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后记<br></h3><div> 青藏高原骑行归来高中同窗同学王素红设宴为我接风洗尘,骑行归来斩获颇丰啥时想起啥时都香气扑鼻,饭菜与精神的余香一直在持久的绵延。 </div><div> 尊敬的恩师刘兆俭老师现场为学生展示所提藏头诗对开墨宝: </div><div>凭智慧单骑跃进神奇大陆,</div><div>借真功一路征服雪域峰岩。</div><div> 这是我精神上的两大收获,其一,契而不舍排除万难到达高山圣殿;其二,精神也成功到达历史新高度并收获永久值得珍藏的纪念。这是满汉全席式的精神盛宴大餐。感谢刘老师所赐墨宝;感谢王素红同学的盛情;感谢百忙中抽时间参与的同学。</div> <h3>恩师提赠墨宝</h3> <p class="ql-block"> 我是行者,一个想骑行游走四方的行者,凭着自己的信念、顽强、执着与不屈的努力,以单骑的身份向拉萨行进。</p><p class="ql-block"> 虽以极虔诚的心向圣地前行却取不回真经,但我感觉自己又取回了“真经”,历练与整个骑行行程的经历过程,就是“真经”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每次观看骑行游记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所经历的事都恍如昨日发生历历在目。经过不断的充实与回忆;经过不断修修补补的记忆,西藏骑行游记终于完成。</p><p class="ql-block"> 路上的缘分是你必须在路上,不是有了同行者才上路才能遇见,而是因为你在路上了才会有同行者才可能遇见缘分。</p><p class="ql-block"> 有了记忆的旅程就像有了财富一样,成为精神富有者,无需天天与人念叨而终生受益。</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轻装间从的骑行,驼着家的旅行就显得远路无轻担,骑行的沉重与艰难、劳累与辛苦、无奈和执着、孤独与幸福、安全与露宿靠大脑是想象不来有多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圣地天堂、高山圣殿是有人磕长头去的地方;是有人徒步走过去的地方;是有人骑单车去的地方;是有人开着摩托去的地方;是有人开着各种汽车去的地方;是有人坐火车、坐飞机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里具有无限的魔力与神奇、想象与期待。它与我的直线距离、海拔距离、心理距离都有些远、有些高、有些未知,但这恰恰是我所期待的和想遇见的。</p><p class="ql-block"> 我今生今世都会记住一段历史:2014年的夏天我是单人独骑穿着冲锋衣、冲锋裤携带帐篷在青藏高原;在高原的天路上度过的夏天。</p><p class="ql-block"> 骑行回来有一次QQ聊天,有骑友说:“他有一个朋友骑行川藏线、青藏线共用了78天时间,回到家在客厅里支了个帐篷在里面睡觉而不睡床”。我看了后回复说:“特能理解”。</p><p class="ql-block"> 他说:“你也睡帐篷吗?”我答:“外出实际骑行43天,睡帐篷只有20天,功夫还不到差远了,所以回到家只能睡床了”。</p><p class="ql-block"> </p> <h3>王素红与恩师(所题将进酒)展示墨宝</h3> <h3> 中国式的阿拉伯“女性”装束</h3> <p class="ql-block"> 为防高原强光辐射、防阳光下的紫外线照射,把我自己装扮的像个中国式的阿拉伯女性,从身材、个头能看出男女和健康但又看不见尊容。 </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许多磨难,再也不会对生活有所抱怨,不会再有比骑行经历中遇到的糟糕事更糟糕的事了。 </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专业作家,只是个业余文学、摄影、骑行爱好者。只是自己经历了一些别人没有经历的生活,又想给自己留些念想,还想自己的经历或许对别的同样爱好的人有所帮助。 </p><p class="ql-block"> 所以,自己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个规矩、也没个讲究,看着有些乱;有些没章法。</p><p class="ql-block"> 但这毕竟是我自己经历和体会的,是真实、自然、和谐的体现,无任何弄虚作假、追求功利之做法。 </p><p class="ql-block"> 只有当我感觉到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才有资格和底气去冒舍弃生命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骑行高原的成功和你骑行的快慢关系不大,和你持续耐久、锲而不舍的执着骑行距离成正比。 </p><p class="ql-block"> 善良是挂在人心底里的一轮澄澈的明月,它照亮的是一群人的天空,但也有明月照不到的另一些人。</p><p class="ql-block"> 有阳光必有阴影。遇见善良你就享受自己的善缘,遇见不善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安慰好自己接着修行。</p><p class="ql-block"> 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情心,茫茫人海不都是慈善和真诚所在。世间阳光普照但还是有光线照射不到的阴影,阴影里的那些人是不善的,他们只能在世间的阴影里生活。 </p><p class="ql-block"> 帮助人是一种崇高,是在行善事积功德,无论有无信仰生活都应该是人本性的真实流露和表达。