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料情

万山红遍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从来就是峰峦叠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只因身在其中,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转身一别就是35年!太深、太深,太深的记忆;太重、太重,太重的思念;太久、太久,太久的分离;太长、太长,太长的归期!2018年的春节,我回来了!我要看看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多少年魂牵梦绕的土地~圪料村!</p> <p class="ql-block">  心儿啊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啊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多么熟悉的小路,终于看见了,终于踏上了!</p> <p class="ql-block">  路,虽然由原来的狭窄变成了宽阔,土路修成了油路,东边移到了西边,但河床依旧,田野依旧,山峦依旧!天气还冷,有点荒凉,有点沧桑,有点激动。还好,有最合适的人陪伴,眼泪还是几经辗转没有溢出。</p> <h3><font color="#010101">  新修的牌楼告诉我,圪料村马上就要到了!</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村前大坡底的一股潺潺泉水,现正结冰。弯弯小路依旧,这里曾经留下我无数次的足迹:走了,把这里丢在了身后;来了,一切又重新开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来人们都住在这个大坡的上面,大坡右边的小路就是到达旧村的必经之路。现在把路改在左边了,村也整体搬迁到坡下的平坦地带了。我自然是径直向旧村走去,迫不及待地想看见原来的村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  看见了,看见了!这里是村民的一个聚集地,俗称“饭摊”。1982年9月初的一天早上,许多人正在这里吃饭,一个20岁的青涩姑娘,提着一个大提包,梳着两个刷刷辫,穿着一件红上衣,走在后面,高老师走在前面。高老师一边走一边喊:好老师来了!咱村有好老师了!在高老师的吆喝声中,开始了我的师范毕业的第一个工作站……山西省左权县寒王乡圪料村小学校。</p> <p class="ql-block">  疙料村多数人住在向阳的北坡,老师宿舍在村里的中心位置,是一个闲置的居民屋,主人一家搬迁到县城住了,老师临时借住这里。时隔35年再看见这个大门,我百感交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西房是我的家,小三间。北面一个土炕,正好睡三人:我,云芳,瑞莲。门对面是一个三斗桌和一个古式的太师椅,正好能坐着写字。地下有一堆煤面,也是前任老师留下的唯一财产。墙壁已经多年没有粉刷了,许多地方的泥皮已经风化脱落。</span>因为没有厨房,再加我不会做饭,所以就安排我轮流到学生家吃饭。下乡干部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  东房的大娘,特别的善良,经常帮助我料理生活中的事情。我每天都去她家听收音机广播,听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听每周一歌:大海啊故乡、校园的早晨……这是我听见外界声音的唯一渠道!大娘从来也不嫌弃,所以我才能一直听见来自“祖国心脏的跳动”。她的两个姑娘云芳和晓瑞人缘都好,也不知道“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她的小儿子彦兵长的很好看,就是不说话,我还以为他不会说话 ,学生告诉我:他嘴上起了口疮。唉,我一直就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竟然没有看见!大娘年纪应该也不小了,这次也没有见到,遗憾!但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  北房的高老师早也到县城住了,这次,我提前去县城找见了他。高老师是我下其至高中的恩师,代我们语文和政治兼班主任。他写一手好字 ,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善于管理学生,对我更是偏爱有加。他教我们的语法讲解的清清楚楚,让我考试从不失分;他给我批改的作文,总能击中要害,让我心悦诚服。高中语文的学习,为我一生的语(说)文(写)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推荐我出席全乡“戴花模范”,更增加了我学习的动力。