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从老挝的土地上走过

王明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探寻&quot;世界上最'懒'的国家&quot;--老挝</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8年3月28日~4月3日</h3> <h3>(一)题记</h3><h3><br /></h3><h3>这个懒,往坏里说,是懒惰,是懒散,是没正事儿,是没效率,是好吃懒做,是不务正业,是混吃等死,是穷死活该!</h3><h3><br /></h3><h3>往好里说,是休闲,是慵懒,是享受生活,是从容淡定,是知足常乐,是与世无争,是乐天知命,是别着急慢慢来……</h3> <h3>(二)第一印象</h3><h3><br /></h3><h3>自昆明飞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一共两个小时航程,我在飞机上睡了一觉,就到了。</h3><h3><br /></h3><h3>一下飞机,一股热风扑面而来,东南亚的国家,大概都是这种气息。琅勃拉邦机场小小的,房子矮矮的,看上去像国内某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工厂。小归小,地理位置挺好,抬眼望去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黛青色的山隐于薄薄的雾气之中,如同穿着轻纱的少女,羞涩而又纯情。</h3><h3><br /></h3><h3>从机场到酒店,路两旁的景象朴实无华、尽收眼底,如同行走在国内的乡镇。路上络绎不绝地跑着的摩托车和汽车,很多都是日韩系,丰田、本田、海马、三菱、三星等等品牌随处可见。毫无悬念,抬眼就看得见的国产品牌只有华为。</h3><h3><br /></h3><h3>在国内大多数人的直觉里,老挝缅甸柬埔寨尼泊尔不丹这些东南亚南亚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贫穷、落后、原始。这个绝对负面的论断不能说不对,可是却并不全面、更不真实。贫穷落后原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原生态。</h3><h3><br /></h3><h3>我们四处奔波、苦苦寻找、心心念念的慢生活、慢节奏、慢时光、享静静,原来就在这里,俯拾皆是,大把大把的梦中的现实。</h3><h3><br /></h3><h3>在东盟诸国中,老挝是唯一一个四周都不靠海的内陆国家。唯其如此,这个国度才显得更加闭塞、更加封藏,默默无闻却又神秘异常。正是这种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人间净土之魅力和韵味实在太强烈,吸引着万千游人前来探究和膜拜。</h3><h3><br /></h3><h3>我们入住的酒店是个度假村,门脸不大,楼层不高,庭院深深浅浅,洋溢着艺术气息,绿树掩映、鲜花点缀,房间不少,设施完备,干净整洁,舒适宜人。和柬埔寨那边的度假酒店一样,房间内外装修用料是清一色的原木红木,看上去淳厚朴实、内敛成熟,尽显古典韵味。</h3><h3><br /></h3><h3>老挝给我的第一印象不错。虽不繁华发达,却很怡然自得。一如空谷幽兰,自有一番风味。</h3> <h3>(二)普西日落</h3><h3><br /></h3><h3>游览第一站,普西山日落。</h3><h3><br /></h3><h3>在东南亚一提日落,就让我瞬间想起了柬埔寨暹粒的巴肯山,那是一座海拔并不高的小山,然而却是当地的制高点,是矮子里的将军。山上还有古老的断壁残垣构成的神庙古迹。身处顶峰,遥望群山深处渐渐隐去的落日,竟让人顿生人生苦短、务必珍惜的凄美情愫,或静静流泪,或感慨唏嘘。</h3><h3><br /></h3><h3>无独有偶,琅勃拉邦的普西山也大体如此。</h3><h3><br /></h3><h3>普西山是琅勃拉邦城的制高点和最佳俯瞰点,329 级台阶可至山顶,爬山途经帕华寺,它是城中少数几个未过度装饰的寺庙之一,内饰雕刻精美。山顶的瓦宗寺,是老挝新年祈福队伍的第一站。山顶 24 米高的镀金佛塔宗西塔,是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塔身仿佛凌空而起,塔座西部是观赏琅勃拉邦日落的最佳点。</h3><h3><br /></h3><h3>天下名山僧占多,普西山亦然。