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也许是您的不幸促成了我们的相遇。2018年2月27日,承载了太多不幸的您,又很幸运的遇到了我们——金华市人民医院骨科。在这里,我们每天偶遇相似的又不同的您太多,但每一个您我们都在细心呵护着,如家人又如朋友,只愿用我们的双手去支撑属于您的那片蓝天。</font></h3><div><br></div> <h3>图片中的奶奶姓何,今年80岁了,2年前因不慎跌倒致“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后来在市区一家医院就医,做了"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但术后右髋一直疼痛难忍,且发现右髋部有坚硬凸起物,每活动一下右下肢都会引起钻心的痛。经门诊拍片复查:结果为"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移位、失效"。经多家医院求医均因为何奶奶有诸多严重的基础疾病,全身情况差、再加上已是80岁高龄,手术风险高而求医无果。医生的放弃也使其家人渐渐失去了继续求医的信心,因此最终只能保守治疗。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何奶奶因右髋部疼痛和内固定物的移位凸起,不能下地行走,只能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限制右侧卧位、翻身困难,还曾发生过压疮,一切全靠81岁的老伴陆爷爷照顾。陆爷爷在长时间对老伴的照顾中,自学了导尿、肌注、插胃管等护理操作。原本有轻度抑郁症的何奶奶在两年痛不欲生的卧床过程中,看到老伴和家人受苦受累,常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情绪更加低落。近日,家人听别人介绍,人民医院骨科来了一位名医"曹扬"曹主任,大家都说他能妙手回春,治愈过无数个像她一样的高龄、复杂的患者,而且经曹主任手术过的患者效果都很好,几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行走。街头上的近似“神话般传说”又燃起了一家人对治疗、恢复活力的渴望,全家人感觉像是两年来的阴霾生活中有了一束光照亮了他们,但是何奶奶及其家人并不是抱很大的希望来到我院。 因为何奶奶高龄,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贫血、抑郁症”等病史,同时,右髋部骨折断端未愈合、畸形长达2年之久,手术治疗难度非常大,为了保证患者手术的成功和良好的预后,曹主任、陈有芬主任及其医疗组在老人入院后积极为其行各项检查,相关科室会诊、评估,同时进行输血、补充蛋白质等全身支持治疗,为手术做充分的准备。何奶奶因右髋部内植物凸出无法右侧卧位,每天进食量非常少,同时还伴随着呕吐、少尿,化验指标提示低蛋白、低血色素、肾功能不全等,护理这样的病人难度非常大,全科护士把何奶奶作为重点关注病人,当奶奶出现任何病情变化时,护士们都能及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并动态地观察其转归。</h3><div><br></div> <h3>这张图片是老人入院时右髋部图片,肉眼可见髋部畸形,内植物突出皮肤明显。</h3> <h3>术前股骨拍片报告</h3> <h3>通过13天充分且精心的术前准备,于2018-03-09在曹扬主任的主刀下顺利完成了"右髋原内固定拆除+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当何奶奶返回病房时,曹主任告诉何奶奶和家属手术非常成功且明天奶奶就可以开始下床了,全家人的喜悦难以言表。</h3><div><br></div> <h3>术后第二天双髋关节拍片报告</h3> <h3>第二天何奶奶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使用助行器下床活动</h3> <h3>转眼一周过去了,何奶奶即将出院。患者女儿因母亲终于能够下床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感到高兴。何奶奶的老伴陆爷爷说"其实就是怀着一点希望来的,想着这么多年都照顾下来了,照顾她一辈子我也认了。结果希望变成了现实,现在反而有些不习惯了。"在这简朴实在的话语中,字里行间透着喜悦。临行前,患者女儿写下了这份感谢信。</h3> <h3>今年以来,曹主任主刀的超高龄(≥80岁)膝、髋关节手术病例已有13例,其中不乏90岁的老年患者和在我科做过一侧膝髋手术后又再做另一侧的老病人。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全身评估,再加上精湛的技艺使得曹主任膝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下床时间基本控制在术后2天,真正做到了快速康复。曹主任说:有人觉得我们外科医生见得生老病死太多,我们就都应该已经习惯了冷血。其实我们永远怀着一颗对生命炙热的心,每一位患者对我们来说都不只是简单的护理和一台几小时的手术,而更多的是他们的未来。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我们手术台上的几个小时和护理来换取他们美好未来,让他们能够健全的在自己舞台上发光发热。</h3><div>好的外科医生就是优秀的内科医生加上一把手术刀!这是对优秀的骨科医生最好的诠释</div> <h3>其实每一位病人的康复历程,就像我们心里那颗责任之树的枝桠,从单一走向茂盛又随风而去,也许对于你们来说,只是为得到大树的暂时庇佑,而对于我们来说你们都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最后,愿我们能携手共同支撑起属于你们的那片蓝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