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见证历史 平民原为“公主”

孙先

<p class="ql-block">  泉州,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宋、元时期,泉州剌桐港一度被世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过"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由于这里气候怡人,商贸繁荣,民族和睦,文化兼容,曾吸引了成千上万五大洲商贾名流来此经商、定居。在他们当中,有一位是来自于古锡兰国(今斯里兰卡)科提王朝国王的儿子一葛力生夏剌·昔利巴交剌惹。泉州人尊称他为"锡兰王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中国福建泉州(古刺桐城)鲤城区</span></p> <p class="ql-block">  说起锡兰王子,他的父亲Parakramabahu6是古锡兰国科提王朝(1412一1467年)的国王。在中国《明史》中有二个称呼,一为″邪巴乃那″(封王前)及"不剌葛麻巴忽剌批"(封王后)。在斯里兰卡《锡兰简明史》中,译者称之为"波罗伽罗摩巴忽六世"。但在中国驻斯大使江勤政编著的书中,且称之为"巴拉克拉马巴忽六世"。</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锡兰国科提王朝的国旗。当今斯里兰卡国旗是在此图案的基础上设计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 巴拉克拉马巴忽六世(ParaKramabahu6),是斯里兰卡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他在位55年,为斯里兰卡国家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位时曾二次(1416年及1421年)亲访中国,三次(1436与1445及1459年)派官员来华朝贡"。最后一次(1459年)派遣的贡使,就是他的儿子葛力生夏剌·昔利巴交剌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古锡兰国国王巴拉克拉马巴忽六世(Parakramabahu6)。</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遗憾的是,国王自王子来华入贡后,直至他临终之时(1467年),八年内再也没见儿子回来…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位于斯里兰卡科特市内的古锡兰国科提王朝马拉克拉马巴忽六世(Parakramabahu6)国王及王后的陵墓。</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是,有关锡兰国王子来华朝贡后"失联"一事,历史上成为中斯友好交往的一段迷案。它不仅引起中斯两国学者各种各样的揣测与推断。同时在社会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历史传奇故事。原因在于,即便是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史记《明史》中,也没有记载锡兰王子来华入贡后到了那里。而只是以"嗣后不复至…"简要地一笔代过。</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明史》中有关锡兰王子来华入贡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然而,虽有学者从明代严从简撰写的《殊域周咨录》中也找到了当时的记载,但同样也末谈及锡兰王子来华后的去向。文中只谈到"天顺三年,王率其子葛力生夏剌.昔利把交把惹遣使来贡,自后贡使亦间至"。也许有人会问,雁过留声羽,人过怎无痕。一个异国王子来华朝贡,怎可能无声无息地消失。王子朝贡除了京城必去之外,可能性较大的就是外国贡使进出中国的口岸泉州。为此,有学者就设想从《泉州府志》中寻找有关锡兰王子在中国的蛛丝马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明代严从简撰写的《殊域周咨录》中有关锡兰王子来华入贡的相关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是,有学者就在清乾隆版的《泉州府志》中,找到了与锡兰王子相关的记载:"世拱显,字尔韬,号小山。晋江人,本锡兰山君长巴来那公之后"。《泉州府志》提到的"巴来那"不就是《明史》中提到的被朝廷诰封为王的"邪把乃那"。为此,考古专家刘志成认定,锡兰王子在中国的最后落角点就是当年进入中国时的口岸泉州。他的后裔取中国字"世"为姓。刘志成想既然《泉州府志》有记载,目前即便找不到活人(后裔),但总找得到死人(指墓碑)。于是,他信心满满,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往泉州东岳山(坟场)跑,看看能否找刻有"世公″的墓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乾隆版《泉州府志》中有关锡兰王子后裔世拱显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工夫不负有心人。考古专家刘志成竟然在荒无人烟的清源山上,从杂草丛生的沟边找到了刻有"世家坑"的摩崖石刻及刻有"使臣世公、孺人蒲氏"的墓碑。该石刻的发现,证明了刘志成之前对锡兰王子历史研究及考古发掘思路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也为揭开锡兰王子来华后"失联"之迷开了个好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源山世家坑草丛中发现的"世家坑"摩崖石刻。