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增冲侗寨处位于贵州从江县西北部往洞乡,距县城95公里,海拔640米,是一个隐藏在深山里,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禾香鱼肥的自然村,自建寨到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h3> <h3>一条清澈的小溪如玉带三面绕寨流过的增冲侗寨,四周青山环抱,幢幢木楼依山傍水,形成半岛环绕寨子,寨中沟渠交错纵横水流潺潺。</h3> <h3>这里被称为“鱼米之乡”,其传统建筑,民俗风情,以及自然山水环境,是整个侗族地区民族建筑与自然环境之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增冲侗寨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h3> <h3>增冲村在增冲河上建有三座风雨桥,均为廊屋式的全木结构建筑。</h3> <h3>2018年3月,我们一行29人来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古寨。这里没有门票,只是一个侗族人生活的小村落。</h3><h3>村长为我们的到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村民们穿上了节日的盛装,用竹笙为我们演奏了欢迎曲。根据侗族欢迎客人的习俗,进寨门要喝他们自酿的米酒。不然是不能进寨门的。</h3> <h3>增冲侗寨名气最大的是鼓楼,建于清康熙十一年的增冲鼓楼,耸立在寨子中央。在整个侗族地区的鼓楼中历史最为悠久,造型别具特色。</h3><div>这座鼓楼金柱与檐柱之间用穿枋相连呈辐射状,不用一钉一铆,逐层上叠收刹至十一层密檐,再覆盖两层八角伞形攒尖顶楼冠,巨大的楼冠下采用 人字形如意斗拱支撑。这种结构减少了对风的阻力,又大大增加了鼓楼的美感,是鼓楼的精典之作。</div> <h3>据村长介绍说,原本要再建一个鼓楼的,后来考虑到为了村民团结,就放弃再建一个鼓楼的想法,把全村人都凝聚在这里。</h3> <h3>在侗寨鼓楼,村名们为我们表演了民族歌舞,并和我们一起互动跳起了民族舞蹈。</h3> <h3>鼓楼中央有一长两米直径的火塘,每年一至四月,楼内篝火烧,一为娱乐,二为保全全楼干燥,增冲鼓楼历数百年来而未出现霉败之现象,全得宜于此。</h3><h3>能在鼓楼里坐着的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老,村里的婚丧嫁娶都是要让这些长老来主持的。</h3> <h3>这里的人非常淳朴、友善,他们对镜头似乎无动于衷,随便怎么拍照,依然是我行我素,绝对不像其他景区那样要么拒绝,要么给钱。</h3> <h3>村民们就这样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可依然是原汁原味,没有喧嚣,没有浮夸,没有虚假,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的存在着。</h3> <h3>寨子里家家都有最原始的织布机,而且很多做衣服用的布料还是自己来织布。</h3> <h3>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神奇侗寨可谓是“真山真水真情,古俗古风古韵”,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真实写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