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风儿声声,松涛阵阵,又是一年清明时。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党员干部和少先队员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8年4月3日,倘甸镇中心学校党总支委员、马街小学支部委员、四年级全体师生到古住位山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h3> <h3> 少先队员们佩戴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出发,步调一致,朝气蓬勃。</h3> <h3>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青山、松柏、红色旗帜环绕的烈士墓前。</h3> <h3> 青山埋忠骨,英魂励后人。烈士墓周围,长着许多苍翠的松柏,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不时有春风吹过,松柏随风摇动,好像在悄悄为烈士们默哀,又好像在守卫着长眠于地下的烈士。</h3> <h3> 在少先队总辅导员陈旭廷老师的组织下,少先队员满怀激情地唱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词曲铿锵,内心坚定,鲜艳的红领巾迎风飘扬,雄壮的歌声在林间回荡。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h3> <h3>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脚步这样轻?<br /></h3><h3>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心情如此沉重?</h3><h3>为什么,为什么阳光灿烂默默无言?</h3><h3>为什么,为什么松涛呜咽哀哀动情?</h3><h3>因为我们瞻仰的是一方圣洁的净土,</h3><h3>因为这里安放着一个个令我们崇敬的英灵。</h3> <h3>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们有了领路人;</h3><h3>缅怀革命先人,继承革命意志,我们代代相传。</h3> <h3> 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杨开兵在烈士墓前讲党课,号召党员同志时刻铭记先烈们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不畏牺牲的英勇事迹,把革命烈士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运用到自己工作中,永葆党员先进性,不忘初心,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事业中。</h3> <h3> 杨老师希望青少年继承革命烈士的遗志,珍惜当下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英雄的不屈不挠,我们知难而上勇于登攀的精神,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好少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慰青松下长眠的烈士。</h3> <h3> 海子小学校长邓明升怀着沉痛的心情,宣讲三位革命烈士生前催人泪下的英勇事迹。大家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心中感慨万千,现场气氛立刻变得悲壮起来。</h3> <h3> 李鸿珠烈士:1941年7月生于云南建水小麦厂村,1962年7月入伍,系中国人民公安部队一中队副班长,共青围团员,曾获"优等射手、五好战士"等光荣称号。1965年5月20日在德著村黄栗树包包追捕惯匪杨跃仁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享年24岁。</h3> <h3> 李天龙烈士:生于1929年,1949年5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三支队25团战士,1950年7月在寻禄新区围剿反革命的战争中英勇牺牲,享年21岁。</h3> <h3> 许淑英烈士:生于1933年,云南易门县人,1947年参加革命,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三支队25团卫生员,随军转战途中病逝于倘甸。</h3> <h3> 中心学校大队总辅导员陈旭廷老师希望孩子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发奋读书,掌握本领,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共创祖国的美好明天!</h3> <h3>中心学校党总支书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h3> <h3>倘甸镇民政办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h3> <h3> 师生们向先烈献上白花,一朵朵洁白的花儿整齐地放在墓上,寄托着无限的哀思。</h3> <h3> 在杨开兵书记的带领下,倘甸镇中心学校党总支委员、马街小学支部委员在烈士墓前重温党的誓词。</h3> <h3> 最美的语言用嘴倾诉,最深的感情用心表达。全体师生神情肃穆,鞠躬默哀,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告慰先烈英灵。</h3> <h3> 全体少先队员高举右手,以红领巾的名义宣誓,将扫墓活动推向了高潮,"我决心牢记中国共产党的教导,追寻先辈足迹,继承先辈遗志,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争做四好少年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h3> <h3>铿锵的誓言再烈士墓上空荡气回肠,响彻云霄。</h3> <h3>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h3><h3>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h3><h3>我们要让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h3> <h3> 这次活动朴素庄严,肃然有序,不仅缅怀了烈士,祭奠了英灵,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激励着同学们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