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路在脚下

林中之雪

<h1>3月24日,早春,明媚的阳光洒落在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鹅屋乡或岭西村,为今天或岭西村"聚隆爱心路"举行奠基仪式带来了满满的祝福。<br>已经连续两个双休日没休息的聚隆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单耀晓,(上周双休日参加贵州山区扶贫活动)风尘仆仆从上海赶到或岭西村,参加奠基仪式。<br>  </h1><h1>这是一条环村爱心路,是在该村第一书记向堃的积极努力下,由上海市水务局原处长马远东牵线搭桥,上海聚隆绿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赞助修建的。</h1> <h1><font color="#ed2308"><i><b>一 开工奠基</b></i></font></h1> <h1>长治市扶贫办主任段志岗,长治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壶关县扶贫办,鹅屋乡党委政府等,在前期方案策划,和后续的资金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今天,领导们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参加奠基仪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h1><h1>仪式由村第一书记向书记主持,村委会主任侯龙法向与会代表介绍乡情和修建环村路的必要性,村民代表立下了一定要修好爱心路的军令状。</h1> <h1>市扶贫办主任段志岗在致辞中表示,一是感动,扶贫让或岭西村与单董事长相识结缘,爱心让上海聚隆与或岭西村牵手攻坚,使长久以来该村村民上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感动离开家乡30多年的马处长心系家乡,不辞辛苦,牵线搭桥,真诚相助。</h1><h1>二是期望村支两委认真履职带头干,全体村民齐心合力积极干,让单董放心,让这条爱心路真正成为脱贫路,希望路。</h1> <h1>马处以原籍长治人的身份,深情表达了心系家乡,愿为家乡人民谋福祉的愿望。同时,他殷切期望在村两委和向书记的带领下,管理好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争取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让单董放心,让爱心路真正成为村民的希望路,幸福路。</h1> <h1>单耀晓董事长在发言中表示,修好爱心路是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职责所在,也是有感于村民在艰苦的环境中迫切需要脱贫的愿望,有感于村两委干部真正开展扶贫工作的精神力量。他祝福或岭西村,早日实现脱贫梦,过上幸福的好生活。</h1><h3><br></h3> <h1>段主任代表或岭西村村民,向单董赠送铜牌,村民们激动的和单总合影留念。</h1> <h1>在环村路的起始地点,段主任,单董和各位领导挥锨铲土,为工程开工奠基。</h1> <h1>挖土机隆隆的轰鸣声响起,开工啦!</h1> <h1><font color="#ed2308"><i><b>二 路在脚下</b></i></font></h1> <h1><br></h1><h1>或岭西村地处山西和河南交界处,村民以种植玉米,土豆和党参等药材为主。村庄地处平均海拔1460米的山顶,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耕地只能靠人工把土一点一点垒起来,形成几分大的条状田垄,在山谷中蜿蜒。</h1><h1>村民们下田劳作需要肩扛背负爬坡下坡,春播秋收靠天吃饭,碰到雨季,只能眼睁睁看着辛苦种下的果实烂在地里,因为山高坡陡花费时间来不及收割。</h1> <h1>环村路沿着方案上标出的位置修建,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村民现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他们通过这条希望之路,逐渐改变观念,通过这条幸福之路,开拓眼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真正走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民小康之路。</h1> <h1><font color="#ed2308"><b><i>三 精准扶贫</i></b></font></h1> <h1>村里没有水源,只能靠每家每户挖的旱井生活,阴雨连绵或干旱季节,井水浮着一层绿色,烧好的开水就像茶水一样。因为水质不好,村民们大多都有胃病。</h1><h1>因为缺水,洗澡对村民来说,是件奢侈的事情。 </h1><h3><br></h3> <h1>村民的家,依山而建。</h1> <h1>能猜出这个洞里有什么吗?<br>和上图左下角的四面围着的土屋一样,是村民们每天如厕的厕所。</h1><h1>洗澡,对村民而言,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h1><h3> <br></h3> <h1>村委会广播室。</h1><h1>通过这简陋的设备,村两委干部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传达给每个村民,将村里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家每户。</h1> <h1>村委会招待客人的厨房。</h1> <h1>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我们。</h1> <h1>向书记的办公室和宿舍,打印机是人家送的,电脑要自带自己的手提电脑。<br>就在这里,一幅幅蓝图描绘,一个个梦想腾飞。</h1> <h1>或岭西村贫困,党支部书记侯秋昌每月工资900元,包括所有费用,村民脱贫指标去年每人3300元。<br>每人每年3300元,你有何感想?</h1> <h1><font color="#ed2308"><i><b>四 淳朴民风</b></i></font></h1> <h1>留在村里的村民,以老年人为主,他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这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与世无争,和睦相处。</h1><h1>这次修建环村路,有些路段涉及到部分村民家的田地或祖坟,这些村民没有怨毫不犹豫的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使道路顺利通过方案得以实施。</h1><h1>村民们纷纷表示,有力出力,不计报酬,一定要把这条爱心路修好。负责道路监理的村民董先生,放弃在外打工每月5000元的收入,毅然选择回村里为修路做监理工作。</h1> <h1>站在环村路的奠基地上,村民们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即将告别这又爱又恨的崎岖山路,往事定格在今天,铭记在心中,成为历史—永恒。</h1> <h1><font color="#ed2308"><i><b>五 第一书记</b></i></font></h1> <h1>三个志同道合的第一书记。</h1><h1>中间这位是鹅屋乡或岭西村第一书记向堃,在他努力下,村里的药材,玉米,土豆等正在逐步推广到市场,不但让村民有收入,更能帮助村民走自强自立之路,而今天环村路的建设,将根本改变村民命运。</h1><h1>左边这位帅哥是鹅屋乡柳泉村的第一书记张鹏飞,他所在的村庄,有7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分布距离很远,工作极其不便。村里的网络是去年刚刚安装的,有的自然村信号不好或没有。村里有潺潺的流水,但因为水源在山底下,村里没有财力建造引水入户工程,造成了村民生活的极大不便。可他没有气馁,正在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带领村民寻找脱贫致富的突破口。</h1><h1>右边的这位是来自内蒙古的小伙,现任店上镇西汉村第一书记樊小东,来到鹅屋乡多年,一直坚持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为了让村民致富,他带领大家尝试大棚种植康乃馨,50个大棚,就像50座大山,创业路上各种艰辛可想而知,他深知压力山大,亲力亲为,目前正在探索如何销售盛开的康乃馨。</h1><h1>这三位80后的小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党支部第一书记,是承担责任的第一书记,是为村民造福的第一书记,他们活跃在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他们的心声,开拓他们的视野,转变他们的观念,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正能量,用自己的知识,努力和聪明才智,授之以渔,做好扶贫攻坚的开拓者。他们牺牲业余时间,克服寂寞困难,无怨无悔奉献青春年华,他们和众多的第一书记一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而奋斗。</h1> <h1>短短几个小时时间,我看到了一群充满正能量,具有慈善心,乐于助人奉献的可敬可歌的人,看到了单董和第一书记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事迹在闪闪发光,看到了脱贫攻坚战的艰苦,看到了小康社会目标达成的希望。<br>真挚的祝福,你们永远幸福快乐!<br>真心的点赞,为你们加油点赞!</h1><h1>真诚的呼唤,愿有更多人加入!</h1><h3> <br></h3><h1>希望——路在脚下!<br></h1><br><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