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

阿娟

<h3><br></h3><div>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雨雪交加,柳絮飞舞,天空中飘着深深的哀思。回忆起老父亲,泪水涟涟,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天堂人间,隔不断亲情如缕;黄土一抔,掩不没父爱如山!</div><div> </div> <h3> 父亲小时候很苦,自幼父母双亡,靠给别人放羊、和亲戚邻居接济度日。成年后,母亲经人介绍嫁给了父亲。父母亲成家后,一直在土窑洞里住着,我两岁时,才盖了新瓦房,搬进新家,以后的日子就一天天好起来。</h3><div> </div> <h3> 父亲年轻时是村里的民兵连长,曾经扛着枪打过日本鬼子。而他一生中引以自豪的也正是那段历史。我小的时候,经常听父亲讲当年打鬼子的故事,听的最多的的就是他带领民兵打鬼子的伏击。他们在梁上,鬼子在沟里,等鬼子进入伏击圈,就开枪射击,待鬼子发现了他们,开始追赶,他们拔腿就跑,跑的比兔子还要快,让鬼子干瞪眼。每每讲起来都是兴高采烈的,给我的感觉像是电影中打鬼子的英雄一样。</h3><div> </div> <h3> 解放以后,父亲在村里继续担任民兵队长,训练出了一支优秀的民兵队伍。父亲和他的民兵队伍在村里做了很多事情,破四旧,树新风,组织民兵帮助困难群众,组织文艺队伍学唱晋剧,开展文化活动等。父亲训练的民兵队伍被树为全县典型,县武装部组织全县民兵在我们村召开了现场会,武装部长武金定同志亲自参加,让全县民兵像他们学习。父亲当时的先进事迹还被选进《山西民兵模范事迹》一书,这本书由山西省第二届民兵代表会议筹委会编印,里面还有一张16开的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题词。可惜这本书被遗失了,没有保存下来。</h3><div> </div> <h3>  当年修原平观上水库的时候,要占附近村里的地,村民们不让占,集体堵在施工现场不让施工。父亲赶到后,带领民兵抡起铁锹冲了上去,大声喊到:修水库这是大好事,谁敢阻拦!这阵势,一下子把阻拦的村民给震慑住了,自动给他们让开路,施工得以顺利进行。这个故事是后来哥哥姐姐给我讲的,我听了觉得老父亲当年真伟大!虽然没有文化,但能做大事!现在的观上水库波光粼粼,风景如画,成了人们节假日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人们可以在那儿划船,钓鱼。闲暇时光,我也经常去水库游玩,看到这美丽的观上水库,父亲当年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h3><div> </div> <h3> 父亲小时候虽然穷苦,但是他从不爱财。父亲曾和我们说起当年国民党驻军阎锡山的部队从宏道镇撤走的时候,他最先奉命带领民兵进去维持秩序,那时候的银元撒的遍地都是。父亲说,他要捡的话,能捡很多,可是他愣是一个都没拿。我们兄妹几个问父亲现在想起了后悔吗,父亲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后悔什么,我好歹也是一个民兵队长,哪能带头拿不义之财!父亲一生就是这样,自己清贫,却从不贪图钱财。后来,县里武装部请父亲当干部,请了几次,他都不去,说自己没文化,当不了官。最后留在村里,当了村长。土改时清算地主富农的财产,父亲又有了很多接触钱财的机会,但是他依旧是分文不取,没收财物全部交公。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正直、无私的共产党员。正是由于他的耿直,坚持原则,得罪了一些小人,文革时被错打成右派,戴上右派帽子,在劳改队干重活、累活,他的一身病就是那时落下的。可惜我大姐初中时就是全校有名的优秀学生,正被推荐去上学,父亲一出事,大姐立刻被取消资格,从此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同样优秀的二哥也受到了牵连。直到文革结束后,父亲才平了反。父亲平反后,和他一起打过仗的战友要他到公社工作,又被他拒绝了。他在村里又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带领村里人脱贫致富,种了很多苹果树、核桃树等。后来,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后,这些树都分给了别人,我们家一棵都没有分到。父亲仍然乐呵呵的,说谁分了都一样。大哥背后说父亲“傻”,他就是这样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心想着别人。那些树至今还在春华秋实,为村里人创造着财富呢!<br></h3><div> </div> <h3> 父亲生来脾气暴躁,可是他对外面的人很温和,对家里人却很严厉,哥哥姐姐都很怕他。我们兄妹几个我排行老幺,父亲自然是最疼爱我的。记得有一次,我爬上柜顶玩,一不小心把一摞碗一脚蹬了下去。当时父亲在家,看了我一眼,还没有说话,我自己就已经吓哭了。父亲和蔼地说:“打就打了,哭啥呀。”那可是全家人的饭碗呀,哗啦一下全打碎了!要是换了别人,不挨揍才怪呢!人们都说,父亲一看见我,就笑容满面,什么脾气也没有了,确实如此。我喜欢吃瓜果蔬菜,父亲就种了满院的黄瓜、西红柿。种上以后,施肥浇水,长出的黄瓜比我的个子还要高!来我家串门的人不由地惊叹,夸奖父亲作务得好。挂果后,自然是我先吃,吃的不想吃了,其他人才有品尝的份儿。哥哥姐姐们也早已习惯了这不公平的待遇,处处让着我。人们夸我的皮肤白白嫩嫩的,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和那时吃的瓜果蔬菜多有关吧。那可是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呀!</h3><div> </div> <h3> 父亲一生没有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过得很平凡,可是他却很满足。看着他的子孙们一个个聪明伶俐,他很欣慰。我姐姐的女儿考取了山西师范大学,毕业时,太原市从她们学校招生一百个女公务员,她以笔试第三名,面试第一名的骄人成绩入选,现在太原市上班;姐姐的儿子考取了军校,现在北京市工作;二姐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中铁十三局工作,二儿子在西藏拉萨公安局工作;两个侄女一个考取了研究生,在师院教书;一个大本,高中任教;两个侄儿先后读了大专。村里人说我们家出人才,父亲自然高兴的合不拢嘴。后辈儿孙出类拔萃,这大概就是父亲一生最大的幸福吧!</h3><div> </div> <h3>  父亲于2004年腊月二十一去世。父亲去世的很突然,走的很安详。我没有在父亲病床前伺候过一天,想起来很自责、很心酸!父亲去世的三年前曾经大病了一场,当时我守在父亲身边。他的病情稍稍好转以后,我就要回去上班。临走时,哄他说去给他买好吃的,父亲还在糊涂中,答应了,说:“哦,啥好吃买啥。”待我下次买了一大堆水果、点心的回去看他时,他已经完全好了,说买这么多吃的干嘛,挺贵的,乱花钱!唉,天底下的父亲全都是一样的呀!他们从来都是为儿女们着想,从来都不考虑自己!</h3><div> </div> <h3> 父亲去世后,我特别爱听、爱唱崔京浩的《父亲》。同学、朋友小聚K歌,我首选《父亲》。一曲清歌和泪唱,自己声泪俱下,听者无不动容。“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h3><div> </div> <h3> 在世,心连心;隔世,念亲恩。青烟一缕,心香一炷,问声父亲,天堂可安好?寂寞时,是否和你的老朋 友讲当年打鬼子的故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