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氏文化探究(2)我的祖先是谁?

祁加兴

<p>  据史料记载,“祁”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p> <p>  1.出自黄帝分封的原始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黄帝共有二十五子,他给其中的十四个儿子分封了十二个姓氏,其中有一子名“祁豹”,他的后代就以“祁”为姓。因此祁姓是皇帝的直系后裔。是最古早的姓氏之一。 </p> <p class="ql-block">  2.出自尧帝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帝尧伊祁氏,亦称伊耆氏。古时“祁”与“耆”通义,因此在帝尧的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祁氏、耆氏,后皆统一为祁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p> <p>  3.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据史籍《元和姓纂》和《辞源》记载,春秋时期晋献侯的第四世孙“奚”为晋国大夫,受赐食邑于祁(今山西祁县),遂以邑为氏,称祁奚。 </p> <p class="ql-block">  4.出自周朝时期官吏祁父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祁父是《周礼》军制中掌管军事典制之重臣,一说是管理兵甲的司马。在西周军制中,主政不主兵的军事统领,称祁父,在祁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祁氏。</p> <p>  5.源于以谥号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少昊之后裔中有祁氏,属于以谥号为氏。祁,在两周时期为一种谥号称谓。在史籍《左传•庄六年》中记载:“邓祁侯。谥法,经典不易曰祁。”古人称死抱着经典之制不放的人和现象为“祁”。邓侯认为自己是楚文王的舅公,外甥焉有攻打舅舅之事?结果外甥还就真的把舅舅的国家灭了,堪称“祁”人也。因此,楚文王给邓侯上的谥号为“祁”,史称邓祁侯,以警后世。邓祁侯的后裔子孙和邓国故民,多有以先王之谥号为姓氏者,称祁氏,世代相传至今。</p><p>  6.源于陶唐氏。传说,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的女儿。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某年春正月末,庆都与父母坐小船于三河之上游览,正午时出现了一条飞舞的赤龙。第二天又出现了形体小些的赤龙,晚上,庆都睡不着,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画上写着:亦受天佑。之后,她就怀孕了。过了十四个月,她生下一个儿子,竟生得和画上的人一模一样。孝子帝喾的母亲却在这时候去世了,帝喾为母亲的去世哭得成了泪人儿,之后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完全顾不上庆都和儿子的事。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p> 7.出自他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为单姓祁。清时甘肃西宁、碾伯县(今均属青海)土司为祁姓,乃蒙古人;土族祁嘎氏,汉姓为祁;今土家、彝、满、保安、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