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记忆里的~鹤立~老场部……东方红剧场

海军

<h1><b>  很长时间就想抽出时间走一走上学路……车开到鹤立大桥,我下了车,重走一次上学路……美篇就从这里开始。<br></b><b> 40多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等车,如果没有车,就徒步走到老场部……说是八里地,那时候小,估计要走一个多小时……</b></h1><h1><b><br></b></h1><h1><b>重走上学路……就从大桥开始……</b></h1><h1><b>张海军(2018年3月27日)</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耸立在鹤立阿凌达河桥头的标志</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因为逆光拍摄上面的字不清楚,上面写着鹤立记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阿凌达河……全国一盘棋,现在都实行河长制</font></b></h1> <h1><b>  阿凌达河鹤立桥边,已经重新修建,成了鹤立人休闲散步的好地方。</b></h1> <h1><b>  眼前这封冻的河就是阿凌达河,小时候我们常在这里洗澡……河一直往下流淌(注:可能有一条分支流过我们老场部……本人没有考证过)就是我们老场部的那条东大河。……居住在老场部的兄弟姐妹们,一定会记得那条河……在老场部上学的时候,常常去那里洗澡,玩耍……深深的记忆还留在脑海里……</b></h1> <h1><b><font color="#167efb">  站立阿凌达河畔,回忆那时候我们的家乡……鹤立河……</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鹤立的记忆长廊,一字一句的记载了满清时代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的风风雨雨……是抗日联军的重要基地,涌现出裴治云等12位抗日烈士……赵尚志在这里也留下了抗日的脚印……</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鹤立记忆长廊……关于十二烈士的事迹下面会一一说明。</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鹤立记忆长廊</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鹤立镇食品厂</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鹤立食品厂的正门</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以前我家住的那个街……已经成汪洋一片😂😂😂</b></h1> <h1><b><font color="#167efb">这是以前我家住的房子……很多年已经没有人住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船队指导员王国风家(现在是大春和凤玲住,已经搬到楼房去了,这里的房子也空着呢)</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看到这视频,心里很悲伤,以前的家园如今成了这个样子😂😂如果鹤立河农场存在……我们的家乡也像新华农场那样……</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以前是加工厂,汽车队职工的住宅现在已破烂不堪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家属区的道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武装部~刘部长家的住房三栋</b></h1> <h1><font color="#010101"><b>看来这里的房子也很长时间没住了……记得20年前回家,常常能碰到刘部长~他那亲切慈祥面孔时常还在脑海里,永远记在心中……</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以前的家属区的住房</b></h1> <h1><font color="#010101"><b>家属区泥泞的道路,估计已经没有多少人在这里住了。</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原鹤立河农场汽车库的大门</font></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原鹤立河农场商店一侧</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我站着拍的位置就是去农场老场部的那条笔直的大道。</font></b></div></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这应该是商店的正门</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b>汽车队的大门</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改正:视频中我说成了汽车队的正门)</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农场招待所一角(是在车队院里拍的)</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汽车队院里,后来改成了干校、化建厂</b></h1> <h1><b><font color="#167efb">农场招待所在去老场部大道一侧,这地方应该是招待所的正门</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办公室一侧</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这是如今鹤立的那条主要街道……从我的位置再往前走300米就到了鹤立河农场加工厂,修配厂……</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鹤立河农场修配厂牌子还挂着……又勾起了我的深深的回忆……</font></b></h1> <h1><b>  修配厂车间的那个厂房,还保存不错,依然有工人在那里生产……可是它已经不属于农场的了,已经被个人买断了………</b></h1> <h1><b><font color="#167efb">  这个小区的位置就是原农场加工厂所在的位置……当年那个在鹤立唯一的一栋楼房(加工车间)已经荡然无存了……(父亲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看到这里,满满的都是回忆)</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牌子的前方就是个鹤立镇,后面就是去老场部那条土道,左面就是去佳木斯的省级公路,去莲江口农场,就走这条路……马上前面就是新村……</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原鹤立河农场新村</font></b></h1> <h1><b>  新村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农场的造纸厂……造纸厂已经被荒废了,在绿色铁皮围栏内晒了很多玉米……已经没有以前那种辉煌……</b></h1> <h1><b>  这栋房子就在办公室的旁边是干什么的?