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天来了,带来了鲜花,带来了所有的美。。。。于是,很多的文人想尽一切办法,试图留住那些瞬间、留住那些美好,于是便有了很多插花的花插,木质的、瓷器的,把美丽的大自然顺进了书房、顺到了案头。</h3> <h3>常常看到那些有着长长的镜头的相机,拍照的人,一付很专业的样子,咔嚓咔嚓地按着炫耀,有木有装B的呢?我不知道,但是,确实蛮让我嫉妒的,只是我不懂,只会用我这破手机认认真真地瞎拍。。。。</h3> <h3>有虚有实,不光只是摄影有这要求,所有的美,都会有一个主题,其余的,只是烘托。。。。有绽放中的花芯,我以为是必须得有蓓蕾去映衬的!</h3> <h3>这对儿黄釉花插,清中期,再严格地区分的话,应该在乾嘉年间,其实不高,第一张图我特意用了一盒烟来做参照物,这样比较具像。小口,直颈,塌扁腹,圈足。从比例看,直颈不光直,还高,这种型制,比圆鼓鼓的腹部,显然要唯美得多,拉起、下塌,不止是为了稳固,更美的就是协调,有视觉冲击效果!釉很滋润,油油的,让人忍不住地直流口水。。。。</h3> <h3>最早的时候,我只喜欢青花,对单色釉没有很深的印象,后来接触了很美的德化牙白,又看过了特别柔和淡雅的宋龙泉青瓷,真的有震撼到半昏迷的。。。。。坦率地说,黄釉,要比霁红釉更美,我不是太喜欢太过的晕眩!</h3> <h3>这样的"塌",有点儿"肥肥"的感觉,我突然想起了可爱到萌的摇摇摆摆的那些鸭子的蹼,为什么"蹼"这个字里面会加一个"美"呢?</h3> <h3>这张图片的颈部有着明显的开片,事实上,你细细看,清早期的釉,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开片,有的很精湛的还故意做成大小不同的开片,大器小开片,小器大开片,源于自然,而超乎自然!</h3> <h3>毕竟局限于整体的高度,俯瞰,颈部还是不够颀长,起码我是偏于喜欢大长腿的!</h3> <h3>口部有一点儿小瑕疵,不是那种刻意的わび さび。</h3> <h3>圈足,浑圆修切,涩胎,底部蛤蜊光,傻开门的!</h3> <h3>只是实在拍不出来那种蛤蜊光的效果,可能手机柴吧,有钱了换个好的,但是,鸡心却一眼凸起。</h3> <h3>In fact ,早先的文人,书房里是少不了花插插花的,无论是瓷器的抑或柞榛紫檀的,用以寄托情怀和抒发感慨,至于后来日本人光大了更全面、更丰富的花道,实在是有点儿僭越了主次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