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踏樱行

尹伟达

<p>武大赏樱要提前网上预订第三天的上午或下午,免费,到时刷身份证和脸进入。</p><p><br></p><p>赏樱一共四个门,我走的正门,就是有“国立武汉大学”牌坊的门,也是文理学部的门,别的门我怕不好找。</p><p><br></p><p>走进去不远便有到看樱花的校车,投币两元,到樱园下。</p><p><br></p><p>武汉大学的樱花主要分布于樱园和樱花大道。樱花大道位于老斋舍和老图书馆的下方。老斋舍就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最漂亮最具独特风格的建筑。沿着有108级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樱顶可以俯瞰整个武大校园。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飘飘洒洒的樱花雨!</p><p><br></p><p>提起武大樱花,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记载了一段令人辛酸的国耻。</p><p><br></p><p>20世纪30年代,初创的国立武汉大学在珞珈山大兴土木,辟山建校,逐渐将这片原本乱石丛生、坟冢遍地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校园。经过9年的植树造林,珞珈山林木葱茏,花丛掩映,成为华中最好的植物园,被郭沫若盛赞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然而,正当武大蒸蒸日上之时,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初,武汉岌岌可危。为了躲避战火,武大举校西迁到他的家乡——四川乐山。10月底,武汉三镇沦陷,武大珞珈山校园亦遭日军侵占。</p><p><br></p><p>郭沫若在其回忆录《洪波曲》中写道:“在这大学区域还有最好的防空设备,有因山凿成的防空洞,既深且大,也有高射炮阵地环列在四周。但却不曾遭受过一次轰炸。敌人是应该知道这儿是住着军官训练团的,有高级的人员集中着,但它却从不曾投过一次弹,尽管对于武昌城是炸得那样频繁,而每次敌机的航路又都要经过这大学区的上空。我们在当时是作着这样的揣测:无疑敌人是爱惜这个地方,想完整地保留下来让自己来享福。这揣测,后来是猜中了。敌人占领了武汉之后,把大学区作为了它的司令部。”</p><p><br></p><p>而事实正是如此,1938年10月24日,在日军攻占武汉前夜,日寇华中派遣军前方指挥所畑俊六(甲级战犯,战后被判处死刑)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占武汉后的注意事项,其中第11项规定:“须保护汉口、汉阳、武昌的建筑物、庙宇、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在附表中,“武汉大学”的名字赫然入列。第12项又指出:“武汉有各国租界及使馆,本军一举一动世界瞩目,因此正是以实际行动宣扬皇威,使其理解皇军真姿的绝好时机,所以每人对此务须慎戒,且鉴于过去之教训,防止因日久而松懈。再,武汉为本军今后长驻和作战之基地,一切建筑、设施,严禁破坏。”由此可见,慑于由诸如南京大屠杀等“过去之教训”所激起的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日军在侵占武汉之后,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大规模屠杀行为;而出于自行享用之目的,日军果然将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保存的很好。</p><p><br></p><p>日军占领武汉大学后,种植了很多樱花,布满了现在的樱花大道。中日建交后,周恩来总理又把日本赠送的樱花转赠给武汉大学,于是又形成了武汉大学的樱园。随着旅游的兴起,逐渐有了闻名全国、人如潮涌的武汉大学赏樱热。</p><p><br></p><p>但樱花是无罪的,也是不分国界的。不论是谁种的谁送的,樱花是大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美,不能把日军的罪恶强加给无辜的樱花。</p><p><br></p><p>当然,赏樱,了解这段历史,也不失为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p><p><br></p><p><br></p> <p>老斋舍</p><p><br></p> <p>妻被强行要求签名😊</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