他派男同学骑自行车送我到县城,参加“左权县中学生数学竞赛”,还特地安排让“左中”的李德青老师关照生活……太多太多的记忆了。 </p><p class="ql-block"> 知道我去看望他,他很激动,早早的就等上了,还到处找以前的照片。我怎么报答您啊,我的恩师!天下最深的恩情,就是老师的情意了!留个念吧,我紧紧地握住您的手,想告诉您:我永远记得老师的培育之恩,永远以您为榜样,为我的学生的成长助力铺路,为我们的这个时代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高老师的爱人,是段裕村的一位大家闺秀,勤劳、善良,有文化、有教养,每次到她家吃饭她都特别的热情。当时她的两个孩子都在外上学,其中一个正在上师范,老三儒芳长的和《上甘岭》中的王芳很相似。她说:“看见你的今天,就想到了我的孩子们的明天了”。在我最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她给予了我母亲般的温暖!谢谢您了,善良博爱的大妈!</p> <p class="ql-block">  从我的院子出来,我挨门挨户转悠。先转右侧的院子,再转左侧的院子。</p><p class="ql-block"> 紧挨着我的右侧邻居,是美红家,她的院子是个长条形。她爸爸在阳泉工作,妈妈十分能干。有一个姐姐美锦和一个弟弟永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美红的妈妈,大部分人都叫她文仙姑,从称呼上就可以知道大家对她的尊重。一个丈夫常年不在家的女性,能得到村里人的普遍赞誉,实属不易,足以说明她人缘较好。她妈妈帮助舅舅抚养着一个既残疾又弱智的很严重的孩子,更说明她勤劳和博爱。有其母必有其女!美红是我们的女班长,她不仅懂事,而且管理能力很强,是我的得力小助手!</span></p> <p class="ql-block">  再右面就是笑丽和永华、海英的家。永华是笑丽大爷的儿子,海英是笑丽表哥的姑娘。笑丽妈妈就是我的好朋友爱珍了。印象中的爱珍个子高高,身材匀称,五官精致。说话前先“哈哈”两声,“丹唇未启笑先闻”。</p><p class="ql-block"> 那年秋天,我一只脚脚气感染,满脚底生疮不能穿自己的鞋,爱珍就把她儿子建春的一只新鞋给我穿。要知道,在当时的新鞋可是只有过年才能穿的啊!就这样,在正直芳华的年月,我穿着一只男鞋一只女鞋,一瘸一拐的还到中心校开会呢!</p><p class="ql-block"> 那年冬天的一天,爱珍知道我感冒了,高烧,正一个人迷迷瞪瞪睡在阴冷的宿舍里。她便派她爱人小六,自带玉米棒柴火,去给我烧炕。过了一会,她又端一大碗浓浓的红糖水送来,把我从被窝里叫醒,说趁热喝出点汗就不冷了,感冒就好了。要知道,在当时的红糖可是自己的孩子也舍不得给吃的奢侈品啊!后来,只要去阳泉,我就专门找他哥哥,想问问爱珍。这次终于见到她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爱珍明显消瘦了许多,个头也没有原来高了,又正赶上她感冒,我几乎认不出她了!眼前的她就是我多年想念的爱珍吗?!岁月无情,人生不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看着墙上她的旧照片,仿佛又看见当年的她。当年的爱珍,多么清纯,记忆中的她就是这个样。她可是当年生产队的铁姑娘啊!愿她能尽快好起来,好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个应该是左军家。那时他正在新疆当兵,一个年轻单纯的解放军排长。我曾经想象过他的营房是个什么样子:美丽的天山脚下,白桦林簇拥中,整齐的军营,列队的士兵;我也猜想过:假如他女朋友去部队看他,他一定会喜出望外,兴高采烈!一切都像电影里的镜头。祝福他吧,“解放军叔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个应该是彦青家,他妹妹雪琴是我的学生,说话轻声细语的。彦青娶了我初中同学文珍,我们的班花,跳的小花戏最好。文珍个子不高但很有力气,我和她正好相反。我们在学校打松籽,她总比我打的多,这次我一定去看看她。</span></p> <p class="ql-block">  几经辗转,终于找见了文珍 。看见我来了,她先是惊讶,而后是高兴。最让我感动的是,她还保存着我们40年前的毕业照!这张照片是她不远万里,从娘家陪嫁过来的珍贵“嫁妆”,她把它慎重地压在了正房客厅正面桌子上的玻璃板下。可想而知,她多么想念娘家,多么想念小伙伴,多么想念少年时代!</p><p class="ql-block"> 她挑选了一个最大的梨让我吃,我亲爱的同学啊,我哪里能吃下?!我哪里能舍得吃?!我把这个足有小碗大的梨放在背包里,一直陪我走亲访友,辗转多地,最终带回了榆次!留个念吧,这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p> <p class="ql-block">  当年这个砖墙房还新,是文青的家。她弟弟是宪彦,她妈妈是石港人,眼睛小小的、圆圆的,说话清脆嘹亮。记得冬天有次去她家吃饭,她妈妈说:“ 老师今天在吃饭,所以挑了一个大茴子白,脆生生的”!