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的孩子

大个子 

<h1>  68年8月份,新城广场要修‘万岁宫’,建毛泽东塑像,新城大院的住户要全部搬迁。我们家搬到了小南门里的冰窖巷……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内的一间辅助审判厅。搬家,是我叫了7个大院的发小帮的忙,他们是:罗紫生,高涛,王西朗,王赵兴,王晓利,王阿平,王阿利。用的是借来的架子车,一共拉了15车!经过新城广场,北大街,钟楼,西大街,五星街,冰窖巷!浩浩荡荡,招摇过市,车上装满了破旧的家具,纸箱包裹,形同逃难一般,真情撒了一路……。</h1><h1> 1954年,我们家从南广济街55号,搬到了新城大院,一住就是十四年。相对独立的新城大院,百姓俗称皇城,是省政府机关办公的场所。当年,院内大都是成片的连排平房,1959年苏联援建的办公大楼,矗立在大院东西两边,与新城广场隔路相对,规整,大气,威严。中间是一个三门洞的大牌楼,平时由解放军战士值守。从中门进入,沿主路,经卫生所,小卖部,鲁迅图书馆,政府办公厅,过水池桥,踏上铺满鹅卵石的斜坡,就到了大院居中心位置的黄楼。黄楼,因其通体黄色而得名,它建于1927年,全楼由一座中国宫殿式建筑,和六座俄罗斯式亭子建筑,联袂而成,圆窗突兀,西洋格调,浑然大气,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美韵天成。1936年12月12日,因张学良、楊虎城在此发动西安事变,羁押蒋介石,逼蒋抗日而闻名遐迩。黄楼后边是一座假山,气势秀美,乱石嵯峨,幽雅景致,上边还搭建了两个风格迥异的小亭。我和发小们经常在那里爬上溜下,追逐躲藏,游玩嘻耍。那里风清人静,景致高雅,让人流连忘返,惬意舒心。紧靠西边的省长院内,几棟宽厚高大的独栋大宅,错落有致,高大的榆树,枝叶茂盛,遮天蔽日,每当傍晚时分,鸦鹊成群,聒噪嬉闹,别有一番情趣。那年月,我们经常在东西办公大楼顶上望风景,那可是西安市城内外少有的高层建筑。每得空闲,我们就跑到楼顶上,开始自己的游戏,随心所欲,忘了时间。站在楼顶,环望四周,天地人街,尽收眼底!置身其中,时间好像静止了一般。春天里,我们放风筝,极目远眺线牵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我们往楼下扔飞标,飘‘炸弹’,看谁飘的时间长,飞得远……。那时,放眼望去,城内高楼甚少,绝无雾霾,大雁塔似近在咫尺,南山在蓝天的衬映下,呈现出葱翠绿篮的景致,峰峦叠彰,山脊和沟壑清晰可见,犹如一副针织的彩色挂毯,悬挂在不远的天边,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h1><h1> 我在大院里,来往比较多的,有这么几家人: </h1><h1> 民政厅副厅长秦武山家,是我们家的近邻,秦是行武出身,平时爱戴个石头墨镜,着一身白色的绸装,手里好拿把扇子,走路急急火火,悠哉悠哉的。家里长年雇了一个保姆,三餐要送到上房里,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为此作派,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挨批,遭了不少罪!家里六个孩子,年龄挨得近,秦燕,虎虎,小燕,三毛,二虎,小女子,个个生龙活虎,玩性十足,轮番生事,精彩纷呈,话题不断。全家挤在一间大屋子里,睡通铺,吃大锅饭,日子过得紧紧活活的,孩子们的食宿作息,严格参照部队的管理办法,鸣哨为号,不得提前滞后,饭食定量,量入为出。秦在55年军队授衔时,为大校军衔,后随部队成建制转业地方工作。每年夏天,家里都要把他兰色的军礼服拿出来晒一晒,肩领章金光闪闪的,我们都好奇的要上前摸一摸,是稀罕物,议论议论,羡慕之极! </h1><h1> 民政厅长何侠家,住在一排的邻居。何是1964年从东北沈阳调来陕西的,时年45岁,行政8级,这在陕西是不多见的。听父亲说,东北解放的早,干部任职也早,定级时普遍比西北地区的干部要高一些。何在解放前,曾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当过秘书。何脾气大,要求部下非常严格,有时训斥在当面。一次,我就看见他站在院子里翻看文件,一边看,一边训斥站在一边的干部,说‘这都写了些啥嘛!’,满脸的不屑,并将文件直接摔到了地上,叫干部拿回去重写!