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

阿西

[分类与形态识别特征]<div>  紫荆又称满条红、紫株等,属于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树干直立丛生,高3~10米。单叶互生 ,全缘,叶脉掌状,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花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冠蝶形,呈紫红色花萼阔钟状。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花期3~4月;果10月成熟。</div><div> 紫荆属约8种。其中2种分布于北美,1种分布于欧洲东部和南部,5种分布于我国。赣东北2种。常见的栽培种类有白花紫荆、巨紫荆、加拿大红叶紫荆、洋紫荆 ,区别如下。</div><div> 白花紫荆:为紫荆的变种,花为白色。 </div><div> 巨紫荆:植株呈乔木状,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则达40厘米;叶片硕大,较厚,呈革质;花色紫红,花朵稍大。原产中国的南方地区,耐寒性较差,而且开花较晚。<br></div><div> 加拿大红叶紫荆:树干颜色较深,呈灰黑色 。花柄较长,花朵较为稀疏,不像普通紫荆那样密密匝匝呈团簇状,紧贴在树干上开放,而是稍微下垂,疏密有致地开放。 </div><div> 洋紫荆:树冠雅致,花大而艳丽,叶形如牛 、羊之蹄甲,极为奇特,是热带、亚热带观赏树种之佳品。洋紫荆花以行道树在香港地区广为栽培,该花具有花期长,花朵大,花形美 ,花色鲜、花香浓五大特点。现在紫荆花已成为香港的象征。</div> <h3>[树种特性与珍稀度]</h3><h3> 紫荆喜阳光,喜湿润、肥沃土壤,耐寒性不强,辽宁省南部是栽植此树的北部界限。在华东地区宜栽植于背风向阳处,在山东地区栽植于背阴的地方也能安全过冬 。对土壤要求不严 ,不怕积水,萌蘖性强,耐修剪。</h3><h3> 原产中国,属亚热带树种,为我国传统名花名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由于长期没有得到认识,常常被作为杂木在农林业生产中被清杂,野生资源遭受破坏严重,紫荆已列入《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江西珍贵稀有濒危树种》,为三级珍稀保护树种。</h3> <h3>[资源现状与典型群落]</h3><h3> 分布于秦岭、伏牛山为中心的西北、华北、华中、中南等地的山林中;产于黄河流域以南。西北至陕西、甘肃南部、新疆伊宁,西至四川、西藏、贵州、云南,南至广东、广西均有栽培。</h3><h3> 赣东北主要分布于婺源、武夷山、鄱阳莲花山等地,野生资源极少,现多为栽培,在园林绿化上有少量应用。莲花山生于海拔100~ 500米山地阔叶林中、林缘土层疏松 、肥沃地带,高约3~5米,胸径1~4厘米,与丝栗栲、桃树、棕榈、卫茅、牡荆,小山竹等混生。据当地居民介绍,当地林农也有挖野生植株栽植于房前屋后供欣赏用。</h3> <h3>[主要价值与用途]</h3><h3> 观赏价值:紫荆是常见的园林花木,满枝紫红艳丽,干直丛生,叶大花繁早春先花后叶,形似彩蝶 ,密密层层,满树嫣红。可与绿树配植,或栽植于公园、庭院、草坪、建筑物前,观赏效果极佳。</h3><h3> 生态价值:它对氯气有一定的抵抗性,滞尘能力强,是工厂、矿区绿化的好树种。</h3><h3> 药用价值:紫荆的花、树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可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闭经、蛇虫咬伤、血气不和、狂犬等病症。</h3><h3> </h3> [保护与利用建议]<div>  紫荆为我国传统名花名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建议进一步开展资源家底调查,加强应用研究,扩大种植规模。</div><div> 1, 紫荆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叶、荚果、种子等多个不同性状在群体间差异显著。通过资源的收集、评价,为观赏良种选育与新品种开发奠定基础。</div><div> 2,紫荆还是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可开展相关造林技术研究。</div><div> 3,加强药用与色素提取方面的研究,充分挖掘其价值潜力。</div><div> </div><div>参考文献:<br></div><div>[1] 米建华.河南省紫荆品种资源调查[J].河南林业科技, 2016,36 (2) :27~29.</div><div>[2].石钢,杨小铭 ,陈瑜.广西紫荆属植物资源与园林应用[J].低碳世界,2016(17):237-237</div><div>[3] 李仕裕,木楠,等.广西紫荆的园林应用初探 [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4):87~92.</div><div>[4] 兑宝峰.加拿大红叶紫荆的栽培与繁殖[J]. 中国花卉园艺,2007,16(22).</div><div>[5].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8.中国植物志(第3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div><div>[6]郑万钧.1985.中国树木志(第2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