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碑正名捐款活动隨筆

八师一兵梁鲁生

<h3>  3月21日,参加广州战友聚会的外地战友,纷纷捐款。捐款总额23522元。镌碑正名捐款活动,正式启动。</h3><div> 短短的四天,捐款活动,在八师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展开。</div> <h3>  广州战友聚会期间,10位兵二代,魏红,刘捷英,陈泽艳,李军,李伟,曹爱玲,曹爱华,曹爱敏,曹津跃,赵宁芬,无一例外,参加捐款。10人捐款总额4300多元。他们都是八师老首长的后代。魏红是魏师长(后升任空四军付军长)的女儿。她也是一位老兵。刘捷英,是刘师长的儿子。</h3> <h3>  李克战友,去年去世。生前,他积极参与编辑“高炮情"这一图文并茂的八师简史画册。他首开“八师老战友请进"贴吧。并精心创作“高炮八师,威武之师"会标。这一会标,现已成为八师众多战友聚会的通用会标。他虽已去世,但父志女承。他的女儿李星,在大会上,向广州战友会捐献愛心基金10000元。这一义举,是广州战友聚会期间最令人感动的一幕!</h3> <h3>  镌碑正名捐款活动中,湧现了不少感人事迹。</h3><div> 鲁文化,曾任22团3连指导员。高龄80多岁。他获悉捐款消息后,委托孩子给吴江深战友发微信,“吴叔叔:我把您在微信上为抗美援越而牺牲的战友镌碑正名的信息给他讲了,他很感动。他让我给您转去500元钱,让您代表他捐给这次义举,略表他对烈士的怀念!我用微信给您转账,请您查收。鲁阳拜托!"。</div><div> 22团9連的捐款名单中,出现了余继富,余继富的夫人,付保波的儿子。军嫂,孩子都投入到这一义举活动中。</div><div> 捐款金额固然重要,但捐款的普遍性更重要。普遍性即已捐款人数占群内总人数的百分比。举全师之力的重要意义是:八师军魂,永远在八师每个战友的心中延续。</div><div> 抓好捐款的普遍性,就能实现镌碑正名这一义举的目的。</div><div> 战士们的语言总是朴实的:“各位战友们,大家好!为了我们八师的英烈,咱们少抽两包烟,少喝1瓶酒,好吗?“</div><div> </div><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