我把看到的告诉了父亲,父亲说他对下级要求太高,会让人接受不了的。文革中,他在机关被批斗的最早,也最厉害!我就见过多次!受了罪了!亏得他身体好,撑得住!由于家里大人都上班,家境宽裕,雇有保姆,吃的也比较讲究,他们家吃鸡蛋不吃鸡蛋黄,都喂了鸡了!我当时感到非常吃惊,不理解,那么好的东西,觉得太可惜了。三个孩子,何燕,何东,何小燕,从小都是胖乎乎的,聪明,大气,学习好,懂得多,成熟早,同龄人中,个个小大人一个。 </h1><h1> 公安厅副厅长高步林家,五个孩子,老大韩生,老高二,赶上了文革,彻底给耽误了,记得他学吹笛子,下的功夫不少,可吐气不匀,老不成调,或许是没高人指点,只能是自己瞎琢磨。老二小秦,高我一级,少年老成,见人就笑,乐观,活繁,助人,和善,与众不同,善于表现,联系广泛,朋友居多。老三小渭,猴精,细巧,活络,搞笑,玩的刁钻,诸如扇包子,踢毽子,嘣弹球,精到,舍得下功夫。老四镐生,粗线条,乐消遥,憨厚,直白,真诚,皮实,随大流,参与性强,干什么事都少不了他。老五亚红,家里的掌上明珠,聪明伶俐,活泼上进。他们和我的兄弟姊妹是同龄人,脾气相同,无话不说,熟门熟户,经常来往,他们家成了我们一群娃们的活动据点,几乎天天见面。我们想方设法,玩遍噱头,打发了大段的休闲时间。相同的境遇,共同的感受,让我们聚在一起,乱中取乐,聊以自慰,少了烦恼,成全了难得的年少的欢愉。 </h1><h1> 公安厅副厅长王健家,65年从北京转来,家里四个活宝,老大王赵兴,心细勤勉,娃娃头儿,有条不紊,动手能力强,做饭的一把好手。有点姑娘气儿,腼腆,是个有心人,明白人,实诚人。记得他喉咙里老是有痰,不时哼哼哈哈的,很有震撼力、节奏感。农村插队时,我们就在一起,睡一张床,吃一锅饭,干一样的活,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老二小秋,聪明伶俐,说话刻薄,刁钻,有心计,特有主意,好独往独来,标新立异,干出的事儿,一般人都想不来。记得一年夏天,天特别热,外边的石桌被太阳晒得滚烫滚烫的!我们几个在阴凉处闲聊,说气温肯定有40度!小秋诡秘的一笑,嘴里蹦出来个50度!大家都说不可能,他一脸认真,坚持己见,执意打赌!为了验证他的正确,他回家拿了个体温表,直接放在石桌上面,不出一分钟,温度计就爆了!我们愕然!这咋给家里交待么!小秋怂管,自己笃定,比什么都重要!老三小利,俊俏模样,绵花糖性格,心善执着,不紧不慢,有条有理,就爱跟我一起玩,比我弟都走的近乎!记得67年,我突然对鸽子产生了兴趣,决定养几只玩一玩。我和小利一起去玉祥门外城河边上的鸽市,让他帮我挑鸽子。在他的参谋下,买了一只雄性的血眼虎头,一只雌性的凤冠两头黑,小利幽默的说,给他们配个对儿,也好有个后什么的。为了鸽子的吃食,我俩想了不少办法,小利不少从家里偷拿大米,绿豆!为此,我真为小利担心,就那么点口粮,若被家里发现了,那可如何是好?老四小燕,活泼可爱,好人前人后,即使发现哥哥们作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她从来不告状,但笑不语。我们在一起,特对脾气,经常搞些恶作剧,丰富了我们的想像,充实了童趣,把美好的瞬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h1><h1> 公安厅一处长王维明家,家住新城东楼家属院一楼西头,家里五个孩子: 老大书朗,性情直爽,说话直白,干练,厚道,办事不拖泥带水,讲究克里马擦,说话不转弯抹角,话丑理端,是个热心人,性情中人。老二西朗,是我小学六年的同学,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来往频繁,下乡插队也在一起。记得他出工最多,平时老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旧衣服,整天嘻嘻哈哈,心态平和,乐观向上,快人快语,敦厚善良。可惜身体不好,在农村时,他干活特别卖力,发现他流出的汗水接近于奶水色,和别人不一样,感到特别奇怪!当年,我们都太年轻,啥都不懂!不知道照顾自己,关心别人!没过几年,西朗就罹患重病,经久不治,英年早逝,痛失好友 ,可叹可惜。老三莉娜,老四莉达,老五莉迦,个个腼腆多姿,礼貌孝贤,寛厚待人,好学勤勉,都是好人家!我打小就十分好奇,他们家的孩子,怎么起得都是苏联人的名字,觉得有创意,蛮洋气,挺时髦的。 </h1><h1> 民委副主任王徐明家,是多年的邻居,家里五个孩子,老大阿敏,喜好艺术,一副学者风范,长得特像课本彩页上的方志敏。