拾级而上,途径众多佛像,有大有小,或站或坐,或双手合十或并列前推,均用金箔外饰,顿显富丽堂皇、精彩华美。路的两旁围墙上蜿蜒着两条龙,如影随形,为游人保驾护航。这一点,和泰国清迈的双龙寺很相似。</h3><h3><br /></h3><h3>沿台阶路行至半山,极目远眺,眼前河流蜿蜒流淌,两岸小船轻盈穿行,远处的红瓦绿树历历在目,村庄部落次第铺陈,直接延续到连绵群山。</h3><h3><br /></h3><h3>登顶之后才发现,塔下的观景平台上早已人头攒动,长椅上、平台上、栏杆上、台阶上,满满的都是人,他们大多都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更确切地说是白种人、英法&quot;联军&quot;。正所谓&quot;莫道君行早&quot;。这些人先是或拍照、或浏览,之后便都各自觅一方寸之地,或坐或立,静静地看着远方,想着心事,等待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h3><h3><br /></h3><h3>浪漫静美的日落自有一种力量,它能够直指人心,触碰到我们心灵的最深处,也能让人不由自主地默默流泪,就好像失散多年的娃找到了娘,百味杂陈,百感交集,毋需言语来表达就足以让人泪如泉涌、如雨下。</h3><h3><br /></h3><h3>大自然,真地会说话。</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知足常乐的国度:老挝</span></h1> <h3>(3)寺庙&amp;皇宫</h3><h3><br /></h3><h3>一大早就被此起彼伏的鸡鸣声给&quot;morning call&quot;醒了,简单早餐后,我们便开启了上午的旅程:香通寺、皇宫国家博物馆。</h3><h3><br /></h3><h3>到过东南亚国家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寺庙,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开放的、收费的都有。这些寺庙里,有些是小乘佛教的,有些是印度教的,这一点,想必大部分中国人看着都差不了多少,傻傻分不清。</h3><h3><br /></h3><h3>其实,很好区分。佛教庙宇只供奉佛祖,各种姿态的佛祖,没有五花八门的菩萨,更没有&quot;乱七八糟&quot;的神灵。然而印度教则不然,他们供奉着梵天神、湿婆神、毗湿奴神等三大神。这些大神的形象在柬埔寨吴哥古迹中,随处可见。</h3><h3><br /></h3><h3>东南亚的庙宇建筑风格也与中国大陆有所不同,飞檐翘角更多、更长、更密集、更夸张、更灵动,门口摆放着的神兽,也是飞禽走兽一大堆,有花公鸡、五头蛇、大象、豹子(疑似)等等,更大的不同是这里的外墙装饰多用玻璃、琉璃等颜色艳丽、表面反光的材料,所以看上去更华贵、更炫目、更耀眼、更鲜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光彩夺目。</h3><h3><br /></h3><h3>其实在我看来,国人根本分不开哪个神是哪个神,只能本着虔诚向善的发心表达一下心中的敬意,然后就该干嘛干嘛去了。</h3><h3><br /></h3><h3>东南亚国家大部分曾经有过封建王朝的君主统治时期,所以都留下了本国的大皇宫。泰国有、柬埔寨有,老挝也有。如果说泰国的皇宫以其金碧辉煌雄伟高大的建筑群著称于世,柬埔寨皇宫则更多的是以奇花异卉奇珍异宝而蜚声海内外,那么老挝的皇宫则以真实的布局、考究的陈设、丰富的用品、翔实的史料而打动人心。</h3><h3><br /></h3><h3>在皇宫里,镶金镀金的物件俯拾皆是,大到门窗桌椅,小到锅碗瓢盆,无不金灿灿、亮闪闪的。至于那些镶嵌着无价珍宝的价值连城的皇冠、权杖、华服、佛像、宝座、龙床等等,更是让人叹为观止。</h3><h3><br /></h3><h3>最有趣的是一个看上去像极了婴儿床的一个&quot;家具&quot;,实际上是国王骑大象时安在背上的座椅!</h3><h3><br /></h3><h3>游览寺庙和皇宫有三个共同要求,一是都得脱鞋赤脚,一是都不能拍照,一是都不要大声说话。原因很简单,这里都是神圣之地一个是掌管世间万物和心灵的三界共主的神、一个是掌管国土百姓们和身体的烟火人间的王。对普罗大众而言,他们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威,都惹不起,只能用最华美的物质悉心供奉、用最大的诚意虔诚膜拜。