</span></p> <p class="ql-block"> 世家坑摩崖石刻及锡兰王子墓碑的发现,有专家就通过墓碑中刻有"使臣世公,孺人蒲氏"及″孙华立"的文字,按图索骥,得出了"王子来华时的身分为"使臣";其发妻为泉州阿拉伯后裔、富家女子"蒲氏"(蒲寿庚家族);而立碑人"孙华"就是《泉州府志》中提到的"七品秩世华"等资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世家坑考古发现的锡兰王子、使臣世公墓碑。</span></p> <p class="ql-block">与″使臣世公"墓碑同时出土的还有"通事世公、慈淑谢氏"墓碑。该碑的发现,正好与后来发现的清代《世家族谱》中记载的"授四夷馆通事"相吻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世家坑考古发现的刻有"通事世公"的墓碑。</span></p> <p class="ql-block">  鉴于世家坑有古考重大发现,泉州市文物部门立即组织考古专家对清源山世家坑周边进行文物调查及考古发掘。先后又在世家坑的周边发现了近30方刻有″锡兰".、"世公"、″世门"的墓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世家坑考古发现的刻有″锡兰"、"世公"等王子后裔世氏墓碑。</span></p> <p class="ql-block">  同时被发现的还有锡兰王子后裔"裕斋公(世华)寿域"等数座明清时期的世家古墓。由于该墓靠近大路边,位置又在"世家坑"摩岩石刻的上方。也许此因,成为考古专家在世家坑范围内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花岗岩石墓。年代大约在清代早期。由于当时《世家族谱》及世家坑内的″大灰塗圹"还未被发现,因此该"石墓"被学者误以为是锡兰王子的陵墓。   到后来,清代《世家族谱》的出现.,原先被学者们认定的锡兰王子大石墓,其实是锡兰王子之孙"裕斋公(世华)的寿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世家坑最早发现的清代.石墓一裕斋公(世华)寿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与此同时,考古人员还在世家坑周边找到了刻有"世山"、"世氏产山"及"锡兰"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的发现,为世家坑锡兰王子后裔墓园文物保护范围的划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在世家坑内发现的刻有"世山"的摩崖石刻。</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在世家坑内发现的刻有"世氏产山"的摩崖石刻。</span></p>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在世家坑内发现的刻有"锡兰"的摩崖石刻。</font></h3>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发掘的深入及清代《世家族谱》等文献资料的相继被发现,有关锡兰王子在泉州鲜为人知的历史,逐渐地浮出水面。锡兰王子为何来中国?为何选择留居泉州?这些历史迷案,在新发现的清代《世家族谱》中都能找到准确的答案。 </p><p class="ql-block">  如清代《世家族谱》中记载:"吾祖以锡兰君世子充国使,於前明永乐间来华入贡,蒙赐留京读书习礼。厥后,归途路经温陵,因爱此地山水,遂家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世家族谱》中有关锡兰王子来华留学.后.留居泉州的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以往学者认为的、当今网上流传的,"王子因国内宫廷政变被迫留居泉州"的说法是缺少依据,凭空杜撰的。因为,在斯里兰卡《锡兰简明史》中,并没有记载当年锡兰国内有过宫廷政变。时至今日,其父母亲的陵墓仍完好无损地受到保护。而且,锡兰王子是天顺三年(1459年)来中国,八年后(1467年)其父波罗伽罗摩巴夫六世国王才去逝。八年的时间,锡兰王子如真想回国继承王位,是没有任何困难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斯里兰卡《锡兰简明史》中文版中有关锡兰王子父亲一波罗伽罗摩巴夫六世在位时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又如,清代《世家族谱》中还记有"我开基始祖,本锡兰国君长讳巴来那,于明初钦赐姓世"。该记载白纸黑字告诉世人,"世"氏家族其始祖为"锡兰国君长"。取"世"为姓,是因明初朝庭"钦赐"。并非学者所云的:"锡兰王子来中国后,取"世"、"何"为姓"。(学者所说的王子姓何,不知依据从何而来。但如在封建社会里,既然皇帝钦赐姓世,怎么有人敢蔑视"圣旨"随意更改?)同时,也并非学者所说的"按当地习俗,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为姓"。因为,《明史》中,王子名子第一个字也不是"世"字,而是"昔"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世家族谱》中有关皇帝"钦赐姓世"的文字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再如,清代台湾《世家族谱》中"锡兰祖建坟山"部分对世厝埔(世家坑)的</span>记载也非常详实。锡兰祖坟"一山在泉州晋江东门外浯江院。离城三里许,东岳帝庙后里许便是。土名世厝埔……埔之口乾有水沟,沟上石桥二板。桥下大石镌世家坑三大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世家族谱》中有关世家坑地形地貌的相关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然而,从台湾清代《世家族谱》中记载的文字看,"埔之口乾有小沟,沟上有石桥二板,桥下石镌世家坑三字″与现状完全的吻合。