我想不起来了。</b></h1> <h1><b>  这就是农场的办公室,红砖房依然保存的很好,可是现在已经做了家庭养殖场……(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的标语依然还保存在上面)</b></h1> <h1><font color="#010101"><b>  这是我们农场的标志性建筑~东方红会场……这里记载了我们儿时很多的记忆……我们在这里听英雄的报告会~忆苦思甜会~活学活用讲演会~农场文艺宣传队的文艺演出……但更吸引我们的是这里的电影~地雷战,地道战,侦察兵,卖花姑娘,从奴隶到将军,很多很多的新闻简报~记忆最深的是刘少奇访问印尼~当时叫批判电影~新闻纪录片,同音放映时加了很多批判的旁白~当王光美对那些雕塑赞美时~旁白会同音~不要脸,走资本主义的走狗……电影票我记得好像是五分钱(应该是学生票吧)哈哈,就是为了这五分钱的电影票,我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逃票……逃票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挡住检票员,后面一两个人溜进去……看了这个剧场很多儿时的记忆又浮现在眼前……东方红会场是所有鹤立河儿女的永不磨灭的记忆……一生一世无法忘记……</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会场只剩下了残壁,上面的房盖已经荡然无存了……</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很多年前喧闹的景象也只是记忆了……</font></b></h1><h1><br></h1> <h1><b><font color="#167efb">总场职工食堂,在总场下乡的知青,造纸厂工作的知青,永远不会忘记……喷香的大馒头,记忆最深的还是那白白的米饭~打米饭是用白铁皮打的一种圆梯形的勺子,圆圆的,上面大下面小,炊事员蘸上点水,把米饭打进去,记得应该是四两,六两的~扣在碗~哈哈!真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吃的小蛋糕的形状……不知在这个食堂用过餐的知青们是否记得?</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  说来也巧,正好碰到了租住在这里的住户~他说:这几年有很多人来看这个食堂,他还跟我说起了一件事(这个住户是租住在这里的)因为前面写有职工食堂的这道墙,常年失修,影响雨水的下排,去年夏天,他就想把这条墙拆掉,他找房主,还好房主是咱们的农场职工……房主说:这面墙绝对不能扒,因为很多知青都要回到这里来看看,拆掉了,就是拆掉了他们的记忆……后来房东帮着住户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这面墙打了几个排水孔,你把照片放大了看那几个被水浸湿的地方就是排水孔……</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还真得谢谢这个房东。</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以前职工住的住房,就在办公室前面,是谁家住的?你们自己看看吧!</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这栋房子保存得也不错</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职工医院的正面</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职工医院的后面</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这是去东大河的那条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这个就是我们以前上学的学校</font></b></h1> <h1><b>现在我们又回到了鹤立镇……</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这条就是鹤立镇的主要街道</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这就是鹤立百货商店</b></h1> <h1><b>这是去林业局的那条路,过了铁路口就是鹤立林业局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这条铁路就是去新华的方向</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这个方向就是去鹤立火车站站台的方向</font></b></h1> <h1><b>火车站的那个水塔,你们有记忆吧……</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这是火车站的月台</b></h1> <h3>火车站门前的休闲广场《英雄广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苏联红军烈士英雄纪念碑</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b></h1> <h1><b>裴治云~十二烈士纪念碑……这是重新立的,以前的这个纪念碑在食品厂的后面的荒地里……</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鹤立英雄广场全景</b></h1> <h1><b>鹤立中心小学,1966年,我就是在这里上的一年级。</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鹤立镇政府已从我们新场部对面搬到了这里</b></h1> <h1><b>这种茅草房有很多年历史,住户已经搬出去了,茅草房已经成了过去。</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鹤立镇高德地图来自网络)</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此相片来自网络)</font></b></h1> <h1><b>  裴治云(1893-1933),男,朝鲜族,中共党员。1932年4月,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牺牲时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br></b><b><br></b></h1><h1><h1><b>裴治云,1893年生,朝鲜族尚道义成郡人。