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袍全盛时期是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无论富贵、贫穷,年轻、年老,苗条、丰腴的女子总有一款适合自己的旗袍。上海杨浦区以前是纺织厂集中的区域。老人们还记得当年纺织厂下工时一群穿着花布旗袍的女工涌出厂门,那些裁剪得体、紧束的腰身、流畅的线条一样让人心驰神往。

现在无论工作、生活都好像在加速度。对于平民而言,闲适 、祥和、优雅似乎渐行渐远。大街上很不容易见到那穿旗袍的女子了 ,但旗袍带给女人的这美丽则是她们不变的深入骨髓的念想。在江南是凡美丽的风景,总能逢到穿着美丽旗袍的女子。正因为她们的出现寻常风景都会一下子亮了。

旗袍那种与生俱来的软和腻,注定了她与江南女子投缘。纤弱,柔软的江南女子,细腰盈盈一握,修长的腿亭亭玉立,穿上淡粉、湖蓝或是月白的旗袍摇曳在青砖小巷里,再撑上一把烟青色的油纸伞,分明就是如丁香般的女子。

你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___诗人 戴望舒

晨雨中的期待和眺望,有着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思,哀怨又彷徨。

朦朦胧胧中,两只蝴蝶飞过,既美丽又称身。飘然漫步,飞燕轻舞。

穿着旗袍的女子从来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配上一双高跟鞋,一把油纸伞莫不是极至的妙。连光阴都会绵密 ,妖娆起来 。







那个年头,穿一袭得体的旗袍,坐在清清爽爽的黄包车上那种风姿绰约不知要夺去多少眼球的。


旗袍女子执一把轻罗小扇,那份简静与清美是锦上添花的绝色嫣然,空灵如莲平仄多姿,楚楚动人。

一把纨扇在旗袍女子手中能玩出百般花样,千种风情。






穿着旗袍的女子如果捧着一本书,细细地读来那就是诗一样的女儿,可文雅从容、可风情万种,优雅端庄 、自信大气。


这样的女子不应该是单单叫作美女 ,美女多是貌美如花的,也不应该单单叫作才女,才女多是指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是犹如仙女般的存在,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女神就应该是这般模样



幸亏旗袍女子的执着与坚守,我们今天才能一窥千百年来的辉煌,演绎着炎黄子孙的千年梦幻。

旗袍是稳妥女子穿的,舒缓闲适,安然静谧。穿上显得高贵端庄,分外地吸引人。坐、立、行、走中规中距,不似张扬,自有一份摄人心魄的气场。一颦一笑间自有一份似水的娇羞。


旗袍是安静的,无论是多么俏皮活泼的女子,只要一袭旗袍上身就会慢慢地静下来,它带给的是满满的自信、妩媚、



旗袍的古典美 ,穿过光阴的隧道来到今天。现代元素又毫无痕迹的融合进来。高高的衣领尽显纤细的脖颈,似露非露;盘旋纽结而成的花扣两两相和 ,欲说还休;两摆高高叉开的缝隙里,白皙的双腿,若隐若现。女人的万种风情顷刻间摇曳无尽。真正是挡也挡不住的美丽。

有人说旗袍是国粹,有人说它是国服,但是从没有得到权威的认证。这让“旗痴”们很受伤。其实不必哪么伤感,旗袍之美早已深入国人之心了。

旗袍让女人高贵端庄、娴淑曼妙。让男人变得脱俗绅士。








举手投足间露出端然雅致和无尽的诱惑 ,都是诗,都是歌。





这件旗袍颠覆古典的含蓄和优雅,走的是西方的直白审美。显示模特儿对自己的一双大长腿充满自信。话也说回来也就是她可以驾驭得了这件旗袍。


据说女演员中最会穿旗袍的是陈数,如果是民间的认可也就罢了。在美女如云的演艺界都认可她就是“旗袍皇后” ,那真正厉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