唯一不同的是,在石桥板的侧面发现了镌有"文黄世嘉坑石桥"文字,这在清代《世家族谱》中并未提及。由此推则,"文黄世嘉坑石桥"的镌刻时间,应在石板桥、"世家坑"石刻及《世家族谱》的编撰之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世家坑摩崖石刻周边环境现状。</span></p>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在世家坑范围内,发现的镌有"文黄世嘉坑石桥"的石板桥。</font></h3> <p class="ql-block">  其实,1999年台湾清代《世家族谱》的出现,对泉州的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当年泉州考古工作者正是按照台湾清代《世家族谱》中记载的方位,成功找到了安葬锡兰王子的"大灰塗圹"。该″灰塗圹"位于世家坑摩崖石刻的左侧上方,发现时整座墓园被一人多高的杂草所复盖。如不是《世家族谱》中记载的"埔左开筑一大灰塗圹,安葬一二三世,……埔上开筑大石墓,为裕斋公寿域"等提示,根本看不出草丛中还藏有一座大灰塗墓,同时也分不清那一个才是锡兰王子的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台湾发现的清代《世家族谱》锡兰人房历代系中,有关世家坑地形及世氏一世祖(锡兰使臣、王子)陵墓方位特征的描述。</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经文物部门清理后的锡兰王子墓全貌。该墓是世家坑范围内最大的一座明式"土"墓(糖水灰材料制作而成)。这正好与台湾《世家族谱》中记载的"大灰塗圹"完全吻合。</span></p> <p class="ql-block"> 如要问该墓与闽南民众坟墓有何差别或特色?那就是锡兰王子"灰塗圹"两边的龙纹″墓手"及狮子、莲纹"墓柱"和正面睡莲半浮雕装饰与众不同。龙纹"墓手",除带有皇权象征外,同时还是彰显墓主高贵的身份。而墓两边的狮子与莲花柱头"和墓后立墙的睡莲半浮雕图案,不仅体现了墓主的(佛教)信仰外,同时也表明墓主的国藉。(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睡莲是斯里兰卡的国花)</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王子墓前的龙纹"墓手”。图中为当年发现该墓时作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时的情景。</span></p> <h3><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锡兰王子墓上部"睡莲"纹饰浮雕。"睡莲"为斯里兰卡的国花。</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斯中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协会主席阿贝先生考察锡兰王子墓时,看到该墓的雕塑图案,认为莲花柱头(左前)与卧狮雕塑(右后)及上顶部的半浮雕睡莲,均带有浓厚的斯里兰卡特色。(锡兰古称狮子国)</font></h3> <h3>  然而,正当(1998年)世家坑发现锡兰世家墓园的消息被媒体传的沸沸扬扬之时。家住泉州繁华闹市塗门街关帝庙边的林某铮老先生,在整理祖先遗留下来的清代《买房契约书》时,偶然发现世居的古大厝竟然是清代乾隆四十八年祖上从世氏族人中购得。</h3><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清代乾隆四十八年,锡兰王子后裔世铨观、世榜观、世培观、世炳观四兄弟"奉母命″典卖"祖父遗下"厝屋时的房屋买卖契约书。</font></h3><h3> </h3><h3><br></h3><h3> </h3>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该《买房契约书》中记有:“…有承祖父遗下已置厝屋一座。三间张,四落四雀,翼一水井,左畔空地,护厝一连七间。水井一口,厕池一所。坐在思义铺通淮街,负北拱南……今因欠银公用,奉母命,兄弟相议,将此厝壹座,托中引就向与阮宅口致祥观,,典卖出契面银番头新佛银壹仟弍佰大员,每员各陆钱玖分库驼,共计重捌佰弍拾两正…。</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世家古厝正厅。该厝位于泉州市中心繁华地带塗门街,右侧为伊斯兰教清净寺,左侧紧挨着关帝庙。锡兰世家古厝,.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同时,在清代《世家族谱》中也记有:世氏家族在市区的"温陵南街忠谏坊脚(现中山中路小泉涧巷旧新华书店)建有大宗祠,城北一峰书街建有小宗祠.…"。综合前述,不管是现存塗门街锡兰王子后裔的世家古厝,还是《族谱》中记载的被"於火"及后裔"折卖"的宗祠,它们所处位置,均位于泉州城中的繁华地段。由此可见,锡兰王子及后裔在泉生活并不存在“怕被追杀而隐居”的表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世家族谱》中有关锡兰王子及后裔在泉建置房产的相关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媒体对锡兰王子史迹的关注有点降温。但泉州文史界对锡兰王子在泉史迹的考古与研究依然没有停止。2013年2月,泉州文史界又从市民陈某雄家中发现了一幅清代书法《百寿图》。</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主席、斯里兰卡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加米尼教授当年正好在中国厦门大学学习,他不仅亲眼目睹了这幅清代书法《百寿图》,并亲自参与了该书法作品《百寿图》的文物鉴定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该《百寿图》上落有″葩园世腾云书"名款,顶部盖有"锡兰王孙"的引首章。