</h3> <h3>(4)织布村&amp;夜市</h3><h3><br /></h3><h3>织布村,顾名思义就是人人织布的村。这个名字既对又不对,对的是确实有人在用最古老的那种织布机在织布,但在我看来那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表演,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相比于蜿蜒曲折的村庄小路两旁扯地连天的织品摊位,那几架织布机就少得微不足道了。</h3><h3><br /></h3><h3>织布村里卖的织品,花色图案很多,用途大多是围巾、披肩、桌布等未曾裁剪过的商品,少有衣服、裙子等需要设计剪裁的东西。</h3><h3><br /></h3><h3>针织品外,还有一些摊位卖本地酿的酒、本地产的烟袋烟斗烟壶、瓷器茶具、特色点心等。整体感觉很乡土、很接地气、很有民族特色。</h3><h3><br /></h3><h3>夜市里卖的东西也一样,针织品、木制品、风铃、彩灯、画作,应有尽有,只是产品更丰富、摊位更多、规模更大、感觉更敞亮。</h3><h3><br /></h3><h3>真心喜欢夜市,喜欢这种漫无目的、漫不经心地闲逛的感觉,更喜欢这种熙熙攘攘、灯火通明的市井气息。可惜国内城管的力量太强大,把夜市都给管没了。</h3><h3><br /></h3><h3>其实,国人心目中的所谓慢生活、所谓度假,也就大抵如此吧!这些东西,我们本来就有,可惜我们不当个事,给弄丢了,还得花钱跑到老挝来体验。像咱们这样的快速发展,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还真得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仔细想想看。</h3><h3><br /></h3><h3>其实,老挝也不是不可以发展,只是人家这边的人大都笃信佛教,进而懂得自律宽容、懂得控制欲望,根本不想那么快。在这方面,知足常乐是她的关键词。</h3><h3><br /></h3><h3>随便举两个例子:一是种庄稼。老挝的气候宜人,一年可以种三茬水稻,可是老挝人却只种一茬,理由是一茬就够吃了,没必要继续种下去,种多了收获多了也吃不完、没用。</h3><h3><br /></h3><h3>再一个就是他们的葬礼。这个世界上别处的葬礼,人们都是哭着的,没有眼泪的也得装作面带悲戚、感同身受的样子,否则便是没有最起码的教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h3><h3><br /></h3><h3>然而在老挝,人们都是欢天喜地地送走那个归去的亡人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让亲人朋友们尽早结束此世的悲苦磨练,是天大的好事,这样可以尽快地去往更加美妙的世界死亡是活受罪的终结、新生活的起点。</h3><h3><br /></h3><h3>知足如斯,还忙个甚!</h3> <h3>(5)光西瀑布&amp;森林浴</h3><h3><br /></h3><h3>我们一到景区停车场,就被路边摊给吸引住了,一排排的炉火上烤肉滋滋作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烤好的香蕉外焦里嫩铺成一片、新鲜的水果红绿黄白"顶花带刺"…都是好吃的,可惜吃不动了。</h3><h3><br /></h3><h3>整个瀑布掩映在绿树深处,瀑体从上到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一大片,水流欢快地奔涌而下、显得毅然决然,瀑布下方是碧绿清澈的深潭,深潭下游密林之中便是错落有致的阶梯状台地河床,一如四川的黄龙,水流经过、潺潺不断,煞是好看。</h3><h3><br /></h3><h3>平心而论,光西瀑布本身并不是多么与众不同,让人难忘的是它下游的浅潭里可以游泳!</h3><h3><br /></h3><h3>虽然更衣室的设施条件非常一般、甚至简陋,但并不影响游客的亲水体验。在溪流岩石绿树花草之间,身着泳装的男男女女四处散落,或游泳或静坐或闲聊或发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放松的惬意和安适,这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活,我们都是她的孩子。</h3><h3><br /></h3><h3>大大方方地脱衣服游泳的人里,以白种人居多,黄种人较少,中国人就更少。