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会

邓旭刚

<h3>每年的清明节,兄弟叔侄们聚在一起,先扫墓,扫完墓以后坐一起吃一餐饭,这在我老家叫做“清明会”。</h3><h3><br></h3><h3>清明会热闹非凡,男女老少能到的人都到了,队伍浩浩荡荡,在祭奠和缅怀先人们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对中国这个传统节日习俗得以传承,顺便踏个青。借着这个节日,又可以使平常各奔前程的兄弟叔侄们趁机一聚,增强家族荣誉感和使命感,增强家族凝聚力。</h3><h3><br></h3><h3>清明会不但保持清明节良好的传统意义,并且承担着团结亲情的重大意义。个人认为这个节日比春节还重要。</h3><h3><br></h3><h3><br></h3> <h3>小时候经常看到大人们自己种植烟草,自己加工烟丝,然后手工卷烟来抽。社平大哥是我们兄弟里面的老大,家里小车买了,还有挖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他还是抽这种烟。现在看起来有点与社会脱节了吧,哈哈,看看这些晚辈们,平常都是吃荤的习惯了,今天也一起来一餐素的!下面这个就是我,据说这个模样挺销魂的。是不是啊😁</h3><h3><br></h3><h3><br></h3> <h3>我们小时候的玩具――竹哨子,今天又年轻了一把,重拾了一把童趣,又把这个奇怪的土玩具呈现在无比好奇又兴奋的晚辈们眼前。</h3> <h3>还有这个古董!这个是我小时候每天都宝贝一样对待的铁环,可惜铁丝钩子不见了,不然还想来滚一次铁环呢!哈哈哈</h3> <h3>这可是小时候的美味――茶苞,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这堪比水果了,感觉好甜,好甜。</h3><h3><br></h3><h3>我摘下一片,迫不及待地塞到嘴里,嚼了几下。咦,怎么没想象中那么甜了?我再换了一块比较熟一些的,嚼了嚼,差不多,还是涩味大过甜味。儿子仅仅只是咬了一口就吐掉了,“老爸,你们小时候怎么什么都吃啊?”</h3><h3><br></h3><h3>我无语啊!</h3> <h3>这个东西,很多人都知道吧。哈哈,我们叫pao,我觉得应该是野生草莓吧。这个对于我们小时候来说,就是水果啦!</h3><h3><br></h3><h3>儿子觉得有点酸,对是好是坏不置可否。</h3> <h3>杜鹃花。孩子们头一次听说,也是头一次看到,更是头一次吃过的一种可以吃的花。</h3><h3><br></h3><h3>一群孩子睁大眼睛,无比惊奇!酸酸甜甜的,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小时候去采杜鹃花不是给看的,是给吃的!</h3> <h3>野茭头是个好菜,炒鸡蛋,炒鱼,炒泥鳅,香喷喷的,好吃得不要不要的。这个不但是小时候的好菜,现在还是照样非常受欢迎。这不,大家都扯了一大把带回家,准备做一餐美味佳肴了!</h3> <h3>山上找到的一棵有特异功能的小树,像长了两条腿的一棵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h3> <h3>村里被荒芜的山塘和良田。自从人们走出山沟沟以后,它们的命运就从被人们依赖变成被人们抛弃了。唉,时代赋予的使命被时代的发展潮流所湮灭,只剩那个遥远的回忆里所发生的故事还留在脑海里!</h3> <h3>小时候满山的树木也不见了,只剩凄凄荒草。小时候,哪里有树木,哪里就是乐园,可是现在乐园还有多少啊?</h3> <h3>石鼓村的石头多不多?看看这些房子怎么建的就知道了!</h3> <h3>这座房子就是邓氏祠堂了。据说有上百年历史了,可是,祠堂的破败程度,已经远超我的想象了。很多年前就计划重修,现在还没开始。列祖列宗啊,你们看到了,心里会怎么想啊?</h3> <h3>走了一个上午,直到下午1点多才回来,厨师已经做好菜了,由于专心吃菜去了,所以忘了拍摄席间的热闹场景,有点遗憾。不过我知道摆了六桌席,还不够座。</h3><h3><br></h3><h3>在山上走了半天,跪拜了各位仙逝的先辈和亲人。有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父辈,还有大伯二伯以及其他先人们。每一个先人都有一些特别的故事,清明节扫墓就是由老一辈自上而下的传播这些故事,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后人心中。</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