我热情好客的乡亲们啊,叫我怎能忘记你?!</p><p class="ql-block"> 云雷和文青家紧挨着,他是个没娘的孩子。眼睛特别大,笑时像弯弯的月儿;嗓音特别好,我一直为他没有机会从事声乐而惋惜。</p> <p class="ql-block">  继续右走,就是我这些年梦的最多的地方!大门里的主人,就是我梦中最想找的人。因为在我心目中,这个屋和人就是疙料村的象征!多少次在梦中找啊找,就是找不见他家!找的我好苦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男主人是村里的会计爱权,我尊称他老高。话语不多,该说的一句不少;语调不高,温文儒雅。原来戴着眼镜,像一个知识分子。有什么事和他说,没什么事也和他聊。他也没有嫌弃我幼稚,没有嫌弃我不知天高地厚,没有嫌弃我一身的毛病。正是这种投缘,所以我和他总有说不完的话。海阔天空,畅所欲言!他爱人描述我:坐着说一会,又站起来说;冬天冷得哆嗦,把门关上再说。现在细想可能是要把无处倾述和沟通的语言,一股脑倒给他!他家三个孩子,高个头的小平和小不点的二平在学校上学,小儿子还吃奶。他爱人改芳早也是我的好朋友了!我们交谈,她既是参与者,又是听众;既是评论员,又是服务员。所以多年来,我很想念他们俩!</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结婚的时候,好朋友改芳和爱珍,领着她们俩的小姑娘二萍和笑丽,“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找去鹿鸣,代表娘家人去送亲。寒冬腊月天,她俩脱掉了棉衣,换上好看的单衣,说明对我的事是何等的重视。那个时候,条件有限,她俩坐在大卡车上 ,那才是真正的冻的哆嗦!当时两个小姑娘高兴的蹦蹦跳跳,去给老师结婚,老师也没有给发个红包,晓不得!</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去看见老高和改芳身体还好,儿孙满堂,媳妇孝顺,我由衷的为他们高兴。</p><p class="ql-block"> 多谢了,我生命中遇到的好人!在我最孤独、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帮助,给了我关怀!留个念吧,想你们的时候就可以随时看看照片。</p><p class="ql-block"> 怎么也没有想到,时隔35年了,我今年突然回去看他们,他们的高兴是难以言表的。</p><p class="ql-block"> 分别时改芳说:“让我再多看你一眼吧”!我想,这样的话一定是她的肺腑之言!因为什么时候再见也是遥遥无期了!老高说“这次走了就不回来了”!这是一种推测,也是一种期盼!放心吧,我们的情谊已经是难以割舍了。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心里也会装着你们,我会尽量回来看你们的!</p> <p class="ql-block">  书记云江家在村口,他妹妹海珍和表妹彦珍是我的学生。书记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印象中经常穿个大雨鞋。他兄妹多,无爹长兄为父,所以负担比较重,既为家辛苦,又为村操心。他当时也属于大龄青年,后来听说和左军的妹妹结婚了,祝福他吧!</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好书记,一口一个老师,叫的我这个20岁的小老师怪不好意思。他想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当时我手头也没有多少书,更没有适合他看的书,我把一本《唐诗三百首》送于他,但愿他没有嫌弃。</p> <p class="ql-block">  三个学生家住在村口的大坡下面,属于最早搬迁的住户。</p><p class="ql-block"> 小七是改芳的妹妹,她姊妹较多,她妈妈年龄也比较大了,饭做的崩香。</p><p class="ql-block"> 笑艳是个美乖乖。皮肤白中透着红,樱桃小嘴一点红,穿衣得体还漂亮,性格文静又聪明,学习还是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二云个子高高的,说话比较少,也不调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村口坡下的旭江家,二层的楼房,气派的大门,宽敞的车库,喜庆的对联,幸福的一家!</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左面的邻居是彦祥家,是疙料最早的专业户之一。他长相英俊,聪明能干。两个儿子海青和海兵,长的都可爱,弟兄俩一起顽逗,肯定有点调皮。他爱人印象中是寒王人,挺干练。一次去她家吃饭,她提前一天让彦祥去县城买回来韭菜给我吃饺子。你可知道,当时的饺子是只有过年才吃一次的啊!香喷喷的饺子下肚了,这份情谊却让我回味了35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向导高会计的带领下,继续绕过彦祥家往左走。