经专家的鉴定,该图为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作者世腾云,号葩园,为锡兰王子后裔世拱显的次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锡兰王子后裔、世拱显的次子世腾云书法作品《百寿图》的落款。</span></p> <p class="ql-block">  该《百寿图》中出现的″葩园世腾云"又正好与清代台湾《世家族谱》中记载的世拱显"次讳腾云,字万初,号葩园…”相吻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清代台湾《世家族谱》中有关世腾云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百寿图》上方盖有 </span>一枚“长方型阴刻篆字“锡<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兰王孙"的引首章。它</span>的发现,再次说明了当年锡兰王子及后裔在泉州生活是安然无事的,并未隐姓埋名。更不存在有人要追杀他们而隐满自已锡兰王孙的身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清代世腾云书法作品《百寿图》右上角所盖的"锡兰王孙"引首章。</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锡兰王子留居泉州都已六百多年了,为何此时才引起泉州人的关注与重视?其实,它事出有因。1985年,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时,斯国一高官向中国官员提起斯国古代有位王室后裔来中国后没回去,请求代为寻找其后裔。于是,有关部门将此事交由当年外国贡使进出中国的口岸、″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的文化部门代为寻找。 </p><p class="ql-block"> 鉴于此因,当泉州发现了锡兰王子史迹及后裔时,首先告知的就是锡兰王子的故乡一斯里兰卡的政府。于是,斯政府于2000年4月,派出以斯佛教部副部长普列马拉特尼以首的专家组,应时任福建省长的邀请前来泉州实地考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当年报道斯里兰卡专家来泉访问的《泉州晚报》。</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在泉期间,</font>斯专家组不仅翻阅与锡兰王子有关的史记及族谱外,还实地察看了世家坑古墓群及世家古大厝等历史文物。并对世家坑墓园部分残留石构件进行考古分析。所得结论与中方高度吻合。</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斯里兰卡考古专家深入到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地实地考察。</font></h3> <h3>  在世家坑考古现场,斯考古专家赫特拉奇教授通过对大石墓前的一对石狮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后,得出结论为:"有古锡兰国造型风格,系锡兰国科提王朝建朝前亚巴忽瓦王国时的狮子造型。年代大约在14世纪末,即中国的明朝时期。"</h3><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世家坑锡兰世氏大石墓前的花岗石狮子墓柱。</font></h3> <h3> 在对大石墓前的一块墓沿石刻构件(见下图)鉴定时,斯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该雕刻为一对呈交合状的′蛇′形图案,是典型的锡兰国图腾。其图腾名为纳格布图瓦,寓意人丁繁盛。是一种崇拜、祭祀祖先的象征″。"那么此墓是否可判定为锡兰王子的墓?"有记者问。斯专家答道:"总之,这座古墓墓主是斯里兰卡的传人,有可能是锡兰王子的墓"。</h3><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世家坑大石墓前一块刻有交合状蛇纹图案的墓沿石刻构件。</font></h3> 自那以后,慕名而来参观考察世家坑锡兰王子墓园及塗门街世家古大厝的斯里兰卡客人逐年增多。在这些人当中,不仅有民间的学者、记者、高僧及艺术家。同时,还有斯政府的部长、大使、将军及公务员。 <div>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斯里兰卡旅游部部长阿马拉通加一行在锡兰公主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世家坑锡兰王子陵墓。</font></div>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斯里兰卡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阿贝先生在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锡兰王子墓,并认真听取"公主"的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为:2017年,时任斯里兰卡驻华使馆武官维若库恩先生(左一)在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锡兰王子陵墓,并一同在墓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斯里兰卡高僧在锡兰公主的陪同下参观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园,并与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一起合影留念。..