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三月某日,导师通知我们月底将至教育康复学校“爱心体验”一日。说起“爱心” ,我就傻傻地问导师:</h3><h3> 我们要准备礼物吗?</h3><h3> 导师说不必。</h3><h3> 我也参加过一些官方或者民间的献爱心活动,一般事先我都准备好礼物。那么,这应该是一次特别的爱心体验吧。</h3><h3> 今日清晨,送儿子上学后,看时间甚早。就坐了某公交车去。下车后导航看看不到1000米,私心想着步行就好。没想到路况不佳,尘灰满面,还好,远远就可以看到学校,绿树红墙,却也是欣欣向荣之色。</h3><h3> </h3> <h3> 看到资料,听了导师活动介绍,对下午的上课心有惴惴。这位音乐老师的报告,俨然是一次师德教育。然后在学校引导员陪伴下,直奔201教室听课。</h3><div><br></div> 我们一行五六人进入教室,就听得独特的招呼声,看满脸微笑的神情,应该是跟我们打招呼吧!班级仅五名学生,四男一女,座位排成一行,井然有序;教室窗明几净,窗台上三三两两陈列着盛放的鲜花;黑板报内容丰富,色彩明丽,乍一看和普通学校的并无不同。<div> 执教的是顾海琴校长。一节沟通与交往课,《去医务室》。五个孩子,顾老师的教学目标却有三种,因为根据孩子身体与教育情况的不同,她给孩子们分成三组:</div> <h3> 从目标的阐述,可见老师的用心。在过程中,通过一遍遍的听说训练复习巩固,反馈学生听看话能力与理解表达能力,在分角色朗读与情境表演中引导学生正确表达、积累语言,在拓展练习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h3><h3> 老师全程是手语与口语共同进行,而谆谆教诲的耐心引导与热情鼓励更不必言。一节课,老师讲得很多很多很多,学生一遍遍学习练习,教学目标达成度极高。</h3> <h3> 只是,在观察中,我发现A组的一个孩子戴上助听器后,语言表达与我班级的二年级孩子几乎无异,从互动中我发现他也很聪明。于是,我私心觉得这孩子留在这样的学校似乎并不适合:如果到普通学校,也许成绩并不一定很好,但是至少语言发展会很好……</h3> <h3> 课后,我们参观了校园。美丽整洁的环境,设备齐全的功能教室,以及到处装饰着的学生绘画作品,令人惊艳。老师说,这里的孩子,虽然听力受损,但是不少孩子的观察能力惊人,尤其表现在绘画中,常有天赋特别的孩子。果然,上天给你关闭一扇门,自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h3> 在和老师交流中,我提到了那个表现特别突出的孩子。老师的介绍令我大吃一惊:<div> 这孩子,原来在湖城某一学校随班就读。但是,他不开心,甚至厌学。因为他听力残疾,与同学沟通常有障碍,虽然戴着助听器,却也让人觉得异样。于是,家长把他送来了这里。孩子很快融入,五人小班的规模让他备受老师关爱,与小伙伴沟通更无问题,反而因表现突出而自信满满。这个厌学的孩子,到了这里不仅不厌学,还要求住校!</div><div> 听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身边也会遇到一些异常的孩子。由于所谓的“面子”,很多家长从来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点特别,也不带孩子诊断,以致错过最佳矫正机会;也有家长觉得这些学校很特别,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太没面子了。殊不知这样学校的老师对待特殊孩子更有经验,孩子在这样的学校,更有可能得到专业的引导,对其未来成长反而有益!</div><div> 这里的孩子住校条件极好,三四人一个寝室,独立卫生间,人性化的设计。据介绍,学生不交学费,只有伙食费需自己承担。国家投入极大。</div><div><br></div> <h3> 按要求,下午我们要现场备课上课。经过短暂的手语培训之后,我们分组准备。</h3><h3> 我们全组齐心协力,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紧锣密鼓准备材料,幼儿园的李老师上课。感谢姐姐为我拍下我手忙脚乱制作课件的模样……</h3> <h3> 李老师手语学得不错……孩子们的表现更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在表现春天的花朵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以橡皮泥为材料。在捏花瓣的过程中,发现五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设计,一个孩子还用了间隔色,排列得整齐美观……</h3> <h3> 当最后谈教后感受时,大家都有点激动。这是一次人生里难得的体验啊,“师爱”在这里活色生香触手可及,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开,每天都在静静演绎……</h3> <h3> 对我而言,额外的收获就是我在顾校长的帮助下,向孩子讨来语文书,细细翻看一番。同样是二年级的人教版教材,我真的不觉得他们的内容太过简单;而孩子清秀的字迹,我想,我明天就可以带去给班里的宝宝们欣赏一下……</h3> <h3> 花儿,都应该开放在春天里。而这里,花儿们也都开得姹紫嫣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