很显然国人还比较羞涩和内敛,大家还不太习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身着泳装亲近自然,除了在海水浴场。</h3><h3><br /></h3><h3>我和同伴下了水,在清凉透彻的潭里游了几圈,过了过瘾,便悻悻地上岸,一步三回头地集合去了,其实本来我们还可以去飞瀑流泉跌落处来个冲浪浴,也可以在光滑的石楞上坐一阵子想想心事、看看美女、发发呆……没办法,时间实在太有限。</h3><h3><br /></h3><h3>不错了,知足吧,别处的瀑布,还都不让游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蹭饭有理的国家:老挝</span></h1> <h3>(6)百人"大蹭饭"布施</h3><h3><br /></h3><h3>鸡刚叫了头遍、天还没亮,我们就都睡眼惺忪地爬了起来,匆匆洗就赶赴布施活动现场。</h3><h3><br /></h3><h3>一条笔直的街道横贯眼前,一边是随路延绵的房屋、另一边是高大繁茂的行道树,树下是早已备好的一排塑料凳,凳前置一个带盖的竹篓、一个浅浅的竹盆和一方叠得整整齐齐的像是哈达一样的粗布围巾,提起竹篓的套盖,露出满满一篓白米饭,米饭还是热的、米粒是晶莹透亮的,一看就是好大米,不知道是不是黑龙江五常出的。竹盆里盛着油炸面块和糯米"粽子",面块有点像炸麻花,然而又不是,用简易的透明塑料袋装着。这些都是提前预定、准备好了、用来布施给僧侣们的。</h3><h3><br /></h3><h3>那条粗布"哈达"不是挂在脖子上的,而是斜挎在肩上、胸前,这戴法有点像古式婚礼中披红挂彩的新郎官。 </h3><h3><br /></h3><h3>等候僧众期间,我没忍住大米的诱惑,用铲子挖了一块送嘴里尝了尝,说实话很好吃,又香又糯还很筋道耐嚼。过了一会,没忍住,又吃了一块。嘿嘿…</h3><h3><br /></h3><h3>过了没多久,远处便从容走来一队僧人,清一色地身着欢快明亮的桔红色,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年长的,随后越来越年轻,到最后是些看上去只有十来岁的少年。</h3><h3><br /></h3><h3>他们每个人都斜挎着一口铮明瓦亮的带底座的"锅",迈着淡定从容的步伐缓缓走近,进而从我们的面前面无表情地走过。</h3><h3><br /></h3><h3>僧侣一来,我们都开始忙活起来,一小勺一小勺地挖饭、一根一根地拿起油炸面块,放进那口像锅一样的饭盒里。随着这只队伍的渐行渐远,我们才能有空停下来看看远去的僧侣背影。 </h3><h3><br /></h3><h3>没一会儿,又来一队,我们继续忙活一气。待到篓里的饭食都布施完毕后,我们才站起身,跟着僧侣的脚步去探访人世间的奥秘。</h3><h3><br /></h3><h3>这个活动,叫做布施;这个布施活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布施体验,对到老挝的琅勃拉邦来的游客来说,属于必修课。无论如何都得去体验一番,要不然就白来了。 </h3><h3><br /></h3><h3>这一套做法传入中国以后,变得水土不服,不被推崇勤劳致富自食其力的中国人所接受,最后中国化、演变成了十方丛林制度。</h3> <h3>(7)早市</h3><h3><br /></h3><h3>每到一地,都得找机会看看当地的博物馆、菜市场,才不白来。</h3><h3><br /></h3><h3>琅勃拉邦早市,鲜嫩鲜嫩的!</h3><h3><br /></h3><h3>这个早市就在大皇宫旁边,也是另一种皇城根儿脚下了。一横两竖三条巷,两边满满地都是摊位,摊主大多是身着乡土服饰的女子,出售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最抢眼的当属新鲜的蔬菜。</h3><h3><br /></h3><h3>这些菜,有些认识,比如竹笋、番茄、茄子、豆角之类,更多的却不认识,叫不上名字,不知道怎么吃,只能凭外形看得出来是根、是茎、是叶、是花、是果、是实。 不管认识与否,这些菜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新鲜,那种绿莹莹、翠生生的带着生命能量和泥土气息的新鲜。其实它们还有一个更难得的特性就是有机绿色生态环保,没有农药残留。</h3><h3><br /></h3><h3>果蔬之外,还有看起来可怜兮兮的笼中鸟、怪瘆人的水蟒蛇、花色齐全的纺织品、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以及各式鱼、鸡等生鲜肉品。