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以攻玉――省教科院小语“送教助教”培训心得

刘荣🥕

<h3>2018年3月28日,我有幸参加省教科院小语“送教助教”培训,天不亮急急忙忙踏上征程,满是期待……</h3> <h3>首先是刘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树与喜鹊》</h3> <h3>刘老师首先带学生走进词语乐园,词语又可分“多音字”“轻声字”“反义词”三组,反复夯实词语后又将其分离变成生字。</h3> <h3>生字字字落实,从偏旁到结构。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招呼”这一词语。</h3> <h3>从生字推演出课文故事</h3> <h3>让学生试着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试着揣摩从前树和喜鹊的孤单以及感受后来树和喜鹊的快乐。</h3> <h3>板书简洁明了――因为“邻居”这一催化剂,树和喜鹊都由孤单变成了快乐。</h3> <h3>紧接着王老师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小露珠》</h3> <h3>“横多密,斜钩放”的难写生字。</h3> <h3>领着学生走进课文的童话世界,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做句子,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主人公对小露珠的感谢与不舍之情。</h3> <h3>活学活用,把握课文以后再走出课文,试着用“都”总结代替其中重复的部分,并尝试把其改成一首小诗的形式。</h3> <h3>通过对小露珠的不舍之情,引出课下小练笔――小露珠说“明天我就会回来啦”。请学生课下续写。</h3> <h3>孙云霄老师给我们带来名著片段。通过象形字的引入,解决学生课前预习中“廷”和“延”的书写问题。</h3> <h3>自读生字、课文。</h3> <h3>总结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h3><h3>以及周瑜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h3> <h3>重头戏部分――人物语言前面大括号留白,引导学生揣摩当时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心里变化,把学生领入情景氛围。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h3> <h3>最后在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配乐朗诵中结束本课,言尽而意无穷!</h3> <h3>省实验小学刘爱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专题讲座。</h3> <h3>从主题脉络来说,低年级语文教学不管是识字课还是阅读课,生字识字讲解都是重中之重。一字一词皆有温度,一句一段方显情怀。</h3> <h3>识字方法、朗读基本形式、朗读有效方法。</h3> <h3>刘老师总结语文要“花得起时间、下得起功夫、耐得住寂寞、练得起慢功”!</h3> <h3>最后于老师给我们深度剖析了“五读四度”。</h3> <h3>以及教好语文要所追求的三种境界……</h3> <h3>总而言之,收获颇丰,化用于老师一句话结尾“或许我刚开始,但是我已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