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梯子崖

徐克

<h3>梯子崖的风采</h3> <h3>努力往上攀</h3> <h3>摆个PS</h3> <h3>有点黄山风光</h3> <h3>猜猜干啥呢?</h3> <h3>梯子崖上好风光 黄河岸边是故乡</h3> <h3>我来拍拍</h3> <h3>攀登梯子崖</h3> <h3>哥仨在梯子崖</h3> <h3>梯子崖是我大约十年前就攀登过的,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踏遍黄河岸边的沟沟坎坎峡谷山川,晋陕峡谷作为黄河最美的自然景观坐落于黄河龙门东北,黄河石门以南,三百余个台阶立于龙门山悬崖峭壁,隶属半坡村。</h3> <h3>半坡行政村地处吕梁山南端,西临黄河,南望铝厂,东接下院,北连上岭,是下化乡南大门。由刘西咀、黄窑科、干泥坪、羊凹、半坡、碗窝等6个自然村组成,占地16平方公里,全村有500余户2243口人。<br>1917年《乡宁县志》西区图中,现半坡区域没有半坡村,当时只有和洛、碗窝、黄窑科、罗家、羊凹、干泥坪村。1962年下化设公社时,新成立了半坡生产大队,下化设公社,辖上化、陈家岭、半坡、杜家湾、上岭5个生产大队。该村庄因地处丘陵半坡,故名半坡村。<br>半坡村建置时间不长,但该区域历史悠久。该村境内就有三座古城:云中城、倚梯城及万岁堡。这三座古城皆为南北朝时屯兵之地。现将志书中有关记载摘录如下:<br>云中城位于塔子山上,下为龙门。城方五亩,现砖基犹存,寺废,砖塔七级,高七丈余。文中子王通登云中之城,望龙门之关,即此城。<br>倚梯城在黄河大梯子崖上,西临黄河,绝壁百余丈,非依梯不得上,故名倚梯城。城内建有禹庙。北魏太和二十二年,魏孝文帝西巡至倚梯城,并勒石纪念。<br>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br>梯子崖<br>万岁堡在倚梯城西边。此地多荆棘,皆直而无勾。相传明末李自成经过此地,荆棘勾破其衣服,李自成呵之说:同是荆棘,何曲而不伸耶!从此以后,此处荆棘皆直不曲。<br>半坡村近年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栽植核桃、花椒树,人均达到100棵,养殖超过百余户,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进行平田整地,以恢复土地再利用,增加耕地面积。<br>刘西咀村:该村位于半坡村辖区最西边的一个山咀上,最早住户姓刘,故名刘西咀村。<br>黄窑科村:该村历史悠久,瓷窑在宋、元、明时有一定规模,与紧邻的碗窝沟烧碗历史相当,十分红火。因烧出的缸、盆等器呈黄色,故名黄窑。该村位居黄窑边,故名黄窑科村。<br>干泥坪村:原为乾(gan)泥坪村,乾隆登基后,人们为避其名讳,改为干泥坪村。此村附近缸泥多,且裸露(干燥),地势相对平坦,故名干泥坪村。<br>羊凹村:该村位居凹地,过去是放羊之处或住户多以养羊为生,故取名羊凹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