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之搬火

丫丫

<h3><br /></h3><h3>适逢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中国大地,雷北村也不例外,走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端,开始了新农村建设,村里人原来兄弟几个住一个院子的便有分家出来盖新房子的,童年的记忆便多了些关于搬火的记忆。</h3><h3>我家是第一批盖房子的住户,也是第一批搬进新房的住户,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982年(从我家现在水窖盖上刻的字可以证明这一点),家里盖房子的过程我已记不清楚了,可能那时候还太小吧。只记得搬火时候一家人非常重视,因此过程也就做的很认真,先是提前一天准备,还要通知一些重要的亲戚,一早天还没亮,奶奶就把老房子的灶火点着,烧的旺旺的,并从那团火里分出一半,由爸爸拿铁锨端着或者用什么东西提着(记不清楚了),我们一家人恭恭敬敬的跟在后边,拿着一些衣服锅碗瓢盆之类生活必需品,跟到新房子,直到火在新房的灶堂烧着,等着亲戚们到来。</h3><h3>那时候各家搬火邻里乡亲不随礼,不送钱,就是送盘生饺子。我和弟弟是最爱给搬火的乡亲们送饺子了。赶中午时分,妈妈在家把饺子包好,放到大搪瓷盘里,上面还要用手绢盖上,我和弟弟争先端着去送,因为但凡只要去了,新搬家的人就会留下来给我们煮上两碗酸汤水饺吃,那饺子里有主家包的饺子,也有邻里其他乡亲送来的饺子,因此吃着味道就特别的香。吃完饺子还要给我们先前端饺子的盘里放些炒的豆子之类的东西,这才能端着回家,要知道,那时候吃上几颗炒的黄豆和豌豆也算是好的零食了,所以我和弟弟也经常为了端回来的那几颗豆子争来抢去。</h3><h3>随着时代的变迁,估计再也找不回搬火送饺子的风俗了,改为送钱、送花、送扁,但我觉得,小时候送的那盘饺子确是童年最真挚的回忆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