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木”字到底带钩不带钩?在常用汉字中,到底有多少木字旁的字带钩?这是在汉字教学中经常碰到而又不好解决的一个问题。</h3><h3> 查找字源,“木”字本是象形字,是不带钩的。宋体字(通行的汉字印刷体)一般是不带钩的。但在手写体,人们写完一竖之后,笔势绕向左上,接着写一撇,就很容易带出钩来,所以在手写体,木字一般是带钩的。</h3><h3> 但是,我们的教学不宜以手写体为标准。</h3> <h3> 《新华字典》中除极个别外,一般都没有钩。那么,木字在什么情况下带钩呢?</h3><h3> 汉字书法要求,“蚕不二设,雁不双飞”,原来特指隶书,就是一个字中横画不能有两笔藏锋,不能有两笔捺画。所以凡是在大撇大捺之下的木字底,捺变点,竖带钩,如:条、寨,但又发现“亲”、“杀”(这两个字的木字底却并不在大撇大捺之下)的木字底也是带钩的。</h3><h3> 那么,木字带不带钩到底有没有什么规律?</h3><h3> 《新华字典》八千多字中除了“东、乐、(练的右部)、杀、杂、条、茶、亲、寨”等九个字和以这九个字构成的字以外的木字底,是一律不带钩的。对上述九个字进行比较,查找根源,可以归纳出如下两条规律来:</h3><h3> 1、有的木字底是在大撇大捺之下,为了避免在一个字中出现两个捺,而变化了的。这类字有:条、茶、寨。</h3><h3> 2、有的是汉字草书楷化而成的。这类字有:东、乐、(练的右部)、 杀、杂、亲。</h3> <h3> 如何记住这九个带钩的木字底的字?</h3><h3> 有人编出这样一句话:“东乐(柬的草写)”这个地方,有个人叫“杂条”,他“亲”自去杀了“茶寨”。 这还可以简化成:“东乐(柬的草写)杂条亲杀茶寨”。这句话,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它既有地名、又有人名,还有行动,所以易于记忆,不易忘掉。</h3> <h3>【作者简介】</h3><h3><br></h3><h3> 高鹏程,男,1966年出生,临沂高新区湖西崖东社区人,临沂师范学校毕业,现为临沂河北小学书法教师,临沂市象棋协会副主席,山东舒同书画研究院理事。著有《舒同书法(楷)技法精解》等。爱好广泛,尤其擅写舒同体书法。</h3> <h3> (高鹏程 2018.04.0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