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柬埔寨最早的国家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最早的人类是古高棉人,古称吉蔑人,是柬埔寨的原始居民。有专家说高棉人与我国的昆仑人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昆仑人重要的分支。高棉人最初生活在亚洲西北高原,后南下到云南,大约在公元前6-前5世纪,从中国云南南迁到达柬埔寨,与当地古土著人逐渐通化,成为柬埔寨高棉人的祖先。</h3><h3> </h3> <h3> 柬埔寨历史经历了上古文史——中古史(扶南王朝~早期真腊~吴哥王朝~晚期真腊~金边王朝)——近代史(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日本统治时期,民族独立斗争)——现代史(西哈努克王国~朗诺高棉王国)——当代史(柬埔寨共产党~越南入侵党派之争~柬埔寨联合府)。</h3><div> </div> <h3> 吴哥王朝处于柬埔寨历史的中古史时期<br></h3><div> 8世纪末 ,暗耶跋摩二世被拥立为王,定都吴哥东北的考伦山。后几百年国都都在吴哥附近,统称吴哥王朝。</div><div> 9~15世纪初叶的吴哥王朝是柬埔寨历史最强盛时期,吴哥文化被誉为‘’古代东方文化四大奇迹之一‘’。疆域宽广,南起南亚中南半岛南段,北至云南,东至越南,西到孟加拉湾大片土地,农业水利灌溉十分发达。</div><div> 初期(9世纪到10世纪末)的吴哥王朝共有6位国王执政,其中苏利跋摩一世起,兴建水利灌溉系统,为吴哥后来的兴盛,积累了丰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div><div> 极盛期(11世纪初~12世纪末),有三个国王,其中苏利耶跋摩二世东征西讨,建造吴哥寺,被认为是柬埔寨历史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之一。</div><div> 晚期(12世纪中叶~1432年)苏利耶跋摩二世连年征战征服,导致统治基础不稳,而大规模兴建吴哥寺,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又被周边逐步强大的占婆两次攻入腹地,直到暗耶跋摩七世在位吴哥得以复兴,再次建立了强大的东南亚帝国。他死后,吴哥王朝迅速衰落,周边新国兴起,又不断侵犯,吴哥几次沦陷。1432年,在位的蓬黑阿亚特国王终放弃吴哥,迁都巴桑,即今天的金边,吴哥王朝结束。</div><div> </div> <p class="ql-block"> 失落的吴哥王朝 </p><p class="ql-block"> 暹罗国(古泰国)入侵后,暹罗军队将领下令吴哥都城所有财产归每一位士兵所有。随后,吴哥城所有能挪动的物品被洗劫一空,留下来的神庙是千疮百孔,残垣断壁(很像我国8国联军洗劫后的圆明园),未及处理的大量尸体暴晒引发大规模瘟疫,重创这座王城,1432年,在位的蓬黑阿亚特国王放弃吴哥,都城迁往远离边界境的巴桑,吴哥王朝灭亡。</p><p class="ql-block"> 从此,这座空城慢慢退出人的视线外,渐渐被大自然收回。所有的建筑披上青苔,大街小巷掩藏在树木和花草中,历经沧海桑田。在法国统治柬埔寨时期,由法国人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找到这座失落已久的吴哥王城。现如今这个王城,高大的榕树攀墙登塔,穿墙入室,主宰了这座曾经雄伟壮观,精美辉煌的吴哥都城,吴哥沦为柬埔寨的小镇。</p><p class="ql-block"> 后来法国人从中国的《真腊风土记》中知道了吴哥历史,并发现了丛莽中的吴哥城。这或是吴哥王朝的当年的缔建者绝想不到的!此消彼长,适者生存,人类和大自然以另一种方式,悄悄地进行着无硝烟的土地争夺与绞杀。</p> <p class="ql-block">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在柬埔寨暹粒省北约6公里处,原始的名字为“毗湿奴神殿”,中国古籍称“桑香佛舍”。</p><p class="ql-block"> 柬埔寨著名景区,大吴哥,巴戎庙(高棉人的微笑),圣剑寺,小吴哥,观象台,12生肖塔,护城桥,巴肯山,千神殿,回音亭,女王宫,洞里萨湖等。</p> <h3> 大吴哥,又称通王城,是吴哥的首都,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都城,鼎盛时期人口达上百万。