1920年流亡中国东北,1927年定居萝北梧桐河村。1929年就读于梧桐河村的松东模范学校,并参加了减租减息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裴治云担任了梧桐河村农民协会会长,并领导了地下党组织的宣传队,在抗日斗争中他表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1932年4月,上级党组织任命他为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b></h1><b><h1><b><br></b></h1></b><h1><b>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他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积极创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汤原游击队。由于缺乏经验,游击队经历了第一、第二次建队的失败,但在失败面前他表现了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他总结经验,重整旗鼓。他派中共党员分别到各山林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争取其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在裴治云的领导下,到1933年秋,全县地下党组织就拥有208名中共党员,共建立8个区委、25个党支部,发展抗日救国会会员1400余人,汤原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日情绪十分高涨。同年中秋节,由于叛徒告密,裴治云和县委其他11名党员干部不幸被捕。关押期间,裴治云等人在敌人严刑拷打下,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十几天后,敌人将裴治云等几位革命者秘密活埋在鹤立镇宪兵队后院,裴治云牺牲时年仅40岁。</b></h1></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此相片来自网络)</font></b></h1> <h1><b>  鹤立岗这个地名就是居住在黑龙江省鹤立、鹤岗附近的年轻人现在也说不清楚这个名字的来历。鹤立和鹤岗的“鹤”字,在我的家乡发音为hao之四声,就是“浩”音。说到这个地名得先说说伪满时的鹤立县。<br></b><b>鹤立县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境东部。伪满始设县的建制,隶属三江省管辖。鹤立县,以鹤立河得名。清末,黑龙江总督、巡抚曾奏请于鹤立冈设置鹤冈县,隶属兴东道。虽拟“即设”,但人口稀少,未能成行。中华民国年间,鹤岗农、商代表联名呈请要求将“汤原之鹤岗镇分区设治”,黑龙江省政府以“库储空乏”,令复“暂从缓议”。东北沦陷后,1939年6月1日,伪满公布,“以三江省汤原县及萝北县区域之一部,设置鹤立县”,伪县公署驻鹤立镇,隶属三江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1945年12月,经合江省政府批准,将鹤立县所属兴山镇划出改设兴山市,由鹤立县领导。1946年4月,兴山市改由合江省管辖。同年9月,复将兴山市改由鹤立县领导。1947年2月,合江省政府于鹤立镇设立第四专员公署,将鹤立县及兴山市同时划归第四专区管辖。同年7月,撤销第四专区,鹤立县改由合江省管辖。1948年10月1日,合江省政府发布《布告》,经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将汤原、鹤立两县合并为汤原县。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b></h1> <h3><font color="#010101">(此相片来自网络)</font></h3> <h1><b>一个网友说:<br></b><b>我家1972年至1982年曾在鹤立居住过,那时的老人曾把鹤立叫做鹤立岗。在鹤立林业局公安局看守所的南边是关东军的一个司令部,典型的日式建筑,周围 种满了丁香花,春天时节花满枝头,花香四溢。那时居住在这个房子里的是合江林业管理局工程公司经理孙伟一家。大概1990年代鹤立林业局将这栋具有历史意 义的房子拆除了。 我小的时候,火车站附近还有很多日式房子,现在已看不见了,但火车站的主体至今还是照片中的这个建筑,我每次回东北时路过这里时都要留恋的凝视着它。照片 中的这两块碑我小的时候就没有看到过,大概是九三光复时被苏联红军推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攻打鹤立时,苏军死了一位军人,他的墓地和纪念碑就在这 个火车站的后面。我小的时候经常到这里玩耍,记忆非常深刻。 在鹤立岗的东北,就是现在新华发电厂位置是日军的军用机场,我小的时候飞机包保存的还很好,我们一干淘气的小伙伴经常到哪里捡子弹壳卖废铜。听老人讲,小 鬼子在时县县通飞机,那时还不相信,后来长大了发现很多县城附近都有飞机场,再后来我收藏过一本日军航空线路图,我相信了。当然县县通飞机肯定不是民航 了。 在鹤立镇内的一居民家的院内原来有一口井,那里曾活埋过12位抗日志士。 </b><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此相片来自网络)</font></b></h1> <h1><b>  后来当地政府在这口井边立了这么块碑。碑中的金成钢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李在德的母亲。李在德现居住在北京。这碑前的鲜花就是2007年李老和女儿到鹤立祭奠英灵时献的。因为这块碑立在居民院中,后来当地政府又在鹤立镇东边的鹤立河边建了一座纪念碑。 <br></b><b>这个纪念碑是建在农民的庄稼地里,因管理不善,2007年时已很破败了。加之这里距镇中心比较远,不方便纪念,于是汤原县政府又在鹤立火车站的东面建了一 个纪念十二烈士的纪念碑。鹤立火车站后广场的南面立过日军的“忠魂碑”,北面立有苏军的纪念碑,中间靠东立有中国抗日十二烈士纪念碑。 在即将结束这篇博文时,我在《军旗の周边》这本画册的第27页看到一段图说,大意是鹤立岗是佳木斯和兴山之间的一个火车站。是的,鹤立火车站距鹤岗和佳木斯之间的距离都是30公里。</b><b><br></b><b>如</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2018年3月27日</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鹤岗</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张海军制作)</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