后面还住着好多人家,只是搬迁多年了,原来的房屋大都倒塌了。记得云芳的大姐、瑞莲、丽琴和爱青等都住在这后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学生丽琴和她三妹妹在学校上学,她个子高高的,腿直直的,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身材、脸蛋、性格都很好,绝有现在的明星漂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爱青二年级,个子不高,辫子倒是很长,聪明伶俐,大眼睛炯炯有神。记得在她家吃饭时,她抱起几个月的小弟弟说:“哎吆,不哭,让老师瞧瞧俺孩!”真是个“小大人”!她姐姐云青在我们班五年级,爸爸在阳泉工作,妈妈是石港人,妈妈眼睛好像不太好,有较高的文化,经常给我讲评书里的故事。在她家吃饭,总能吃到好多“精神食粮”!</span></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看见对面的院子是彦忠家,村里多数人姓高,他姓宋,兄弟五人。</p><p class="ql-block"> 彦忠是大哥,一般老大总是外形和内在都优秀于下面的小弟 ,他也是这样。高中毕业的他,戴着一个脖套,有点文静,有点洋气。天下从来不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尽管在那些年高中毕业生很少,但他却没有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很为他惋惜!</p><p class="ql-block"> 他的四弟向忠是我的体育委员,负责喊队:“一、二、一”,喊的节奏感不强,过“六一”的时候,被同学们一致弹劾,撤职了。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眯眯的。好人缘!</p><p class="ql-block"> 五弟占忠过“六一”没有白上衣,我把自己的得确凉白半袖借给他穿。衣服太大,怎么办呢?襟在裤里,还凑付!归还的时候,他把衣服叠的整整齐齐,一双小手捧给了老师!现在我还记得他那双感恩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  教室就座落在北坡的半腰上。原来的学校,现在也重新盖成了庙。其实,原来的学校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是村里的戏台。院子里没有围墙,更没有大门,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戏台。正月里在这里闹红火,平时就用四个通顶的格栅,挡上戏台的正面,把戏台封闭起来做教室,供孩子们上课。</p> <p class="ql-block">  教室里有四、五张长课桌,多数四腿不全,孩子们就急中生智,搬来石块垫上;墙上泥摸的小黑板,早也掉成了地图的形状;地面坑坑洼洼,粉笔是孩子们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p><p class="ql-block"> 起风时,黄土刷刷的刮,整个教室尘土飞扬;下雨时,雨点啪啪的响,一会就把我们好不容易用纸糊好的窗户给打破了;下雪时,学生咚咚的跺脚,手筒在袖口里,嘴吐着团团白气。第一场雪后还没有火炉,第二场雪后还没有烟囱,第三场雪后终于煤炭也有了。万事俱备,东风也到。会计老高主动去给安装火炉,孩子们都围着看。我站在一边,也不帮忙。撅着嘴,一言不发!小老师耍什么脾气呢!盼望已久的火,终于着起来了!可是,学生们都小,不会看火;老师也不大,没有经验,火还是经常熄灭。即使有火,偌大的跑风漏气的戏台里,一点点的热量根本解决不了冻的问题。所以,火炉也就是个摆设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听见老师来了,打闹声停了,孩子们自然坐好了。讲一个年级,另外几个年级的孩子做作业,或者旁听。</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下课在院里玩耍,我就坐在土疙台上,望着村口的树梢,望着远处的群山,望着天空的白云,胡思乱想!想的内容杂乱无章,想的事情也没有个头绪!</p><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和同学彩芳回母校师范,见到了老师和同学。假期结束返回疙料后的一次课堂上,不知道碰着了那股神经,讲着讲着便泪流满面!女生们看见老师哭了也一起陪着哭,小男生也一起跟着哭,大男生不知所措都低下了头。哭什么呢?可能是20岁的神经太脆弱了,而面对的人生又太迷茫,单薄的身躯包含不住沉重的泪水!</p> <p class="ql-block">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要统一到下其至中心校欢度节日。所以,我们就在教室前排练节目。