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龙水梯、白云龛,这些名字在无数户外群的帖子里看到过,一直都没有激起我去的兴趣。然而这次不同,加上了一个桃花洞,并且是天然未开发的溶洞……各种原因没能及时报名,等到好奇心实在压不下决定去时,已经没有位置,抱着哪怕候补不上也要争取的想法,天随人愿,候补成功。</h3> <h3> 果真,野线很野,我们是穿过叫谭沟的乱石谷上的山,低处的山景索然无趣,与别处太多雷同,没有任何特色,还好我有一颗喜欢走野线的心,还好是个能容忍一切不如意,视普通为神奇的人。</h3> <h3> 第一处攀爬有一定难度,一下击中了我的兴奋点,立即有了不虚此行的感觉,跟同行的队友说出此刻的想法,突然觉得自己被藐视了,因为他说这点算啥,后面的才叫攀爬。不会吧,这差不多算是我的第一次了,还有更…… 走吧,看看到底是何种难度。</h3> <h3> 也许就是这样的想法支撑着,紧跟分队带队的玉洁上到了一处貌似断路也无处歇脚的地方。</h3> <h3> 有人问我你还走吗?我茫然,怎么不走?前面不好走得上绳。走呗,刚不也上绳了。还是走背后那边吧,好上,并指向后面说,看到没?有几个人已经快上去了。背后?等我扭头望向背后,在两个刀劈斧砍般的山脊夹缝,有小小的红点在移动,是红色的登山包,仔细看,再上一点还有几个,神奇地游走在缝隙的碎石之上。据说是第一梯队的,嫌我们这边不好走绕道走那边的。天啊,那边看似无路可走的地方还算好走的?晕了。</h3> <h3> 这时玉洁说都走吧,不能拖时间太长了。看似断路的地方峰回路转。贴着崖壁能沿过去,然后攀到上方。前面的人小心翼翼地贴着崖走,不时提醒走在后面的我脚踩稳,手扒紧。有个地方因为跨度大,我一度担心自己腿不够长。还好,看似难走也都有合适的地方伸手落脚。</h3> <h3> 站在此处回头再看刚过来的路,已模糊不清。</h3> <h3><font color="#010101"> 沿途风景无数,驻足停留的片刻捕获一些。经常感慨,是藏在深山无人识,还是不抛头露面无人懂,要么就是见识少,每一处都有各自的美,即使没有太大特色的也感觉美不胜收。</font></h3> <h3> 上到农家才知道这个地方见毛圪棱(译音),是松鼠的意思,是像松鼠呢?还是只有松鼠才从这里过?</h3> <h3> 龙水梯和白云龛都是村名,曾经的神秘顷刻瓦解,所有幻想的与龙有关与佛有关的东西都化为现实中的一房一舍,青瓦石墙,一株数十年生的杏树含苞待放,铺满院子,再过几个月会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一派田园景象。去桃花洞要沿村子上方的一条小路上行进到山的更深处。一路桃花相伴,万丛桃花竞开,满山叠粉,这也许就是桃花洞的由来吧。</h3> <h3> 桃花洞掩映在桃花深处的半山悬崖上,我们一行人在被桃花惊艳后猛然看到这么一个小洞口,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如跌落谷底,太不显眼了,如果不仔细看也许看不出是洞口。</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入洞中,豁然开朗,在洞外的光线映照下可看到洞顶开阔,不见任何人工雕琢痕迹,再往深处看,黑洞洞什么也看不到。群友们纷纷拿出照明工具络绎进入,我夹在前后都有灯的中间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地上全是大大小小从洞顶自然脱落的碎石,大块的被山民摞了起来,稍小的铺满地。低的地方仅能蹲着甚至爬行通过,有几次不小心碰头挂背了。</font></h3> <h3> 越深入,越湿冷,洞壁摸起来是柔柔的溶岩,不像外部的手感冷硬,时不时有水珠跌落到头上脖子里,吓人一跳,很小的声音在这里都有回声,滴水声听起来都很大。上千万年的石钟乳如同大小瀑布从几十米高的洞顶一泄而下,在狭小的缝隙里能看到石柱石笋石花,有些自然分层掉落,有的已被人为破坏。石灰岩溶液经千万年的堆积,个别的地方已将没顶,只容一人可过,我们爬行而入,有些地方陡滑开凿有落脚的地方,有的就光滑不可上,只能作罢。这么一个天然的溶洞,不经开发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也许是在大山深处开发成本太高,如果无人知晓她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固然最好,大自然应有她的神秘,但是像这种被发现却没人保护任由不自觉的人盗采,也是一种遗憾。</h3> <h3> 每次出行,都会结识新的朋友,一路聊着不觉路长,不觉人累。每次都感慨自然的伟大,人类生命在自然面前的短暂和渺小。所以,更愿意开心地过好每一天,更愿意把快乐传递给每个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