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昨晚睡前窗户没有完全关闭,风还是从缝隙间钻进来,风里掺和着雨星,清凉的感觉。闹铃没用上,正常都是虚设,无非想妄想自己能睡过头一回。早早醒来,闭着眼听外面簌簌的雨声,心里还犯嘀咕,要不要临时改变主意。披衣,脸贴近窗户,手指轻轻划过,外面雨扯不断。头天晚上和大雁约好,五点四十分左右在楼下会面,匆匆洗漱,背起装满吃的行囊,前往第一个汇合处_大润发门口。等我们到时,大巴早已在那等候,同行的陆续赶来,雨也渐大。原定六点出发延迟二十分钟。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蒙山会馆。蒙山会馆处,分成两拨:年轻力壮的从山脚向上爬,导游说最多也只能到达雨王庙。我,栋栋一家,四世同堂,小梅子等选择了先坐车再爬山,缆车行至雨王庙。其实,在我看来,就是破破烂烂,南来北往的信客多了,自然就出了名。庙中所祀主神雨王,是蒙山地区专祀的司雨神灵。传说最多的雨王是神农时代的一位雨师赤松子。看来这位神仙对蒙山情有独钟,很早便来到这里,保护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安乐。因为是雨天,加上空气湿度较大,再加上身处其中,感觉仙气氤氲。从雨王庙出来,我们开始登山。木栈桥很陡,一开始我还是不用扶着一边的围栏,一个小时过后,渐感体力不支,幸亏有雾,看不清下方,要不然,有恐高症的我无论是不敢再往前迈进了。也许是刚刚下雨的缘故,温度不冷不热,让人觉得很舒适。风穿过林间,微微作响,清雅而幽静,如此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真是幸运。行走在雨水充足的天气里,山道里空濛,偶尔,丛林中会有水滴落入颈中,清清凉凉的。隐居山中,与花虫鸟木为伴,不闻凡间的世事,放空自己,忘却一切,那是一种怎样的快乐!</div><div> 登上一个个山尖,我们老以为是顶峰,导游不会告诉我们还要走多长时间,或是有多远,总是说快了,快了。其实,真正给我力量的是同行的两个小宝贝,三四岁,还有一小宝贝的太爷爷。小宝贝和他的太爷爷一前一后,小家伙欢呼雀跃,老太爷也很健步,偶尔,太爷爷还会引逗重孙子,说回家喝两盅。一路欢歌一路语,撵走了一丝疲惫。两个小宝贝全程没有让爸爸妈妈抱一下。让我们这些大人都自愧不如。历经近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山的最高处。那一刻,真的体会到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什么。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我也体验了一把“小鲁”的感觉。栋栋给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地歇息一会儿。也在这时,偶见一人,相似度竟是那么高,在他乡遇见,在千万旅人中遇见,那种温暖的感觉不由升起,刚刚想轻问一句:你也在这里吗?那人说话了,不是宿迁口音,是我视觉出了问题,呵呵呵。。。歇息的时间不能太久,要趁着还有股热情,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青石板路多,好在路面是故意凿过,不是太滑。即便是这样,小导游还是轻轻牵着我的手。也许是感觉我年龄大,也许是感觉我太瘦弱,或许更是想鼓励我。我们一起走完几道较陡的山路。绕一圈,最终回到雨王庙。选择索道下山。回头看看我走过的路,真是历史性的突破,成功的挑战了自我。</div><div> 等到达会馆处,集合准备回来,这时,天已经完全放晴了,耳边似乎响起了那沂蒙小调:“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那个)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