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瓜园则湾是陕北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我们都叫她瓜则湾,这样亲切。我们这个村和大多数村庄一样没有名气,也没出过什么名人,所有的男人女人过着娶妻生子柴米油盐酱醋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当然也有为了水路地界以及老人等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和打的人死脑子烂的事情。一天是从公鸡打鸣开始,到日落而息为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住在全村最高的地方,大家称为高硷,站在硷畔,可一览全村,那时候村子里的人还很多, 最红火热闹的地方是前硷畔,中午午休的人睡在那颗大槐树下乘凉,睡不着的人在楚河汉界边你来我往展开厮杀,对弈者很淡定,观棋者激动的面红耳赤,夜生活基本上没有,记忆里最开心的事是在公社硷畔看电影,男女老幼全出动,每个人拿着小板凳,依次排开,尤其放打仗电影时候,总想着在荧幕后面去捡炮壳,看完电影沿着峁子回家,有手电的人家用手电照着路畔边,大家就都可以看见路,平安回家,愉快的一天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我在瓜则湾生活了二十年,上学前,那个时候所有的孩子基本上处于一个除了吃就是撒欢的年龄,这段挥霍的时光不算浪费,家里生活不多,不像很多同龄人已经开始给羊乱草,捡兰炭,无忧无虑的生活给记忆留下的东西不多。</p> <p class="ql-block"> 上小学的那六年,实际是五年,有一年是幼儿班,我们这批人都没有接受过幼儿园的本科教育。学校里的孩子基本都是一个村的,大的,小的,大家都彼此熟悉,学习是从人口手,上中下,阿窝鹅以及一二三开始的,从小没有接受规范的拼音教育,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依然分不清前鼻音与后鼻音,虽然教育不很正规,但基础还算扎实。那时候除了语文数学之外,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很早,没事就和乐乐侯小兄弟俩去砍苜蓿,打发无聊的时光。也是这段时间,放弃午休天天往前硷畔白成杰二舅家跑,一本说岳全传让我如醉如痴,成为我人生读的第一部小说。</p><p class="ql-block"> 小学就在村里,学校附近有维庆大叔和永高老哥合伙开的小卖部,这属于瓜则湾最早的个体经济了,弄点钱,买个馃馅喝瓶格瓦斯是最惬意的事。然而那时间人都很穷,哪有多余的零花钱,就学会了赊账,吃馃馅,赊账多了,被母亲发现后一顿收拾,赊账的毛病就此戒了。</p><p class="ql-block"> 村子里通电是我上初中以后的事情了,之前一直是煤油灯,后来村里自己发电,我们称为红星电厂,发电产生热水,冬天婆姨女子们就用这洗衣服。后来通上长途电了,全村沸腾,感觉一下与现代化不远了。最早的电视机是公社的,但要看人家眉高眼底的,村里最早的电视机是白成贵四舅家买的,电视机放在院子里,大伙围坐在旁,很多突鼻子孩子都抢的往电视机前坐,主人一笑而过,当时最火的电视剧是射雕英雄传,为看这电视,很多孩子都让大人拾掇过。后来电视机慢慢多了,大都有室外天线,用铝丝折叠一下就成为天线了,天线杆子基本都安在脑畔上,几个人扛着天线杆子前后左右旋转,一人在家里调试电视,突然大喊一声,好了,不敢动!脑畔上的人赶紧埋坑固定,之后一句好效果,一点儿麻点子也没有,就行了。尽管当时只有陕西台和山西台,大伙还是满足而愉快的看电视了,直到屏幕显示再见才尽兴。</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以为瓜则湾就是世界,我早已走过。 再大一点的时候,就梦想着离开瓜则湾到外面出去看看,当时的理想是去三川口或者马蹄沟赶一次集,兜里揣三两块钱,就和乐乐去比较大的集市扬达了,出了三皇峁沟岔,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感觉这世界真大。 </p><p class="ql-block"> 春种秋收,农村人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年复一年的耕耘,靠天吃饭的日子里艰难前行,人们用尽全力,依然过着平凡的生活。到了秋天收获季节,场上连架声声入耳,一阵风过赶忙扬场,期待好收成。冬天是农村最休闲的季节,虽然天气寒冷,老人们聚在一起,坐在阳仡佬里,海阔天空,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最享受的还是孩子们,尽管大家都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娱乐,那时沟里水还很大,尤其冬天一结冰,冰面宽阔,哪里就是我们的游乐场,自制的冰车、冰鞋,不亦乐乎,虽然将衣裤弄湿回家要耐头子。很快年就要到了,勤劳的人们就开始做酱淋醋,压糕推磨生豆芽,为做豆腐,要半夜三更去东门垮那边的一眼甜水井担水,到了腊月二十几,每家每户买好红纸,到蔡建国家写春联,蔡建国一手正楷颇有颜柳风范。家有出门在外的人,孩子们没事就跑到前场峁子那边,望向远处,期盼自己的亲人早些回家。</p><p class="ql-block"> 过年的鞭炮声如约而至,每家每户团团圆圆,辛劳一年的人们完全放松,划拳喝酒,写棋麻将,注不大,乐无边,快乐之后又是一年。</p><p class="ql-block"> 后来,村子里的人就开始出门了,走山西上内蒙,不想把自己交给这片黄土地,与命运抗争,再后来,离开家的人就越多了,以至于现在老家已不像当初那般人声鼎沸,红火热闹。好在如今信息时代,一切都不再遥远,但时长会想起老家,记得乡愁。</p> <h3><font color="#010101">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时光飞逝,父亲已经离开我十余年了,叶落归根,对老家又多了一丝牵挂,一份惆怅,一种伤感。在外奔波二十余载,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惫,恍然间人到中年,对瓜则湾的思绪莫名上涨。</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