</p><p class="ql-block"> 先做广播操,同学们做的很到位,女班长美红喊的也铿锵有力;然后把队列集中在中间,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美红指挥的入情入境,收放自如;合唱完毕是表演唱“春天在哪里”,所有同学手拉手,一边唱一边跳。三个节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一气呵成!同学们统一穿着白上衣,蓝裤子。女同学头上别着红纸做的头花,男同学领口别着红纸做的蝴蝶结,好不靓丽!</p><p class="ql-block"> “六一”节的早上出发前,在村头的打谷场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排练。家长们都在一旁观看,都说这是近年来最好的节目! 到了下其至表演,中心校校长李老师说:疙料今年的节目太出乎意料了!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年的“六一”节吗?!</p> <p class="ql-block">  教室的对面,住着一个孤寡老人,经常问我买他鸡蛋不。“穷光蛋”哪能经常买鸡蛋啊!那年我的工资是23元,第二年开始是34.5元,人们笑称“Mi、Fa、Sao”!</p> <p class="ql-block">  教室的后面,有一垛厚厚的黄土墙。墙上开了一个大口,像人的眼睛。当年它每天瞧着我,上上下下,急急忙忙。多少年过去了,物是人非,而这只眼睛依然还亮!现在看见它很亲切,啊朋友,再见吧!</p> <p class="ql-block">  教室后面的路,向上便通到村里。呜!呜呜!!呜呜呜!!!125军绿色摩托车响了,邮差来了,报纸到了。我便不顾一切地沿着这条路,飞快地跑到会计家,贪婪地把所有报纸都拿来独享!</p> <p class="ql-block">  教室后面的路,向下走就到沟底了。沿沟有条小河,我经常下河洗衣服。可爱的孩子们看见老师洗衣服,总要过去帮忙。有一次永红刚拿起鞋刷,就被我拦住了:男孩给女老师洗鞋,像话吗?孩子们啊,先洗洗自己的脸吧,还有那黑乎乎的小手!</p> <p class="ql-block">  再看你一眼吧,曾经的教室,现在的庙宇!我想,无论什么时候,庙里的菩萨也会保佑我们的,因为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好孩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村里有颗老槐树,长的很有特色。我望着它,它望着我。这棵老槐啊,你可认得我?!这里的人们啊,你可记得我?!35年了,我从来也不需要想起你们,因为从来就没有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转了一圈才明白:原来最好的树在这里,最好的景也在这里,皆因最浓的情在这里,最美的年华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有的房不在了,有的人不在了,而情永远在!皆因在这一年的时光里,吃在民间,住在民间,这种“血溶于水的情感”,早也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村东有条小路可以到达村后的大山。翻过山顶,山脚下就是水横村;站在</span>山顶,就可以看见清河店、水横、平王、寒王等村,还可以看见更远的华山、骆驼岩、段裕、里长、鹿鸣等村的大山。我很多时候回家就走这条山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条山路,走的人很少,遍地布满荆棘和野草,很难辨认哪里是路,只好朝着水横村的方向约摸着走。一年来,我走了无数次,就有一次碰见云江二弟媳妇回娘家。所以每次走这里都很孤独和恐怖,于是我就斜挎上背包,一手采一只野花来解寂寞,一手柱一根木棍来壮胆。嗷,“天地间走来了小小的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从鹿鸣到疙料,走着走着便下起了大雪。没有料到冬季的阴天,天黑的早。我还没有走到水横村天就黑了,看见水横村的人家灯火通明。从水横到疙料,还得翻过这座大山。天,一片漆黑;雪,越下越大;路,早被覆盖。怎么办?怎么办?没有办法,走!往上爬肯定是山顶,上了山顶就可以看见疙料村的灯光了。凭借经验,跟着感觉,朝着有灯光的地方走!很像潘冬子朝着北斗星找红军!走啊走,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回到了疙料!人们早吃过晚饭了,我哪里敢让家长给做饭呢?于是,在胆战心惊后的饥寒交迫中,一口水也没有喝就悄悄的钻进了被窝!记得我没有哭!</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35年了,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直记忆犹新,挥之不去。这些年经常梦见类似的情景:在梦中,找啊找,走啊走,怎么也走不到!