责。现在,国家提出封山育林,防火护林,禁止烟火,大家采用摆放鲜花供品等方式来文明祭祖。</h3> <h3>河北村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元宵节的传统节目是蹬拐子,担花蓝,扭秧歌。蹬拐子就是踩高跷,一般都是男同志表演,高跷用木料制作,一米多高,表演者用麻绳将腿与高跷捆绑在一起,随着锣鼓的节奏,一拐一扭地舞动,堪称空中芭蕾。这个娱乐项目看起来简单,实际很危险,初学者往往会摔跟头,即使是技艺精湛的老手也必须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和地面“平行”。</h3> <h3>元宵节担花蓝一般都是女同志表演,用一根扁担挑两个竹蓝,竹篮里边是纸做的五颜六色的各种鲜花,花团簇拥着几盏小灯,随着音乐舞动,非常漂亮,队形变化多,随着鼓点节奏的变化,一会儿走成一条线,一会儿围成一个圈,一会儿摆成几个字。</h3> <h3>元宵节扭秧歌,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不分年龄,不论性别,男女老少自愿参加。扮演角色众多,表演内容丰富,有身手敏捷的孙悟空,肥头大耳的猪八戒,神话人物白青蛇,还有滑稽幽默的傻小子,手拿笤帚的老婆婆,嘴叨烟袋的老爷爷,美丽漂亮的大姑娘俊媳妇等,这些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时而引人深思,时而引人发笑。演出当中,穿插着自编的快板书,自演的情景剧,红火热闹,自娱自乐。现在更是用大型舞蹈,传递现代文明,展示农村风采。家乡人闹红火的组织力之强,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是我们干一切工作的楷模。</h3> <h3>农历四月廿八和六月初一,是河北村祖祖辈辈传承至今的两大庙会,历史悠久,十里八乡很有名气,祈求风调雨顺,保佑五谷丰登。主要以唱大戏,赶庙会,逛货摊,走亲戚为主。</h3><h3> 唱大戏是河北村赶会必须举行的活动,无戏不赶会。任何剧团在河北村演出都特别卖力,不敢有丝毫偷懒和怠慢,因为村里以前有个子弟班剧团,淳朴的父老乡亲们虽然文化不高,但对戏曲有着执著的追求。戏曲鼎盛时期,本村的闺女为了唱戏不娉外村,外村的姑娘们想学唱戏就嫁到河北村。</h3><h3> 逛货摊是乡村赶会共有的特色。老爷庙前,街道两旁搭满了摊位,有占卜算卦的、有卖日用百货的,有卖地方小吃的,有卖凉粉的,有卖烧烤的,有卖饮料水果的,更多的是卖衣物鞋帽,农业器具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从老人到小孩,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价格都很便宜。最吸引孩子们的是戏台侧面的游乐世界,他们在气包上你追我赶,互相嬉戏,玩得开心,整个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h3><h3> 走亲戚是赶会的又一特色文化,是父老乡亲们热情好客的最突出的体现。庙会日,村里人呼亲唤友,邀请父母兄弟姐妹们来家做客,做凉粉,做豆腐丸子,炸油糕,包饺子等,好吃好喝盛情款待。农村赶会,是朋友聚会的桥梁,是亲戚联系的纽带,更是人情交流的平台。走亲窜友的人们,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有急速奔驰的摩托车,有轻捷方便的电动车,有悠然自得的自行车,有搭背同行的朋友,有硬拉硬拽的亲友。女人们三五成群上街购物,男人们举杯换盏饮酒助兴,孩子们你追我赶玩得开心,处处能感受到民间那种自得其乐的豁达情怀和乡亲们古道热肠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h3> <h3>五台山下</h3><h3>清水河畔</h3><h3>古老的村庄</h3><h3>是我美丽的家乡</h3><h3>老爷庙的狮子日夜守望</h3><h3>嵌岩寺的牡丹尽情绽放</h3><h3>一声声绑子腔来自子弟班剧团</h3><div>一碗碗玉米糊哺育我成长</div> <h3>大槐树下</h3><h3>松柏坡前</h3><h3>四合头小院</h3><h3>是我出生的地方</h3><h3>水崖塘的神仙护佑着平安</h3><h3>南垴里的树木陪伴咱祖先</h3><h3>一袋袋山药蛋产自窑家湾</h3><h3>一颗颗玉米种播在四沟滩</h3> <h3>东首里头</h3><h3>龙王庙堂</h3><h3>古房屋间间</h3><h3>是我难忘的校园</h3><h3>南讲堂的黑板书写着画卷</h3><h3>老校长的背影蕴含着诗篇</h3><h3>一个个调皮鬼是儿时的伙伴</h3><h3>一张张嫩稚脸是家长的希望</h3><h3><br></h3> <h3>忻阜高速</h3><h3>穿越村边</h3><h3>现代化小楼</h3><h3>是新农村的名片</h3><h3>戎家做的豆腐丸十里飘香</h3><h3>胡家炒的大烩莱万人称赞</h3><h3>一辆辆小轿车来饭店就餐</h3><h3>一批批中外客去圣地游览</h3> <h3>作别故乡</h3><h3>三十余年</h3><h3>记忆深处</h3><h3>村子一派繁荣景象</h3><h3>闻一闻玉米糊醇口清香</h3><h3>听一听家乡音熟悉绵长</h3><h3>一根根电话线是沟通的桥梁</h3><h3>一个个微信群寄托着梦想</h3> <h3>新春佳节</h3><h3>热闹非凡</h3><h3>魂牵梦绕</h3><h3>难忘我的故乡</h3><h3>亲亲故土,这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h3><h3>默默祝福,家乡的未来更加辉煌</h3><h3>一串串爆竹再次把我的乡愁点燃</h3><h3>一堆堆焰火又在催我飞回家乡</h3> <h3>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勤劳善良,憨厚纯朴,乐观向上,助人为乐,有着“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平平淡淡,但小日子都过得舒舒坦坦。近几年,有的人凭勤劳的双手,有的人凭聪明的头脑,多人已发家致富。公路两侧,二层小楼座座相连,门市饭店生意兴隆,修车加油服务旅客,处处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大家分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丰收和喜悦,河北村更在向文明古村、现代新村、魅力农村迈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