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都说好书法的人心态好,精气神不一般。说对了,唐老师哪像85岁的老人?腰板笔直,走起路来健步如飞!</h3><h3><br></h3> <h3>好了一辈子书法,写字成为每天生活的重要內容!</h3> <h3>年轻时写行书,自从爱上了草书,便一发不可回头!一揮而就,一气呵成,从中享受揮毫泼墨的洒脱,体会狂草中淋漓尽致的酣畅!</h3> <h3>以笔墨为生命支撑,精神世界便与众不同。在唐诗宋词里徜徉,在书谱名帖里走笔,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了这把年纪,回头望望,收获颇丰!</h3> <h3>以字会友,甘肃会展中心也有一群书友!共同的爱好,让大家走到一起!</h3> <h3>我的小楷汲黯传。</h3> <h3>我们都是唐老师的铁杆粉丝!</h3> <h3>从西站到会展中心,乘53路公交車,唐老师会早早到,静静地等待大家的到来!</h3> <h3>我说,唐老师您来别空手!</h3> <h3>唐老师真的从来没空过手,带着他的作品,绐大家带来惊喜和希望!那种感觉特别惬意!</h3> <h3>迫不及待地打开作品,众人一起欣赏!,争先恐后地收藏!</h3> <h3>草书讲究章法,唐老师会绐大家先读一读!</h3> <h3>写草书先要酝酿情绪,找到感觉,一揮而成!</h3> <h3>脑子里要贮藏诗词歌赋内客,全凭记忆,流畅发揮,注重连贯性,方可创作满意的作品!</h3> <h3>特别敬佩老人家的记忆力,6米长的赤壁赋硬是凭好记性,好书法功力创作而成!尽管写了三稿才达到自己满意的作品!</h3> <h3>对书法的严谨态度贯穿于始终。写好先挂在客厅里,自已评判,满意的作品再送给朋友!</h3> <h3>钟老师的《兰亭序》和《心经》,我感觉达到一定的水平,为此,钟老师专程从家里取了一趟。唐老师看后,眼里放光,连声夸奖好!说要好好收藏!</h3> <h3>我绐唐老师专门写了小楷汲黯传,表达我的感恩之情,作为微信联络小使者,也是送他孙子舒展的小礼物!</h3> <h3>唐老师准备回老家,说好一个月后再来会展中心!</h3> <h3>唐老师带来他的宝贝,王铎书法拓片!上次给小石说过的。连忙联系小石,她去什川。不过绐她求了一幅唐老师的字!</h3> <h3>唐老师只要来,我们都能分享到快乐!正如孙老师所说,会展中心是块风水宝地!</h3> <h3>李老师对唐老师字喜爱有加!</h3> <h3>因为写地书,交往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一件心仪的事,说一些趣味相投的话,交流学习心得,因而感到人生的充实和美好!</h3> <h3>10年前临王铎书法!四屏,压箱底的作品!交给我,成了新主人,开始压另一个箱底了!光压不行,还得好好学学!</h3> <h3>写草书要达到一定境界才可开拓一块天地,正因为如此,才显书者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同凡响的书写历程!大气磅礴的背后,是孤独者不为人知的艰辛耕耘和努力付出。</h3><h3><br></h3> <h3>欣赏唐老师的字,更欣赏他的印章,所有的章子都出自老师之手!</h3> <h3>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只要喜欢,肯定能做好,比如书法。写字能让人心灵净化,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与世无争的人,有追求的人。</h3> <h3>王铎的帖收藏十本以上,唐老师的书法里有王铎的遗风!</h3> <h3>哪一笔不是千锤百炼?</h3> <h3>哪一划不是精心雕琢?</h3> <h3>哪一幅作品不是反复揣摩?</h3> <h3>且看精神二字,遒劲有力,一如书者之浩气!</h3> <h3><font color="#010101">进帖出帖,书法爱好者走的是同一条路径,真正出帖者,融汇贯通,达到一定境界,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的确不易!</font></h3> <h3>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很重要!</h3> <h3>展示作品!</h3> <h3>会展中心是文化兰州的一个窗口!</h3> <h3>更是书友们的一方文化平台!</h3> <h3>如果不是具有磁铁一般的吸引力,为何能让八十多岁老人流连忘返,不辞劳苦前来会友?</h3> <h3>每个人都在追寻人生的亮点,将生命的意义用笔墨放大,平凡而踏实。</h3> <h3>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岁月中彰显人生的价值,成就感在一笔一划中实现,也许不惊天动地,但足可以让自己充实!</h3> <h3>老前辈简单的生活方式,丰富的精神内涵,给人以启迪!</h3> <h3>厚德载物!</h3> <h3>心平气和。</h3> <h3>豁达开朗。</h3> <h3>与世无争!</h3> <h3>在这个明媚的春天,与您相约!</h3> <h3>用文字点亮生活,用兴趣渲染自己的夕阳红。蓦然回首,生活如此绚丽多彩。</h3> <h3>写了一辈子字,形成了自己风格一一唐体!书友们展示唐老的书法。</h3><h3><br></h3><h3><br></h3><h3><br></h3> <h3>回徐州家乡探亲,德高望重的老书法家被请进当地的文化艺术殿堂一一徐州艺术馆,现场揮毫泼墨。</h3> <h3>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云流水般的书法,展示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当益壮的风釆,潇脱自如的精神状态,健康快乐的多釆人生!</h3> <h3>良好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不一样的生命质量!</h3> <h3>夕阳无限好,用手中的笔讴歌幸福生活,让每一天充实有意义!</h3> <h3>善良知足,与世无争,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恩之情,因而快乐。</h3> <h3>幸福的家庭有着共同的特点:和睦团结,儿孙孝敬。良好家风,决定了家族兴盛,晚辈们个个事业有成。</h3> <h3>与家乡的山水亲近!</h3> <h3>风景这边独好!</h3> <h3>唐老师从徐州回兰州,第一时间来会展中心看望书友们!</h3> <h3>没有空手,带着作品来。看样子大家更喜欢大字!功夫到家,人与字一样,精神!</h3> <h3>惠风和畅,送给钟老师孙老师。唐老师说他们今天去山东,用字送上祝福!赶巧了,晚上的火车,早上唐老师送字!</h3> <h3>唐老师将钟老师的《兰亭序》《心经》装框装裱挂在儿子公司的办公室。朋友的字用一种敬畏的心情收藏。</h3> <h3>唐老师的大字是用岁月熬制而成。让唐老师给书友们每人一幅禅字,四尺纸仅一亇字,值得期待!</h3> <h3>人应该有精神目标,特别是老年人。从唐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生不同的追求和意义。</h3> <h3>生活有规定,精神有寄托,还有这些喜欢书法的地书朋友,每一天都充实快乐!</h3> <h3>幸福像花儿一样红。选择了一簇鲜花怒放背景,来一张,与主题前呼后应。</h3> <h3>又是一个金秋,唐老师回徐州老家。女儿专程来兰州接老人。其实回不回故士,很纠结。在兰州工作生活几十年,早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兰州生活节奏,城市的气息,早己成为生命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h3> <h3>此刻,当然与退休的儿子女儿一起共享晚年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无论身在何处,休闲时光书法的爱好依然不变。买了宣纸,支好案子,唐氏风格的书法飘逸潇洒,跃然纸上。</h3> <h3>与时俱进,有了微信,并会发朋友圈,了不起!</h3> <h3>时光穿梭。唐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成为一个标杆!</h3> <h3>用杨若谷的话作为结束语:唐老师,祝您健康长寿!</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