我现在很佩服这个20岁的小姑娘,很敬佩当年的我!</p> <p class="ql-block">  村前西面的大山,我曾经领着孩子们上去拾柴。没有想到他们很勇敢,很能干。有的拿着麻绳捆着,有的拿着布条拉着,有的拿着树枝缠着,孩子们都竭尽全力。我肩上扛着一个大树枝,走在他们中间。蓝天白云,微风拂面,野花烂漫,很像电影里的某个镜头。现在想起来也挺美好,也挺浪漫!</p> <p class="ql-block">  村前南面的山顶,电网塔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给这个宁静的山村,带来了新时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村口山坡的景色依旧,高耸的山丘,多年的古树,洁白的积冰,希望的田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村口山丘的两棵迎客松,经过多少年的风霜雨雪,风吹雨打,依然亭亭玉立!你在向我招手,我在向你告别!</span></p> <p class="ql-block">  当年离开疙料的时候,全村人在村口送我。男人们都不上地了,女人们都不干活了,孩子们自然是都不上学了。他们说,“为了人家姑娘的前途,让人家走吧”!我怀着矛盾的心理、忐忑的心理,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流着眼泪,走了!走了!现在回头看疙料,一种羞愧,万般抱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疙料在发展。如今的疙料人,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家家在村里住上了新房,家家在县城买上了楼房,家家年轻人开上了小汽车。我的“孩子”的孩子,有的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有的考上了“中山大学研究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山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我由衷的为他们高兴!</span></p> <p class="ql-block">  35年中,我常常念叨疙料,潜移默化中,儿子很清楚疙料在我心中的份量。没想到他主动提出陪我回疙料,正中我意,一拍即合!在最合适的时间里,有最合适的人陪伴。谢谢你,儿子!知母者,儿子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次行程有点遗憾:没有见到更多的乡亲们,没有见到更多的学生!云江、左军、彦忠、云芳、晓瑞、瑞莲、美锦……你们可好?!我的孩子们,你们早也为人父母了,你们可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要黑了!</span>一首古诗结束今天的行程吧:<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再次回头看疙料,恋恋不舍!祝福你,疙料!</span> 再见了,疙料!</p> <h3>画外音:</h3><h3>沿途的下其至村</h3> <h3>下其至村的阁楼</h3> <h3>下其至村的学校</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其至村对面的山</font></h3> <p class="ql-block">此刻,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p><p class="ql-block">《一支难忘的歌》</p><p class="ql-block">青春的岁月像条河</p><p class="ql-block">岁月的河啊</p><p class="ql-block">汇成歌 汇成歌 汇成歌</p><p class="ql-block">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p><p class="ql-block">一支歌 一支振作的歌</p><p class="ql-block">一支蹉跎岁月里追求的歌</p><p class="ql-block">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p><p class="ql-block">憧憬和向往是那么多</p><p class="ql-block">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p><p class="ql-block">啊…啊…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支难以忘怀的歌</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