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婺源乡野情

老姜

<h3>摄影文字:老姜</h3><h3><br></h3><h3> 12年前就去过婺源的江岭、李坑、石城、菊径、漳村等地,被婺源的美丽乡情打动。当时因交通不便,包车而行,来去匆匆,因此,这些年总是念念不忘,感觉意犹未尽。</h3><h3> 这次受美篇栏目“夜海独行”美友的影响,携老伴走一趟婺源北线。交通以高铁、公交为主,偶尔包车,两老人慢步行,走走看看,悠哉悠哉。</h3><h3> 北线的风景与比较热门的东线相比,内容丰富一些,有古村,廊桥,山水自然风光等,尤其是每年三月油菜花开的季节,她的块块花田虽然比不上江岭的大片规模,但小巧有致,在白墙黑瓦的古建筑衬托下,格外鲜艳。</h3><h3> 北线景点比较分散,相对旅行社频繁光顾的热门景点,游客少些,也就彰显了她的宁静。</h3><h3> 这次出行时间是3月20日------3月25日,主要行程有思溪、延村、清华镇彩虹桥、理坑、查平坦、岭脚村,其中包车路过景点有浙源龙天塔、庐坑、风山村、虹关、察关、里村。由此一趟,饱餐乡野盛宴,别具一格,有图细览。</h3><h3><br></h3><h3>(图片按拍摄时间先后顺序)</h3><h3><br></h3><h3> 思溪延村是相距一里路多的两个村庄,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以前居住于此的很多人在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从事木材、茶叶 、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以此来光耀祖宗。因此,也被称为婺源“儒商第一村”。村中至今仍保留着多幢以商宅和官邸为主的明清徽派古建筑。1987版的《聊斋》和电视剧《青花》的拍摄地。古村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花田,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h3><h3> 刚到思溪村那天,可能阴天也有关系,思溪给我们的感觉不是太好,有点小乱。第二天天气放晴,步行至延村的途中,心情大开。蓝天白云,放眼看不到边的油菜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红色的小花点缀其中,太漂亮了!</h3><h3><br></h3><h3> 观景台上看思溪村外景</h3><h3><br></h3> <h3>  思溪通往延村的青石板小路有1里多长,昨晚小雨后,还有点小滑,边赏美景,注意脚下。</h3> <h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了也要臭美臭美!</h3> <h3>  延村比较思溪村干净整齐些,听说已交给外地旅游集团管理。这里写生的学生很多。</h3> <h3>  清早在清华镇双河桥附近等车去理坑,有两个小时空挡,周围转转蛮有味的。</h3> <h3>  竹渲归浣女</h3> <h3>  转至高奢村,听一过路老人介绍,此断桥是唐代时期的,不知真假。行至桥头细端详,桥头两边隐隐约约刻有“1985年立”的字样,看来那时桥还可行。</h3> <h3>  彩虹桥历史悠久,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学合理的选择了建桥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 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 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历经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h3><h3> 在彩虹桥的下方,与彩虹桥平行建有多块石头相接而成的石凳桥,其初衷是水利防洪的需要,激流在每块石头边穿行而过,有的甚至漫至石头,行之需大胆稳步,因此成了年轻人嬉戏佳地。</h3><h3><br></h3> <h3>  贪玩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家罗老汉二行此石凳桥,哈!当然,俺在桥上摄。</h3> <h3>  理坑建村于北宋末年,一条小溪绕村而过,小溪在当地称为“坑”,所以取名理坑。而理坑原名“理源”,顾名思义,理学渊源之地。是一个以余姓为主的血缘村落。现存明清古建筑多达五十余幢,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h3><h3>  理坑确实如网上所述,比较古朴原始,但由于缺乏管理,下之小贩杂乱,水道不净,上之网线密布,观之,有点让人失望。