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108年 乡愁无限

影响者

<h3>  一个农家大院,古树苁蓉,院内天井大小两个,房屋数间,两位八旬老人居住在此,退休至今乐享晚年近20年。房屋因年久稍作修补外,其它的一切仍保持着当年初建时的原貌与风格。听房屋主人李嗲说,老屋至今已有108年。</h3> <h3>  大天井:一家人乘凉歇憩,家常里短的重要场地。</h3> <h3>  老屋全景,庭院深深,古树葱茂。</h3> <h3>  老屋的另一侧小门。</h3> <h3>  鲜艳的花草。</h3> <h3>  红砖屋,应该是二代家人的翻新之作,在当时,标志着富有。</h3> <h3> 老屋楚楚然的瓦片。</h3> <h3>  老屋大门</h3> <h3>  4月6日,时值清明小长假,我携妻同堂嫂堂侄到乡下祖父坟前扫墓,途中受堂嫂好友卢姨之邀,一行便来到大桥塘镇的大木山村卢姨家吃蒿子粑粑。惊喜的是,老人居住的房屋里是双福门、老天井、砖垛屋、土瓦片,土门窗,老人生活的环境里有山有水,充满无限的乡愁。</h3> <h3>  这种乡愁,它承载着我们60、70后这代人的历史、文化、生活,还有命运。</h3><div> 于是,我连拍照片,并感慨老屋保存之完好,于是,我想说:</div><div> 一代人,二代人,三代人,至今108年,一座老屋就是一个时空;</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小天井:一家的饮用水来自这里。</font></h3> <h3>  围墙瓦屋,朝夕栖居,勤恳创业,发家致富,传承家风,一座老屋就是一种文化;<br></h3><div><br></div> <h3> 士砖垛子房屋。</h3> <h3>  炊烟又起,日食三餐,天井堂屋,爷奶亲孙,和美一家,一座老屋镌刻一段童年的记忆;</h3> <h3>  木窗子</h3> <h3>  一家人,在这一座老屋一起劳作,同临沧桑,创建历史,遵从当地民俗,致以朴实勤劳的劳动印痕,守候家园的甜美,乐享农村田园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生活,这就是一处生命坐标。<br></h3> <h3> 充满乡愁双福门。</h3> <h3>  已八旬的李嗲,身体十分硬朗。</h3> <h3> 老人为我们作的蒿子粑粑。</h3> <h3>  时光流转,时到中年,但故乡的老屋早已植根于我心灵深处,它是我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h3><div>&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