</h3><h3><br /></h3><h3>人们兴高采烈、摩肩接踵地行走其间,简直就是赴一场节日狂欢,如同一个大将军在检阅自己的部队,又如同一个国王在给自己甄选后宫佳丽,那种心满意足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h3><h3><br /></h3><h3>新鲜的早市最民生,最有人家烟火气,逛一逛,走一走,只觉得从里到外地来开心。 懂生活情趣如你,再来琅勃拉邦,也要记得一逛哦!</h3> <h3>(8)放飞孔明灯</h3><h3><br /></h3><h3>从琅勃拉邦到万荣,全是山路。我们一行走走停停,驱车将近八个小时才完成迁徙!八小时的山路,左拐右拐、右拐左拐,岂只是十八弯,一万八千弯还差不多。山里植被丰富茂密,满目青翠碧绿,高大的竹子、摇曳的芦苇更是如影随形,相伴左右。</h3><h3><br /></h3><h3>餐后,我们来到河边夜市。这里灯火通明、笙歌不断。酒吧、饭店、啤酒摊、按摩店,比比皆是。 各种肤色的行人络绎不绝,高大的嘟嘟车(用卡车加棚改造而成的出租车)穿梭其中,整个一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图景。</h3><h3><br /></h3><h3>无论进化了多少年,我们的骨子里还是拜火的,一看到火焰就莫名兴奋,一放飞火焰就顿觉神圣。在清风吹拂的河边,我们放飞了孔明灯,看着那一团温暖腾空而起,渐飞渐高、渐行渐远,思绪也变得游离缥缈,心情也变得空灵宁静。</h3><h3><br /></h3><h3>默默许个愿吧!祝愿亲人平安健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躺在佛祖的臂弯里的国家:老挝</span></h1> <h3>(9)万荣</h3><h3><br /></h3><h3>Vang Vieng,音译为&quot;万荣&quot;,也有人译为&quot;旺阳&quot;,无论万物繁荣还是阳气旺盛,都是满满的正能量。</h3><h3><br /></h3><h3>万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从琅勃拉邦到万象(这就好比从古都西安到首都北京)的必经之路上。这里山环水绕、千峰竞秀、一江缠绵、稻香两岸、诗酒田园,正所谓&quot;江做青罗带、山如碧玉簪&quot;,游客们一见这景象,立马就想到了咱大中国的桂林,于是&quot;小桂林&quot;的美名便不胫而走,盛名远播。</h3><h3><br /></h3><h3>和桂林一样,万荣也是喀斯特峰林地貌。既然&quot;喀斯特&quot;了,那就少不了漂流、探洞、溜索、热气球等经典项目。</h3><h3><br /></h3><h3>万荣号称&quot;懒人天堂&quot;、&quot;背包客的天堂&quot;、&quot;躺着的小镇&quot;。不言而喻,到了万荣你就可以躺着吃饭、躺着喝水、躺着看电视、躺着看风景、躺着玩手机、躺着漂流、躺着什么都不干……在我看来,这都是文艺青年们秀旅行时的夸大其词之说,有些太刻意拔高,还有些太装X炫耀。</h3><h3><br /></h3><h3>万荣的风景很美不假,但是还不是天堂。如果你非说是,那么也是天堂里的农村。我觉得,万荣真正的美并不只源于青山秀水,而是源于这里浓郁的佛教风气。这里普通居民们大部分都信仰佛教,他们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才是最美的风景。</h3><h3><br /></h3><h3>如果万荣是一座躺着的旅行目的地,那么她一定是躺在佛祖的臂弯里,也一定是躺在人们的心里,要不然怎么会美得如此简单、又暖得如此欣喜!</h3> <h3>(10)南松河漂流</h3><h3><br /></h3><h3>万荣美就美在有条名曰&quot;南松&quot;Nam Song的河。万荣就是逐此河而建,她水流平缓、水面开阔,两岸风光秀丽如丹青水墨,沿途原汁原味的村落远远近近地散落…这些优越条件都很适合漂流,所以这里的漂流也就成为了体验项目的重头戏。</h3><h3><br /></h3><h3>南松河漂流分两种,一个用轮胎漂,名曰轮胎漂流(Tubing),一个用小艇漂,名曰小艇漂流(Kayaking)。前者一人一轮胎,趴着躺着随便;后者两人一艇,一人一桨,尽情划拉前行。我们都选择了小艇,沿途遇见了身着比基尼泳装的老外情侣在轮胎上漂荡出了浓浓的慵懒和惬意。 </h3><h3><br /></h3><h3>随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划桨,小艇便颤悠悠地顺流而下,风景便慢悠悠地次第展开,风是清凉的、水是清澈的、山是青翠的、心是轻松的…时光在此情境中慢了下来,心境也就跟着舒缓到轻松。时不时地有红色的蜻蜓结伴飞来又双双飞去,让人羡慕不已。这一刻,相信每个人的心都融化了,融化在这纯净的大自然中。</h3><h3><br /></h3><h3>今天乘当地特色出租&quot;嘟嘟车&quot;往返于漂流、蓝色泻湖、餐厅之间,借机会畅游了万荣的乡村。蓝色泻湖是天然的山泉水在原始村落中汇聚成的一个湖。现在俨然是一个游泳池,池边天然大树的枝丫变成了跳台,挂在枝干上的秋千就荡在河面上,河里的小鱼会在你身边游,这感受也许只有在老挝的万荣才可以真正享受到。</h3> <h3>(11)&quot;千岛湖&quot;南俄湖</h3><h3><br /></h3><h3>南俄湖,深沉碧绿,澄澈通透,像一块美玉。泛舟湖上,远山如黛、薄雾迷蒙、涟漪波纹、荡漾开去,如同身处世外桃源,徜徉伊甸园里。</h3><h3><br /></h3><h3>船行湖心,泊于一岛。弃舟登岸,便是一当地的自然村。村口码头上,一群汉子正在动手制作一艘小艇,他们的女人和孩子们围在旁边,嬉戏打闹。</h3><h3><br /></h3><h3>见我们来,孩子们便瞬间围拢过来,那是等着我们专程给他们送来的礼物:糖果、巧克力、饼干…我们事前就被告知要买点礼物送给岛上的孩子们,见此情景,才发觉果然买对了,然而却买少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一大群,据目测差不多有五十来个。</h3><h3><br /></h3><h3>当我把糖果等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上的时候,他们都会扑闪着天真可爱的大眼睛看着我,主动伸手来接,同时清楚地用中文说一句:谢谢!由于孩子们手上或拿着我们送来的中国国旗或老挝国旗,故而那一刻,已然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老挝人。其实,在民间的交往中是没有国界、没有信仰差异、没有隔阂的,有的只是人与人亲近、互惠的善良的心。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时候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暖暖的吧!</h3><h3><br /></h3><h3>村里六十来户,家家户户都是木制房子,房子旁边支着&quot;小锅&quot;形状的接收天线,说明他们起码能看得到电视,并不闭塞。他们还散养着鸡、散养着狗、种着蔬菜,看来大概可以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h3><h3><br /></h3><h3>如果说真有世外桃源,那么这里就是了吧!</h3><h3><br /></h3><h3>我们离岛启航后,码头上的大人小孩子们都围着制造中的木船朝我们使劲地挥着手以示告别,我们也都使劲地挥着手、大声回应&quot;再见!&quot;</h3><h3><br /></h3><h3>是啊,孩子们,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我上一次遇见老挝孩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是三年前(2015年1月)从清迈去金三角,到了老挝领土,见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这不,今天我又来了。期待着以后咱们经常见吧!中国和老挝,离得太近了。</h3><h3><br /></h3> <h3>以下摘录一段当时的游记:</h3><h3><br /></h3><h3>小船哒哒哒哒地飞驰在湄公河上,两岸的沃野次第铺陈开来,直到远方如黛的青山。靠岸后,已是老挝的国土,抬眼四望,分明是个村庄,路边牌子显示为DON-SAO山部落文化公园。其实,那里就是一个集贸市场,一条小路两边开满了大大小小的商铺,摆放着烟酒、服装、鞋帽等等商品,路的尽头已是农田,路的这头赫然树立着老挝的国旗,提醒着我们已经踏入第三国。逛市场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女孩,大大的眼睛,灿烂的笑容,把我馋得不行,遂逗她笑着拍了好几张照片,还厚着脸皮自拍了一张。