目前存有巴戎寺,巴本寺,王宫,斗象台,12生肖塔等。大吴哥呈正方形,全城有东南西北及东北门5道城门。</h3><h3> 东城门高23米,门顶是面向四方的四个笑脸佛头,面部高达3米,是重要庆典王或位级相当的贵人走的门。进城的护城河两侧是蛇神身体雕的栏杆,还雕刻着背立城门怀抱蛇身做拔河状人形,左侧是眼睛细长,表情含蓄的修罗(天神);右侧是怒目圆睁,表情凶恶的阿修罗(魔鬼),各54位,守护者王城。</h3> <h3> 斗象台是暗耶跋摩七世时期的建筑,用巨石砌成的三层平台,既是国王观看斗象、挑选坐骑的地方,也是国王检阅军队及庆典的观礼台。斗象台外侧的墙壁全部是以大象为主题的浮雕,部分是印度教神像浮雕。阶梯一、二层台面两侧各有一座石狮子,石狮旁边有七头龙作台阶的栏杆。真腊时期,七头龙作为神蛇那迦的象征受到崇拜。吴哥王朝,大象无论是在农耕,运输,还是出征打仗,其作用十分重大,展示的是国力,军事实力和民族精神。</h3><div> 斗象台对面180度均匀分布12生肖塔,也称12天狱,或12神像塔,主要是关押犯人忏悔的地方。</div> <h3>斗象台右侧</h3> <h3>斗象台左侧</h3> <h3><font color="#010101">斗象台前景</font></h3> <h3>斗象台后景</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斗象台背后的菲米玛卡庙,建于10世纪后半期,属于山庙的一类,寺庙朝东面,在西侧巴莱的轴心线上。目前只有西侧石阶可登塔,塔在院落中央,整个菲米玛卡寺就座落在长580米,宽242米吴哥皇宫内伏起的高地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菲米玛卡是祭献的地方,13世纪,中国使者周达观把这皇宫的菲米玛卡寺庙,形容成整个柬埔寨宗教信仰象征的中心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 巴戎寺位于吴哥王城的中央,分三层,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顶层环绕中央塔尖共49座(现存37座),四面都雕有微笑佛脸,代表慈、悲、喜、舍,每尊佛顶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象征圣洁和不为生死所烦恼。佛的每个笑脸略有不同,据说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微笑也会变化,这神秘的微笑被称为“高棉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p> <h3>巴戎寺第三层,高棉的微笑</h3> <h3>巴戎庙第一层浮雕。</h3> <p class="ql-block"> ‘’小吴哥看日出,巴啃山看日落‘’,是柬埔寨寨吴哥窟的两大美景。巴啃山顶每天只保持300人停留,所以,能登巴啃山山顶还看到日落,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幸事!</p><p class="ql-block"> 巴啃山半山腰俯瞰丛林中隐现的曾失落过的吴哥。</p> <p class="ql-block"> 小吴哥也叫吴哥寺,是吴哥窟保存最完整的标志性建筑群,规模宏达,完美对称,浮雕精美,是柬埔寨国徽上的图案。占地面积比大吴哥大许多,所以,大吴哥不大,小吴哥不小。</p><p class="ql-block"> 大吴哥外围著名的景点,吴哥寺,皇家浴池,东梅奔寺,女王宫,龙潘水池,圣剑寺等。</p> <p class="ql-block"> 通往吴哥寺的天梯,原来是没有护栏的,曾有一对法国情侣来此旅游,女子登顶过程失足从高处跌落香殉,男子为纪念恋人捐资建起这个的铁质护栏,希望后来人不再发生这样的不幸,他的愿望达成,后被称为爱情天梯。</p> <h3>要通过天梯到达这个小吴哥最顶层的天台。</h3> <h3>吴哥寺顶层</h3> <h3>吴哥寺一层</h3> <p class="ql-block"> 圣剑寺是暗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修建的。圣剑寺是当时最著名的佛学院,也曾经是暗耶跋摩重建吴哥城时暂居地。护城河的甬道有27尊阿修罗和神的雕像,这些雕像奋力拉着蛇身,证明这里是王城,王住过。