长大以后,果然从事了艺术行当,一路走来,且小有名气。老二阿峰,一看就是个倔头,憨厚,敦实,有力。下乡插队,自筹自划,独往独来,独辟蹊径,另样人生。老三阿平,多才多艺,踏踏实实,能歌善舞,为人宽厚,助人为乐。经常爱捣鼓个小玩意儿,对什么都感兴趣。记得小时候,为了斗蛐蛐儿,找到好的品种,他不辞劳苦,转遍新城,专找老墙根儿,没人去的地方,长时间的蹲守,悉听,翻寻,挑灯夜战,扑捉相中的猎物。他找到的蟋蟀,个大,力足,全须全剪,黑宽透亮,战斗力强,且大将、二将,梯次配备,打败全新城没对手!别人想问其出处,他还不轻易露底儿,好拿一手!玩都能耍出花子来,我特佩服他!老四阿利,敦厚持重,闷声闷气,好学向上,不耻下问,是个有心人。记得有一段,阿利讲话特别讲究用成语,几乎三句话里就蹦出来一个成语,有时词不达意,完全不是那个意思,叫人贻笑大方,笑得肚子疼!阿利却不以为然,依然故我,我行我素,自我历练,点滴累积,终有收获。老五小楠,小女子,家里的爱窝窝,可惜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走路不方便,让家里人为此操了一辈子的心! </h1><h1> 直属党委副书记罗义家,家里三个孩子,老大紫生,老二健生,老三明明。印象中,家教严,管束紧。紫生和我是同班同学,平时走得近,经常在一起玩,但不管再疯再嗨,只要他母亲来到现场,立马收拾整装,随母回家。文革中,局势较乱,可能出于对子女的关切,他母亲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几乎每天下午,都准时出现在我们玩的现场,伫立旁观,这在我们当中,绝无仅有!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生成了一个固定的画面,无法磨灭,可见印象至深!紫生是我们几个发小当中,谈恋爱和结婚最早的,在我们对异性还懵懵懂懂,不明事理,云里雾里的时候,人家就已经爱的风声水起了。无意中,也算是给我们敲了边鼓,作了引领,提醒我们,瓜熟蒂落,该张罗了。 </h1><h1> 统计局副局长陈仲明家,文革中也住在新城大院,后搬到东十一道巷,是多年的门对门的邻居。家里五个孩子,小燕,小西,广济,小平,小安。和我弟妹,年龄相仿,来往无间。老大小燕,少小离家,自顾自怜,让家貼补操心不少。小西和我下乡插队在一个队,有心机,主心骨,少年老成,爱出头,好揽闲事,俨然一副当家、领头做派。广济倔强,心善,平和,助人,勤勉。小平勤快,顾家,贤孝,大气,乐观。小安心细,沉稳,有数,规矩,活繁。记得80年代初,我家里新买了彩色电视机,他家姊妹几个,几乎天天来我家看电视,什么《加里森敢死队》,《排球女将》,《大西洋海底来人》……,有说有笑,打打闹闹,叽叽喳喳,特别有趣!</h1><h1> 新城大院里的孩子,现在还能记得住的还有: 李静波、胡克南、冯小平、白玮、白生、白蓉、安宁、安欣、高小明、高小安、高小群、尚小英、尚小军、煤球、焦萝卜、安娃、明子、智娃、高西庆、包蛋、张辛、健健、余小方、刘镐民、王小平、楊惠林、董援朝……</h1><h1> 可以这么讲,68年下乡插队以前,我就是在新城大院里,和这一帮子年龄相仿的同伴,一起度过了大段年少轻狂的日子,回味隽永,历历在目,刻骨铭心。特别是文革初期,家家户户都受到了冲击,大家共赴磨难,同病相怜,抱团取暖,互助友爱,那些曾经发生和经历过的大小事件,就像过电影一样,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成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穿越时空,旷世永存……。感谢我的记忆里一直有你!守望,不扰却关注,远离,不弃却挂牵!你们是上天眷顾给我的第一股人脉、社会关系,也是懂得与我分享荣辱酸甜的发小,而今,又是一起步入黄昏暮年的知己伙伴。无论你现在身处何方,我都真诚的祝福你: 快乐当下,愉悦身心,健康长寿,活出异样的精彩!</h1><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省政府大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省政府北门</span></p> <p class="ql-block">2011年秦武山的后代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