这小丫头实在是太可爱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社会主义佛教国家:老挝</span></h1> <h3>(12)万象&amp;塔銮</h3><h3><br /></h3><h3>和泰国一样,老挝也是个小乘佛教国家。</h3><h3><br /></h3><h3>和中国一样,老挝也是个社会主义国家。</h3><h3><br /></h3><h3>在万象,有一个必去的景点叫做塔銮,那是一个金刚宝座佛塔,通体镀金,看上去雄伟壮观、金碧辉煌。里面供奉着佛祖释伽牟尼的头发和舍利,这是佛教在此受到无限尊崇的象征和明证。</h3><h3><br /></h3><h3>在老挝,大大小小的单位门口都悬挂着两面旗,一个是红边蓝底白太阳的国旗🇱🇦,一个是红底黄色镰刀斧头的党旗。看到党旗,顿感熟悉,让人亲切不已。这面党旗,彰显了这里实行着社会主义制度。</h3><h3><br /></h3><h3>据了解,老挝原来叫澜沧王国,首都设在琅勃拉邦,后来不知怎地,迁都万象Vientiane。万象原名万坎,先后被泰国、法国占领并统治,法国人更名为万象,也有人叫它永珍。</h3><h3><br /></h3><h3>万象之所以叫万象,并不是因为这里水草繁茂丰美、热带雨林密布,有着成千上万头野生大象,万象只是Vientiane的音译,没有任何字面意义。万象的本意是檀木之城,因为这里盛产檀木;又叫月亮城,是因为它的城市布局沿着弯曲的湄公河延伸,呈新月形,故名。</h3><h3><br /></h3><h3>万象隔着湄公河与泰国相望,是世界上极少数紧邻他国边境的首都之一,也是老挝最大的城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h3><h3><br /></h3><h3>在万象街头,能看到很多中国元素,比如随处可见的汉字招牌、匾额、广告,比如工商银行、电建公司、格力电器、华为通讯等知名企业的logo和办事机构。再比如,在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晚宴上,乐舞队助兴演唱的歌曲也都是邓丽君的代表作,比如《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之类。</h3> <h3>(13)物产</h3><h3><br /></h3><h3>老挝的物产有如下几个大类:</h3><h3><br /></h3><h3>1、红木。老挝是大红酸枝的主产地,这使得它成为中国人追逐的红木王国。家具、雕塑、珠子、把件、摆件应有尽有。</h3><h3><br /></h3><h3>2、咖啡。很多人不知道老挝也是咖啡的产地,那是因为法国人殖民期间,把咖啡引进此地,扎根繁殖。</h3><h3><br /></h3><h3>3、橡胶。大家都知道泰国有乳胶制品,诸如床垫、枕头等等,却不知道老挝也盛产此物,品质优良,价格便宜。</h3><h3><br /></h3><h3>4、水果。芒果、香蕉、火龙果、菠萝蜜等等新鲜水果和果干果脯,应有尽有。</h3><h3><br /></h3><h3>5、织物。在老挝大大小小的早市、夜市、景点商店、街头地摊上,到处都有当地人织出来的纺织品,一片片、一行行,扯地连天,一眼望不到边。</h3><h3><br /></h3><h3>6、手工艺品。老挝是工业化程度很低的国家,一路上见到很多工业项目都是中国援建的,比如高速公路、高铁等。由于没有工厂生产,故只能手工制作,因而其手工制品都很精美,比如用竹子编织的小筐小篓小篮子,用木头制作的木盆木碗木钵盂木盘子等等。</h3><h3><br /></h3><h3>老挝的物价不贵,不过也不能算便宜,有些东西的标价换算成人民币之后和国内其实也差不多。老挝的钱叫基普kip(和吉普车很像),和人民币的比值大概是10000基普换8元人民币,相差一千多倍。所以我们一到老挝瞬间就都变成了百万富翁。</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趁还没&quot;热&quot;,得赶紧去的国家:老挝</span></h1> <h3>(14)凯旋门</h3><h3><br /></h3><h3>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曼谷的大皇宫…等等,万象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塔銮、一个是凯旋门。