</span></p> <h3><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原台长、著名导演阿拉赤勒格与音乐家维拉辛哈们等人,在锡兰公主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园。</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部分来华交流学习的斯国公务人员在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园。并与锡兰公主在锡兰王子墓前合影留念。</font></h3>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时任科特市长维塔纳奇先生在参观考察锡兰王子墓时,与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及原中国驻斯大使江勤政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对锡兰王子墓的保护与维护。</span></p> <h3><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斯里兰卡建设部长塞纳拉特内与斯中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协会主席阿贝在锡兰公主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位于塗门街的锡兰世家古大厝时,许世吟娥将一件德化烧制的《花开富贵》瓷盘赠送给塞纳拉特内部长。 </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2009年,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阿穆努加马偕夫人在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了塗门街的锡兰世家古大厝,并与之一同在文物保护碑前合影留念。</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2018年6月,斯里兰卡驻华大使科迪图瓦库与使馆二秘在锡兰公主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了锡兰世家古大厝,并与锡兰公主在古厝文物保护碑前合影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除此以外,斯方有组织的大团队来访,仅此2016年一年,就有三个斯里兰卡主流媒体团抵达锡兰王子的第二故乡泉州考察访问。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陪同斯里兰卡主流媒体代表团前往清源山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园考察。 </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斯里兰卡主流媒体访华团在"世家坑"摩崖石刻及"文黄世嘉坑石桥"前考察。</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在锡兰王子墓前向斯里兰卡主流媒体代表团的记者们介绍锡兰王子及后裔在泉州历史。</font></h3> <h3>  <font color="#010101">斯里兰卡媒体访华团回到国内后,记者们纷纷把泉州考察时的所见所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锡兰王子在泉史迹及后裔在泉生活的情况介绍给斯里兰卡读者。</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斯里兰卡报纸报道锡兰王子在泉历史及后裔许世吟娥的现状。图中出现了世家坑锡兰王子墓及塗门街锡兰世家古大厝等相关文物史迹。</font></h3> <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斯里兰卡电视台播出有关锡兰王子在中国的纪录片。画面中的图象为清源山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园文物保护碑。</font></h3> <h3>  随着中斯两国媒体的报道,有关锡兰王子的史迹及后裔许世吟娥,受到两国政府及民众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中斯两国只要有什么重要交流活动,都会邀请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参与。久而久之,"锡兰公主"不仅成了许世吟娥的代名词,同时也成为新时期斯中友好交往的纽带。</h3><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2002年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首次返乡时,受到斯国政府及民众"公主"般的礼遇。</font></h3> <h3>  2010年7月18日,斯里兰卡驻华使馆邀请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参加上海世博会斯国家馆的开馆仪式。在当天的庆典活动中,许世吟娥曾三次与斯国总理贾亚拉特纳见面,并与之亲切交谈</h3><h3>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斯里兰卡总理贾亚拉特纳与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一同合影。