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厂区,我们心中的痛……随州行之四

刘敏文

<h3>有谁知道我们缫丝厂的历史吗?这个问题我问过几个人,这一次得到了释然。1959年这个厂就有了,当时叫榨蚕丝厂,1964年原来在武昌徐家棚的一个缫丝厂搬到这里,与它合并,称为随县缫丝厂。它是当时随县6个县团级的国有企业,曾经有它辉煌灿烂的一页,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应该是它鼎盛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以及各种复杂的个体因素,原来随县6大国有企业都走向衰落和凋零……,成为共和国发展过程中苦涩辛酸的一滴眼泪,以致于当我按下相机快门时,食指都在微微颤抖…… </h3> <h3>曾经热闹喧嚣的厂区主路</h3> <h3>路两侧的杉树成为厂区历史的见证,其他都在凋零,唯有它,象卫士一样挺直腰板茁壮的成长</h3> <h3>厂区茧包仓库</h3> <h3>当年温馨舒适的院子</h3> <h3>一些有身份的人才能住在这里</h3> <h3>70年代初的食堂,后来改成幼儿园</h3> <h3>选茧车间</h3> <h3>高耸的水塔,缫丝厂的标志性建筑,当年从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h3> <h3>这里是早期的锅炉房和澡堂、开水房</h3> <h3>当年颇具规模的主要车间——繅丝车间</h3> <h3>煮茧车间,煮茧是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活</h3> <h3>当年的选茧车间</h3> <h3>36家家属楼,当时也是比较好的住房</h3> <h3>毌子宿舍,女工们怀孕后可以分到一间大约9平米的单间宿舍</h3> <h3>工厂职工子弟学校,很多厂二代在这里接受了初期教育,感谢在这里辛勤耕耘的园丁们</h3> <h3>张超群告诉我,这里是当年搞氨基酸的地方</h3> <h3>当时的厂办公楼,也是权力科室和管理人员办公的地方</h3> <h3>厂区大门,上下班的工人都会急着通过这里</h3> <h3>锅炉房,几台锅炉日日夜夜都喷着橘红色的火焰,为缫丝机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h3> <h3>这是三连的集体宿舍,前几年毁于一场大火</h3> <h3>二连的集体宿舍仍在,只是不能住人了</h3> <h3>由于我离开厂里比较早,对厂区建筑不是太熟,由我来拍摄和解释极不合适,这里急就而成,很抱歉了……。这里借用远在深圳的田明旺厂长一段话:它唤起了我们对往事的回忆,昔日国有企业的灿烂辉煌,无数企业职工的无私奉献,为共和国今天的進步繁荣奠定了基础,历史是不会忘记的!祖国是不会忘记的!一些省直大厂在社会变革中相继凋怜失落,不少企业职工至今在留守中的困难处境令人深思?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工厂远去了,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却永远藏在自已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曾经为共和国的发展進步奉献了青春和生命的人们!向至今还留守在老厂的父老乡亲致敬!问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