</p><p class="ql-block"> 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善待他人是境界的崇高,体谅艰难之人的艰辛。随时伸出援手相助,是难能可贵的精神境界所在,是一种包容万物生命的胸怀,是人性真实的流露与表达。</p><p class="ql-block"> 人的思想和意识都负荷着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些能量会透过具体表现形式实现最大的自我。骑行中表现出来的自我能量,就是通过具体的蹬踏才使向往转化为行为和里程,才能实现目标的征程与到达。 </p><p class="ql-block"> 骑行中微信圈里的亲们发自内心的肯定与赞叹的话语,在我观看了之后转换成了骑行动力,鞭策着让我不至于中途灰心、放弃,而是直奔目标的彼岸。 征途中我感动于沿途静美的一幕幕人工调色,让幸福与归属感就此长长驻足。</p><p class="ql-block"> 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明白生命是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就该趁早去做,抓紧时机在“保质期”内出发。 </p><p class="ql-block"> 出发了就明白许多事物其实是悄悄地在你的视线之外进行。好在自己处在太平盛世,淳朴善良不分民族无处不在,是每个行者值得珍惜和庆幸的,也是普通百姓值得珍惜的。 </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行者,我渴望成为行者,适应自然生存法则,不是为快乐而寻找一个借口。</p><p class="ql-block"> 人生可以把头昂起、挺起脊梁扫一眼晴空的太阳,看看夜空盈缺的月亮,生活会多了很多情趣。 </p><p class="ql-block"> 自然中骑行我只是在尽量的体验,同时顺便在寻找有缘与我相遇的一切,找到了遇见了就是一种缘分一种情,行者需要缘分;我理解缘分更珍惜缘分。钱钟书说:“知道鸡蛋好吃就行,何必要知道母鸡长得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有朋友问我:“这一路骑烂了几辆自行车,”我说:“还敢骑烂几辆自行车 ,一辆都快要我命了。</p><p class="ql-block"> 根本没有后勤保障的骑行,走成我这样已经很幸运、非常幸运了。平时我也就是调整一下车闸闸皮变一变调速器,皮刹的自行车骑到我这个境界真是胆大包天。</p><p class="ql-block"> 光是我就听说了几次皮刹自行车,长距离连续下坡出过几次事故。高速滑行中紧急刹车把刹车闸皮蹭飞,造成自行车失控摔死摔伤的大有人在;还有频繁使用车闸致使皮刹过热成粉末状黏在闸皮上起不到刹车作用;还有就是频繁使用皮刹致其磨损的没有了,没检查就没发现致使自行车失控。其实,仔细分析原因归根结底就是车速过高刹车太晚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不光是皮刹同样是碟刹的自行车也会因刹车失控出事故。主要表现在长距离弯道下坡多,用闸太多车闸和碟片硬碰硬的高速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急剧升高致使质量差的自行车碟刹硬质合金软化,最后抱不住车闸使自行车失控出事。</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事故归根结底的原因都是人为操作失误,不能因为看见下坡路就忘乎所以,一切的下坡都要提前将车闸处于待发状态,渐进式刹车轻轻的带闸减速控制车速。</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结果是闸皮不会剧烈磨损,还可以控制车速,使安全骑行得到更好的保障。我这皮刹自行车已经算是古董级的,绝大多数自行车都是碟刹,灵敏度高、耐用理论上比皮刹好。</p><p class="ql-block"> 一旦出现车速失控绝不能过于恐慌,那样会六神无主没了主意,出于条件反射的自保也必须将自行车停下,通常旁边有其它的路出现看清是上坡路直接要拐上去。还有就是一侧是山另一侧是河或悬崖时,必需选择撞山或撞坡为了生命别无选择,而且要在刚失控的时候晚了绝来不及。</p><p class="ql-block"> 已经回到平静的生活中,每次看见和回顾游记,都会记忆犹新、倍感亲切,最后再留一段押韵的句子,为自己的整个行程画上一个句号。</p><p class="ql-block">此去高原一月半,只因飘过未留痕;</p><p class="ql-block">高原高反离天近,蹬踏喘息有人怜。</p><p class="ql-block">独车单骑风相随,蓝天白云路程伴;</p><p class="ql-block">天蓝地净空气爽,民居民房和谐居。</p><p class="ql-block">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东乡蒙古族;</p><p class="ql-block">民族团结和谐曲,最是太平盛世时。</p><p class="ql-block">草绿花黄丰收色,山清水秀草场绿;</p><p class="ql-block">那山那水那里靓,祖国山河美如画。</p><p class="ql-block">苦辣酸甜自己品,风霜雨雪用身挡;</p><p class="ql-block">出门遇见照金山,难得“黄金”山上堆。</p><p class="ql-block">此去征尘六千五,孤独寂寞独自行;</p><p class="ql-block">一路平安相伴随,终成正果谢天地。