</h3><h3><br /></h3><h3>凯旋门这种建筑很有趣,高高大大地矗在那里,四面通透,一面一个门洞,都能过人。整个建筑,除了碍事、啥用没有。</h3><h3><br /></h3><h3>通常一提凯旋门,就联想到法国巴黎,实际上凯旋门不是巴黎的专利,很多城市都有,比如平壤、比如万象。</h3><h3><br /></h3><h3>毫无疑问地,老挝的凯旋门位于万象市中心,旁边是开阔的广场、大树,稍远处便是总理府、主席府等要害部位。</h3><h3><br /></h3><h3>其实凯旋门是纪念碑建筑的变种,通常是为了纪念某个大型的有历史意义的活动,比如建国、比如战争胜利、比如国庆等等。</h3><h3><br /></h3><h3>万象的凯旋门1960年开始修建,修了将近十年才基本完工,原来是纪念战争中的牺牲人员,一如咱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1975年老挝解放时,游行群众队伍从这里通过,此后就叫凯旋门了。</h3><h3><br /></h3><h3>凯旋门外观斑斑驳驳的,很有些历史沧桑感,前面有一个大型的喷泉水池,我们到的时候,没有喷,估计喷的时候会很漂亮。凯旋门里有电梯可以登上去,一览众人小。电梯八点开门,我们因为要赶飞机去得早,没捞着上去看。</h3><h3><br /></h3><h3>凯旋门真正给我留下印象的不是高大上的建筑形制、雕塑、壁画、佛教元素,而是那里起起落落满天纷飞的鸟凯旋门现在已经是小鸟聚居的社区了,哈哈!</h3><h3><br /></h3><h3><br /></h3> <h3>(15)趁人少,赶紧来!</h3><h3><br /></h3><h3>但凡我去一个地方旅行,就会有很多人问我:那里有啥好玩的?那我这次&quot;不打自招&quot;,和大家说说,老挝有啥好玩的。</h3><h3><br /></h3><h3>作为旅行目的地,老挝给人的印象是贫穷、闭塞、原始、不发达、不现代。如果你非这么说,也没错,但是不全对。</h3><h3><br /></h3><h3>老挝并不贫穷,也许它的综合国力排名很靠后,但他们民间的物质并不匮乏,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许更富足。</h3><h3><br /></h3><h3>老挝的地理位置的确很闭塞,因为没有出海口,但是这并不影响西方背包客们把它列为旅行目的地。</h3><h3><br /></h3><h3>老挝的&quot;落后&quot;恰恰是她的诱惑力所在蓝天白云的环境、山环水绕的城市、山清水秀的村庄、绿色有机的果蔬、淳朴善良的人民、平静如画的清潭、蜿蜒流淌的河流、淡定从容的僧侣、热情好客的业者、灯火璀璨的河畔夜市、人头攒动的城根早市、金碧辉煌的寺庙佛塔、虔诚向善的普通民众…都是她的魅力来源,都是你来看她的理由。</h3><h3><br /></h3><h3>还有重要一点,这里人少,中国人少,中国游客少,更像外国、更有风情,更加地不赶、不紧、不忙活、不闹腾。</h3><h3><br /></h3><h3>再好的地方,再美的地方,再出名的地方,人一多,就只能呵呵了。个中原因,想必你懂。</h3><h3><br /></h3><h3>所以,老挝这个中国的近邻,是一块璞玉、一杯原浆、一首山歌、一片处女地、一张白纸,懂旅行的朋友们,赶紧去!一旦包机飞起……嘿嘿,别怪我没告诉你!</h3><h3><br /></h3><h3>出关的时候被索要小费,我依然故我,没给。我的小费,都给了司机导游,我对他们的服务满意,我心甘情愿。但是我坚决不给国家公务人员,因为我始终认为,他们这些毛病,都是老百姓给惯出来的!</h3><h3><br /></h3><h3>再见,老挝。有缘再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程旅行,感谢大帅哥吕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去老挝,请认准"最美东盟"!</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跟我玩,更好玩!</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潍坊阳光国际旅行社 出品</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0536-824797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