本想重点看看,结果住了一宿就上行去了“天上人家”查平坦。好在所住酒店的冷水鱼,肉质细腻。味道极其鲜美,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h3><h3><br></h3> <h3>  被誉为“天上人家”的查平坦,海拔700米左右,有着千余年历史。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坐落在群山之巅,三月的查平坦,格外美丽,雨后清晨云海飘渺,零落的黑墙白瓦黄土墙间的梨花、桃花,袅袅的炊烟随春光一同升起。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美图,纯净世界。群山环绕,层峦叠嶂,青翠苍郁,这里还真是摄影人和画家的天堂!<h3>  这里有村民们公认的五处摄影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摄取全村的大、小美景。</h3><h3> 幸遇几位大上海自带模特的摄影发烧友,从他们的拍摄缝隙中蹭得几张美女图,虽然不尽人意,却是额外收获。</h3><h3><br></h3></h3> <h3>  在凤山村头浙溪旁耸立着唯一一座砖石古塔----凤山龙天塔。它的历史悠久,建于明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的风吹雨打,它仍然屹立不动,为村民们“镇火平灾”!据说凤山村西北的祖山称凤凰尖,塔称龙天,可“龙凤呈祥”。龙天塔是凤山村的文峰塔,位于凤山东南部。塔楼阁式,砖砌,六角七层,高37米,底层变成3.40米,壁厚1.05米,正门朝北,门洞宽0.86米,每层每边均开有券窗。<h3>  在龙天塔旁,春天有樱花含笑,绿柳傍溪。青山如屏,田地上油菜花飘香。粉墙错落,浙溪潺流,晨昏可见溪边的浣衣身影。这里还是金庸的祖籍。</h3><h3><br></h3></h3> <h3>  庐坑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里,三月的庐坑,小巧玲珑,乡情浓厚,特别是周边的景色,十分宜人。<h3></h3><h3><br></h3></h3> <h3>  晾晒制作当地的一种腌菜</h3> <h3>  察关村的古树古桥</h3> <h3>  路过虹关村,本打算落脚此地,却看村里村外正值大兴土木,赶紧逃之。</h3> <h3>  浙岭脚下的岭脚村是一个古迹遍布的古村落,尤其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徽饶古道”就座落在这里,也是浙岭古驿道,这是一条古代徽州通往饶州的古道,千百年来,还保存完整无缺。古道中间屹立着一座石亭。<h3>  </h3></h3> <h3>  岭脚和里村只有一路之隔,相比,里村的明清时老宅更加集中,随便问一家,都有400多年的历史。</h3><h3>  刚到之日的傍晚时分,穿行在小巷中偶遇这位小宝宝,与之攀谈得知姓查,是这边的大姓。</h3><h3> 查宝宝和我的孙儿同是5岁,聪明伶俐好客,一点不认生,唱的儿歌字正腔圆,一路拉着我的手去他家看看。宝宝家看来曾是大户人家,屋子很大,镂空雕花抬头可见,只是宝宝家里只有爷爷和奶奶两个老人,看来是个留守儿,此时心酸。</h3><h3> 当时因为自己正值感冒发烧,没敢多留,懂事的宝宝把我送出门外。第二天我带上一小包自己一路上准备扛饿的零食又去找查宝,可是他常玩耍的小巷里不见人,转了几圈愣是没再找到他家。</h3><h3> 就此别过,至今心里不是滋味。</h3> <h3>  岭脚村至官坑的古驿道是婺源保存最完整的全程石板古道,是驴友徒步的最理想线路,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驴友和游客络绎不绝穿越这条古驿道,特别是油菜花开的季节,这里每天都有上千人往返穿越,是婺源最具特色的旅游黄金线之一。<h3>  这条路线约有7--8公里,行经:岭脚村--上坳亭--青山亭--青莲庵--朱尔亭--官坑村。</h3><h3> </h3><h3><br></h3></h3> <h3>  瞧这爷俩,孩子看上去只有5.6岁的样子,7公里路程呢!点赞!雨后路滑,小心!</h3> <h3>情侣相伴</h3> <h3>  看见这两小伙了吗?停下聊几句,他们背包一路从思溪徒步过来70----80公里路程,背包里背着帐篷,这会儿正马不停蹄地往下一站---官坑赶去。</h3> <h3>  岭脚村口的一棵具有500多年树龄的空心古樟树,只剩外壳的他却依然坚守,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人震撼,为他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