</p><p class="ql-block"> 43天骑行路,47天的骑车生活,历经艰难、平安报吉祥。</p><p class="ql-block"> 回顾骑行经历的六六三十六难,哪一个“难”都是一段难忘的故事;一段艰辛的行程;一段不舍的记忆,都是我后半生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p><p class="ql-block"> 恩师是第一位阅读我游记的人,对我帮助很大在这里一并致谢。</p><p class="ql-block"> 从西安移师北京游记终于在北京封笔了,感觉轻松了许多,可以长出一口气,有时间奢侈地愣一下神、发一会呆。 </p><p class="ql-block"> 出门会青藏线有缘相遇的骑友,每个骑友心中都有一本本的故事,是那种自己亲身经历的、自己书写、行走到达高山圣殿布达拉宫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开始写作时在西安姑娘那里三个外孙都没扰乱我的思绪,热闹而欢快的一种天伦之乐。移师北京后享受着襁褓中孙女带来的天伦之乐,妻子每日三餐忙碌的身影,儿子儿媳带来的和谐之乐。</p><p class="ql-block"> 我的这一份给妻子长长久久的结婚纪念日礼物,经七七四十九天执着与历练终于完全送出。</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通向心灵的愿望之旅,年轻时立下的心愿33年后得以启程、经历、平安实现,也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交代。</p><p class="ql-block"> 这部凝聚了我半生心血和精力的亲历之行完美收官,心中甚喜甚慰。 </p><p class="ql-block"> 业余爱好文学和摄影的我凭着自己单骑进藏的经历,写出了冗长的篇幅,对自己骑行的探险之旅、生死之旅有了一个交代,自行车暂时入库,“马”放南山,构思与写作告一段落,可以封笔了。</p><p class="ql-block"> 此行一些值得记住的时间节点:</p><p class="ql-block">平原骑行单日最多里程157千米,</p><p class="ql-block">从家乡西安骑行出发30天到达西藏拉萨;</p><p class="ql-block">从家乡海拔410米到唐古拉山公路垭口的海拔5231米,海拔净增高4820米;</p><p class="ql-block">骑行途中最长17天没洗澡;</p><p class="ql-block">从骑行出发到坐火车返回出发地47天;</p><p class="ql-block">47天实际骑行43天,中间没休一天;</p><p class="ql-block"> 43天骑行中睡帐篷20天;</p><p class="ql-block">青藏线格尔木到拉萨骑行12.5天;</p><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上坡骑行海拔最高、上坡最长里程47千米; </p><p class="ql-block">高原一天骑行最远里程152千米;</p><p class="ql-block">骑行穿越青藏高原通天河、沱沱河、楚玛尔河;</p><p class="ql-block">此次骑行最高海拔5231米;</p><p class="ql-block">睡觉的最高海拔5070米天下第一道班;</p><p class="ql-block">整个骑行翻越5000米左右山口高程:</p><p class="ql-block">风火山公路高程5010米;</p><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公路高程5231米;</p><p class="ql-block">头二九山公路高程5167米;</p><p class="ql-block">米拉山公路高程5013米;</p><p class="ql-block"> 羊卓雍错岗巴拉山公路高程4990米;</p><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公路高程5030千米;</p><p class="ql-block">高原高反一路伴随十天;</p><p class="ql-block">高原独自支帐篷睡觉四天;</p><p class="ql-block">前两根车条断到第三根车条断间隔十天;</p><p class="ql-block">见到了11只高原精灵藏羚羊;</p><p class="ql-block">拜谒了西藏三大圣湖中的两个:纳木错和羊卓雍错;</p><p class="ql-block"> 43天全程骑行里程3230千米。整个青藏线骑行从西大滩到我骑行的终点当雄县,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对我来讲高原反应出在海拔接近4500米。</p><p class="ql-block"> 费用支出5150元(包括所有车票、景点门票、食、宿),平均每天110元;</p><p class="ql-block"> 骑行43天结束双臂已经不太疼了,被简单治愈;</p><p class="ql-block">体重从81千克到经历19天试骑行时回来的76千克再降到高原骑行回家时的71千克;</p><p class="ql-block">即将告别的318国道最西端日喀则里程碑4896千米。</p><p class="ql-block"> 二道沟那里的修路在2015年骑友经过时还在修路,这路一修最少要两年以上时间。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END》—</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