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月落清秋

<h3>  春日迟迟,暖风温润,谁家庭院里都是一树一树的花开,往那绸缎般的日光里立着,那花气就来扑人的面,再荒芜的心情也冰消雪散,融融泄泄地与春光往一处去。不由得想起那个满是香气的词牌来,便是一阕《满庭芳》。</h3><h3><br /></h3> <h3>  吴融说,满庭芳草易黄昏。柳宗元说,满庭芳草积。满庭芳这三个字的由头,总是有些萧索和感伤的。可这一枚花枝招展的词牌,实在该是一段人间喜剧。想那初春的天气里,一朵朝云伴着日光,柔柔暖暖地偎着一树一院的花开。花必是主人亲手植下,修枝剪叶,松土捉虫,不肯惫懒怠惰的,那满庭芳草脚下,埋了一冬的希冀和念想。柴扉吱吱呀呀推开,里面的人儿初一探头,花气袭人,蜂飞蝶绕,仿佛一段等待有了最圆满的一个结果。那人的眼睛必定是晶晶亮的,心头也必定是暖洋洋的,连那花下站着的美人,也必定是含着笑的,轻薄的春衫花朵一样轻盈,春光正好,韶华如玉,哪有空闲伤感迟暮的黄昏呢。</h3> <h3>  花儿原也是无心的。一朵芽苞从生发到凋蔽,自有无限情态,每一个光影变换的皱褶里,都藏着一声婉转的叹息。或许一个晴好的午后,就在琳琳琅琅起起伏伏的叹息声里过去了。那些叹息是甘心的,是明知就要萎落,却要坚持着开完最后一段路的。花儿们自顾自地开着,自顾自地落着,遵循着世界上最平凡最普遍的法则,或许花瓣向着大地最后的一跃,是勇敢且喜悦的呢。那么久在枝头上的摇曳,终不及归入宿命里的妥帖安稳,或者像是久别故乡的游子再次回到老屋,无定的足影终于落下,那是踏实而笃定的归处。它们本来是坦然的,那许多可怜的意态,多多少少都是那些看花的人生出来的。多少人看的是眼前的花,想的是心底的事,那些心事影影绰绰映在花间,蕊心里也便蓄满了眼泪,滴滴答答又流进心里去。</h3> <h3>  所以自古以来多少伤春悲秋的句子。唐人诗曰: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纳兰说,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诚然,韶华易逝,春光短暂,终是有着无可奈何的时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也逃不开去。生命倘消歇了这些兜转轮回,一树花千百日地开,一首诗千百日地读,总有厌倦的时候,倒不如开谢有时,别后重逢来得欣喜有趣。</h3><h3> <br /></h3> <h3>  伤春悲秋,伤的多半是无法把握的怅然和不甘罢了。但也唯有失落,才见得重拾的珍贵。若无凄凄冷冷的别离歌,那一首相见欢的曲子,还有什么兴味呢。<br /></h3><h3> 我是愿意喜悦的,那一庭芳草开着落着,都是时光的馈赠。不如就坐在满园春色里,把那一阕《满庭芳》,写出些温暖的味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