(后排右一为总理儿子,左一为驻华大使)</font></h3> <p class="ql-block">  2012年3月5日,斯里兰卡驻华大使乌扬高达邀请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前往北京,参加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的斯里兰卡独立64周年暨中斯建交55周年的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晚宴上,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与斯里兰卡前总统、时任斯国防部常秘(部长)戈塔巴雅先生会面并亲切交谈。</span></p> <p class="ql-block">  2015年6月18日,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应斯里兰卡时任总理维克勒马辛哈的邀请,前往总理家里参加他的家庭生日Party。</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斯里兰卡前总统、时任总理维克勒马辛哈与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19日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应邀参加斯中建交60周年活动期间,前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前总统的寓所,探望老总统拉贾帕克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赠送老总统一尊德化艺术大师郑雄文制作的《释伽牟尼》彩瓷。</span></p> <h3>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010101">2017年3月20日,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应斯中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协会的邀请,参加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办的斯中建交60周年纪念大会。</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与斯里兰卡议会议长卡鲁先生(左一)及北方省长长拉维先生(右一)在大会主席台上合影。.</font></h3> <h3>  2017年10月31日,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应斯里兰卡驻华使馆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纪念斯中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 </h3><div>  <font color="#167efb">下图为:在北京纪念大会上,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与新上任的斯里兰卡外交部长马拉帕纳合影。</font></div> <h3> 2017年12月20日,为纪念中斯建交60周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海外交流中心与斯里兰卡文化部,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中斯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该展览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介绍了法显、郑和及锡兰王子。而锡兰王子部分又占据了整个展览的五分之二版面。开馆当天,″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作为生活在中国的锡兰王子后裔代表应邀出席了开馆仪式。</h3><h3> <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与斯里兰卡文化部常务副部长斯瓦纳帕拉一起,同与会的中国嘉宾在展览前厅合影。</font></h3> <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该展览展出的从世家坑发现的清代锡兰王子后裔世开仕墓碑。</font> <h3>  <font color="#167efb">  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返客为主当起讲解员,向参加开馆仪式的斯里兰卡文化部常务副部长斯瓦纳帕拉、中国驻斯使馆临时代办庞春雪参赞及中斯两国嘉宾,介绍锡兰王子在中国泉州的历史及其后裔的近况。</font></h3> <p class="ql-block">  开馆仪式结束后,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在其总统府办公室内,单独会见了前来参加斯中友好系列活动的"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夫妇。见面时,许世吟娥将一件由家乡泉州德化烧制的《花开富贵》牡丹瓷盘赠送给总统西里塞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夫妇在总统办公室内与西里塞纳总统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此文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孙亚宏同意不得翻印转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