</p><p class="ql-block"> 圣剑寺整个建筑呈十字型,中心有大面积回廊的中央殿堂,周边四个方向由拱顶长廊连着的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圣剑寺有三个塔型门,中间的最高有5层,供战车和大象通过,两边的塔有三层,供大臣和僧侣走。</p><p class="ql-block"> 圣剑寺风化侵蚀的比较轻,第一层西侧南北院子围墙内壁雕刻着交叉双脚(婆罗门教)的佛和苦行僧浮雕。第二塔门众多女神浮雕,第二围墙东舞女平台废墟,保留完好的人行通道,路两侧有蛇神那迦的栏杆。</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外墙内侧小成佛教两腿交叉打坐的样式。</p> <h3><font color="#010101"> 东梅奔寺是吴哥窟最著名的建筑之一。特征一,四角都是大象石雕,各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源于印度四象托起宇宙的神话,而中央佛塔源自于印度神话中的须弥山,象征宇宙。特征二,最初是建在万亩左右人工湖(东湖)中央的小岛上。特征三,建筑材料是采用坚固耐用的高棉建材~砂岩,砖,红土和泥灰,烧制成红色带洞孔的红色砖块。 东梅奔寺有三层平台:一层平台四个由大象分别守护,二、三层的平台入口左右放了四个石狮子,最上层四方平台有五座塔,四角各一个塔,中央塔最高,也是须弥山的造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东梅奔寺石狮造型</font></h3> <h3>东梅奔寺遗址一层角部的石象。</h3> <h3><font color="#010101">东梅奔寺中央主塔</font></h3> <h3>洞里萨湖</h3> <h3> 女王宫,又称班迭斯雷寺,是吴哥窟的明珠,是柬埔寨三大神庙之一,供奉朱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神。女王宫建于公元967的罗真陀罗跋摩王朝,于1002年暗耶跋摩王朝完成。王宫用朱砂岩构建,是吴哥窟最独特、最精美、的建筑群。因雕刻太过精美,猜测是女性雕刻的。也有学者认为不是10世纪建造的,更像是13-14世纪的作品。</h3> <h3>残缺的卧牛</h3> <h3>完整的莲花坐台</h3> <h3> 柬埔寨信仰蛇神,传说5头蛇是水蛇,7头蛇是保护神,9头蛇是皇族象征。跨护城河的桥两侧栏杆,引领的石道,都有7头蛇守护,7头蛇雕像随处可见,守护者吴哥王城。</h3> <h3> 伽留罗,佛教里的神鸟金翅鸟,中国的金翅大鹏,是毗湿奴的坐骑,是观世音的化身,在中南亚象征忠心不二。</h3> <h3>金翅鸟</h3> <h3> 印度教三大神:梵天,毗湿奴,湿婆。梵天主管创造世界,毗湿奴主管维持世界,湿婆主管破坏世界。</h3><div> 梵天的雕像或浮雕,即便是在印度教的发源地,也很少见。梵天有四个头,四张脸,四只手臂,也就是不陌生的四面佛,属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div><div> 毗湿奴,深蓝色皮肤,四只手臂,四只手分别持有4种法器~发轮,法锣,莲花,金刚杵,其形象在吴哥窟到处可见。</div><div> 湿婆是慈祥的意思,象征着昌盛与吉祥,同时,又象征着毁灭,称其为毁灭之神,佛教也称大自在天,三千界之主,有地、水、火、风、日、月、祭祀八种化身,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湿婆前额长第三只眼,通常会以长有四只手臂(甚至更多)的舞者形象出现。在印度教的经典中,湿婆只要跳毁灭之舞,第三只眼就会打开喷出令世界毁灭的火焰。</div><div> </div> <h3> 龙潘水池,是吴哥前的医院,建在湖心,有通往湖心的栈道。</h3> <h3>通往湖心栈道</h3> <h3> 塔布隆寺,是吴哥窟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内有260座神像,39座尖塔,566座宫邸,当年塔布隆寺覆盖了3140个村庄。是醛耶跋摩7世献给母亲的礼物。1992年后,法国,德国,中国,日本先后参与其抢救、维修工程。</h3><h3> 这里的每块精雕的石块、细琢的瓦砾、死去活来的苔草、攀墙登顶和穿堂入室的榕树,无不镌刻着其曾经的辉煌与奢华、沧桑与顽强、悲壮和震撼。</h3> <h3> 骑墙的榕树像极了舞动裙摆的婀娜舞女。</h3> <h3>枯木逢春</h3> <h3>流淌的根</h3> <h3>蟠龙</h3> <h3>不一样的视觉</h3> <h3>负重</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