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环节一:校级研究课展示环节</h3> <h3>通过复习提问:你掌握了多少,巩固复习已学知识,了解学生对以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引出本节的教学。</h3> <h3>学生经历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h3> <h3>教师巡视指导</h3> <h3>听课教师参与课堂活动</h3> <h3>环节二:生物学科学科素养落位课堂微讲座</h3> <h3>环节三,交流研讨,畅所欲谈</h3> <h3>杨老师站在学科的高度上,将此节课的拓展深化引入了高潮。</h3> <h3>朱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教研,并给与了指导性建议:<h3>1、课堂跳出知识层面,加强与生活、生命的联系,加强研究力度。</h3><h3>2、加强小结,做结构图。</h3></h3> <h3>活动四:反思提升</h3> <h3>张妍老师反思:<h3> 郝薇薇老师在本节课很好的落实了生物学科素养,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实验入手,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时间观念强,每一个环节安排合理。</h3><h3>建议:</h3><h3> 1、关注细节,视屏的播放要全屏。</h3><h3> 2、语言的描述要准确,加强对比。</h3></h3> <h3>高东星老师反思:郝薇薇老师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实验效果突出,ppt课件制作精良,对学生评价及时,板书注重多色笔的运用,在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上有一定体现。<h3>建议1,ppt课件字体颜色可以增强对比,方便后排同学观看。</h3><h3>建议2,适当多对学生一对一提问</h3></h3> <h3>赵宗生老师反思:郝微微老师的课: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看到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很慢,血细胞单行通过,学生有兴趣,一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最后把主要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更直观具体。对于实验工具的使用要求,让学生说一说就更好了。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多鼓励。</h3> <h3>李玉兰老师反思:郝薇薇老师的课,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内容紧凑,课堂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分组实验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教师巡视注意引导。整个课堂任务布置及时间要求明确具体。建议:ppt注意字体的清晰度。视频播放应放大点,就更好了。</h3> <h3>周会伶老师反思:郝微微老师的课: 课堂气氛活跃,实验效果突出,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学生很有兴趣,一节课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真正落位于课堂。<h3>建议:教材可以进一步在深度上挖掘,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语言上进一步规范使用。</h3></h3> <h3>郝薇薇老师《血管》作课反思<h3>2018年3月22日,我做了一堂关于《血管》的公开课,通过备课、上课、评课,我对于如何打造优质课堂有了几点简单的反思:</h3><h3>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h3><h3>有一位哲人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忘却了在学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在课堂上,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教材并完成学案的相应任务,在学生进行学案书写时,进行全班的巡视,及时了解全班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学案完成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注重从对话式教学转变为任务式教学,对学生进行规定时间内自主学习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中避免学生整体回答问题,而是以点对点的方式回答相应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个别学生的掌握知识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发生。上课过程中,我倡导用双色笔记笔记,我在板书的书写上也选择用多色笔进行重点的标注,避免了学生在上课的学习过程中视觉的疲劳,能够更容易的抓到学习的重点知识。课堂上,我经常强调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和习惯;写字要注意工整。力求学生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养成良好的习惯。 </h3><h3>二、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h3><h3>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所以,实验教学就成了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生物科学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因此,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在帮助学生确定实验目标后,有计划的开展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实验兴趣,从学生的日常观察入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在实验课中,实验课的完成基于观察以及操作,尤其是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科学观察,明确观察的目标,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在保证观察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课上培养学生爱护学校的实验设备、正确的进行显微镜的操作。因为本节课的实验材料是活的小鱼,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轻拿轻放,完成实验后一定要及时放入水中。保护好这些小生命的爱心教育。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物实验,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一个同学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同组的学生来帮忙,让学生树立一种团队意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鼓励表扬优秀的个人和小组,可以促进其他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督促,不断进步。在学习一些有难度的知识时,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和研究,交流看法,也能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交流表达能力。</h3><h3>三、 巧妙设置问题,使课堂如行云流水。</h3><h3>好的问题犹如一粒粒珍珠,经过教师的穿针引线可以使一堂课成为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使课堂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也能启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考,经过思考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我在课堂上设置了很多问题,层次也各不相同,在找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关注到了层次的问题。而且对于学生回答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较为关注。</h3><h3>以上几点是我作课的体会和反思,在作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不足,例如视频播放没有全屏影响了后面学生的观看、知识问题挖掘上面不够深度等。“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授课生涯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多作课,多反思,争取打造优质的课堂。</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