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送暖 血液迎春——记大医闫金松教授来朝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传经送宝

木子风华

<h3>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的日子,在朝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的盛情邀请下,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闫金松,在3月21日来到我院做临床会诊查房。这是血液科期待已久的日子,大家对闫主任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热烈欢迎。</h3> <h3>闫金松,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辽宁省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及省重大项目各1项。闫主任主要从事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临床方向为白血病及骨髓移植。代表性文章曾发表于美国科学院学报等著名杂志,具有良好的科研及专业素养。2017年荣获辽宁青年名医称号。</h3> <h3>闫主任一到血液科就走进病房,对血液科做了一次全面查房。他一边查看患者,一边仔细听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介绍,并随机与血液科王晓红主任做病情与治疗的讨论,对血液科现有的诊治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闫主任也就个别患者的治疗介绍了国内乃至国际上更先进前沿的诊疗方案,为暂存的一些瓶颈治疗指出了新的方向。</h3><h3><br></h3> <h3>查房后,医护人员把闫金松主任请入医生办公室,对其中的几个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会诊指导。</h3><div>血液科医生共分享了四份病历~1.罕见的儿童EBV相关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2.丙型肝炎后,结内边缘期淋巴瘤;3.Ph染色体阳性的B淋巴细胞白血病;4.乙型肝炎后,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div><div>四份病历病史清晰,检验检查全面,诊断明确,治疗进展有效,多次赢得闫主任的肯定与认可。他说:朝阳的血液病治疗很科学很前沿,跟得上国内血液学科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与进步。</div> <h3>闫主任在病历分析之前对疾病的根源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原本浮夸的知识一下子有了更深刻的根基,对接下来的病情进展就有了更明确的分析,很多犹疑豁然顿悟。<br></h3><h3>接下来的病历分析与指导,闫主任引入了更多国内外前沿的数据分析,从而引出更加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带动大家对血液科的前景有了进一步的展望。闫主任还说: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不仅仅是我们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也是我们与患者沟通的法宝,明确可信的疗效信息可以为我们赢得更多患者与家属的信服,那么可想而知,医患和谐来了!治疗效果提升了!学科发展了!医院进步了!</h3><h3>笑声!掌声!</h3><h3><br></h3> <h3>最后,闫金松主任重点与在场人分享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的相关知识与技术,鼓励中心医院血液科逐步开展移植技术,使这项高端技术得以进一步推广,并承诺大医附属二院将在技术开展方面给全方位的支持,办公室内掌声顿起,王主任代表血液科对如此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大家对血液科未来的发展有了更真切的展望。</h3> <h3>此次会诊查房,不仅使让朝阳地区的血液病患者受益良多,也给朝阳的血液学科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更加便捷的契机。</h3><h3>闫主任表示:这里有一个优秀的血液学科团队,有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今后一定会加大与朝阳中心医院血液科的携手合作,总结并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积极撰写核心论文,培养科研精神,争取在撰写学术论文和血液科研领域做出更多更突出的成绩,从而带动中心医院乃至辽西地区血液学科研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h3><h3><br></h3> <h3>朝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共有医护人员24人,其中医生9人,3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硕士研究生,在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血液学科领域有着突出的成绩。</h3><h3>在王晓红主任的带领下,血液科诊疗技术科学规范,与时俱进,紧跟国内先进水平,赢得众多血液病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信任。</h3><h3>2018年3月21日,掌声带来新一年好的开始,以此次联手为支点,血液科必然会有更飞跃式的进步。</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