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重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是缘于今年元旦期间儿子放假陪我到灵山值班,回钦州的时候把带来看的书本遗留在灵山,这书再次勾起我的兴趣。因为是重读,所以没了以往读书追着看的强迫症,只是回到宿舍睡前有空才读一两个章节,慢慢的细细的体会其中。三月中旬外出山东招商和对接项目时,随身带了这本书,在无聊等待的旅途上一有空就看,终于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习惯地读后都会作一些小结:理想照进现实,坚定的信念最重要,一旦失去信念,后果最可怕。老舍的笔下骆驼祥子诠释了这句话。</b></h3> <h3><b> 祥子前期在强烈的理想鼓舞和信心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并被抓了“壮丁”,在一次混乱中他逃跑成功并无意地获得了三个骆驼换了三十块钱,回城后再次燃起了努力买车的梦想;但接着反动腐败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拥有属于自己一辆车的生活愿望。</b></h3> <h3><b> 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象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也深刻地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失去对理想的信念是最可怕的事。</b></h3> <h3><b> 祥子最初对自己理想的执着,令我们禁不住地叹息。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祥子挣来的那一百元大钞可以随心所欲和其他车夫一样地去享受挥霍,但祥子却义无反顾的买下了那辆车,他为了自己实现的愿望而满足而快乐,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拉着自己的车奔于街道胡同中,而感到自豪。</b></h3> <h3><b> 每人的心中都会有着理想,只是理想照进现实,会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往往一两次诱惑,一两句嘲讽话语,一两次跌倒挫折便会削减你的信心,令你产生动摇甚至放弃。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充满坎坷与艰险,只有那些对着自己理想坚贞、永不放弃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自己成功与喜悦的彼岸。</b><br></h3> <h3><b> 受当时腐朽社会的影响,祥子的命运是悲惨的,几起几落的人生打击,令他早已无力去面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黑暗,当时的社会从不给予善良的人出路,悲伤、悲愤,祥子的理想随风而去,正如那默默奋斗中甘心落寞的人们,黑暗不断的蚕食着社会的光明,无声的改变着落寞者们的心灵,最终一步步使一些个体人物失去那个最初的自己。</b></h3> <h3><b> 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听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由于大旱而去挖井,他一口气挖了十来个井,却都绕开继续挖下一口井,路人见了问他为何不继续挖下去,他说挖了这么久,下面肯定没水,最后空手而归,而那个路人沿着他的痕迹继续向下挖,没挖几下便见得泉水涌了上来,十个井中有七八个有水。 </b></h3> <h3><b> 现实中,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就如同那个半途而废的挖井人一般,也许再坚持一下便会获得成功,却由于动摇了的信心,往往与成功擦肩而过。人生的道路之上,成功的机会永远只留给那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信念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人。</b></h3> <h3><b> 生活中最需要的是有理想的追求,有了理想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可能步向成功的路。祥子虽生活在一个腐朽的社会时代,因为前期有着追求理想的执着信念,所以在努力奋斗的前期虽然不断爱受打击挫折,但又每次都是能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只是最后不但不能实现其个人的理想还自甘堕落走向了灭亡 ,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受当时腐朽社会的影响,祥子个人最终是没能扛得过社会的黑暗腐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失去个人追求理想的信心,自甘堕落,自我走向灭亡。</b></h3> <h3><b> 成大事者皆有志,成大事者亦具恒。我们现在工作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完全不同于祥子所处的社会,没有理由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构建中国梦的背景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的理想指引,那就会变得鼠目寸光,以至“行尸走肉”碌碌无为。但理想毕竟还只是一个人行进方向的指引,要把它变为现实还要靠坚定的信念。人间没有平坦的路,如果我们只有理想而不以坚定的信念去努力,当岁月匆匆流逝,我们就会发现,理想仍然是理想,它还是天幕远景上的海市蜃楼,我们就会像骆驼祥子像那个挖井人一样,最终一无所获空伤悲。</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