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母之爱伴随我成长 彭州市实验小学2013级13班黄资鉴家长:黄旭东

菩提树下

<h3>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一段话,多年以来这句话犹如我的座右铭时时鞭策着我该如何去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成长,如何为之“计深远”。<br></h3><div> </div><div> </div> <h3>  记得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便在欣喜中感受到了那沉甸甸的重任。父母不只是赋予孩子生命,更重要的是如何呵护这个生命,让这个生命发出光和热。<br></h3> <h3>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他关爱时是孩子的依靠;陪他玩耍,倾听心声时是孩子的益友;教他学习,明辨是非时是孩子的良师。可以说,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影响着孩子。而这时我们每一位家长就是这个家庭“家风”的代言。<br></h3><div> </div> <h3>  良好的家风是什么?我认为它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一个家庭中世代传承形成的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们便在这“春雨”中茁壮成长。在我的心目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良好品德的养成,更不可或缺,德才兼备才是一个完整的人。<br></h3><div> </div><div> </div> <h3>  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回想这十一年来的成长史,其中充满了欢欣与感动。这十一年既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十一年,也是我们共同学习的十一年。</h3> <h3>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俗话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必须做到。百善孝为先,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孝?怎样做到孝?家长首先要做到,经常带着他去看望爷爷、婆婆,帮他们做家务,关心他们的冷暖,身体,时时买一些衣服,食品等等。长此以往孩子身上竟然也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比如,爷爷在外地工作,他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爷爷你工作累不累?”每次离开时会大声说:“爷爷,婆婆再见!”长辈生日他会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上一块小小蛋糕。<br></h3><div> </div> <h3>  日常的行为规范虽说是一些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往往影响孩子的一生。过马路时,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在斑马线边等红灯,遇见有个别闯红灯的人,我们会问他,这些人的行为对不对?在路上我们从不乱扔垃圾,即便是没垃圾桶,我们也捏在手里,当看见有垃圾桶时,孩子会像发现宝贝似的,欣喜万分地跑过去把垃圾扔进去。我们在街车上会主动为老年人让座,这时孩子往往会问为什么,有时没有让座,孩子还会提醒我们呢!在家中我们会让孩子学做一些家务、洗碗,洗一些小衣物,扫地等,有时孩子不想做,我们就鼓励他从中体谅妈妈的辛苦。“粒粒皆辛苦”,平时吃饭时,我们要求孩子不能剩饭,现在孩子都成了监督员了,他会检查其他人的碗,有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说:“爸爸,你碗里还有一粒饭。”<br></h3><div> </div> <h3>  学习中我们主要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和孩子一起听故事,背唐诗,特别是《三字经》,我们一起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多,让他在快乐中学习。有时考试时,孩子如果没考好,我们会和他一起找原因,我们会说:“啊!原来这些错的你都会做啊!没关系,这次主要是你粗心了,下次改正就全对了。”这时孩子会说:“就是,如果我不粗心,就全对了,下次我一定仔细检查。”看着孩子自信的表情,我们心里充满了欢快。</h3> <h3>  学习时要认真学,玩耍时可以尽情玩。我们要求孩子学习时一心一意,专心认真。有一次他作业本上的字写得不好,虽然时间已经很迟了,但我一狠心还是给他全擦了,让他重写。通过这次教训,孩子做作业时,字写得好多了。学习上的严格要求是让他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但是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常常担心孩子学习负担重,总是尽量多地给他创造玩耍的机会,减轻压力,周末我们去学画画,去爬山,去参观,去体验一些活动。现在孩子经常都把我们的话挂在嘴边:学习时认真学,玩耍时尽情耍。这时我们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因为他会慢慢懂得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br></h3><div> </div> <h3>  家风是一家之风范,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家风不是想出来的,是每个家庭成员创造出来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成长,我想这种爱就应该是父母为之计深远的爱。<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