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3月去贝加尔湖看了蓝冰白雪。回来后,一直犹豫要不要做一个美篇。关于贝加尔湖的美篇可谓汗牛充栋。后来想想,每个人对旅途的感受是不同的,也许我的旅途见闻,能给别人以借鉴,而那毕竟是自己的经历。于是,趁着记忆还没有消失,我还是决定把这次贝加尔湖之行记录下来。</h3><h3><br></h3><h3>一、伊尔库茨克</h3><h3>从北京乘s7航空公司的航班,去伊尔库茨克,飞行在西伯利亚的上空,见广袤的大地上 层峦叠嶂,起伏的山峦如大地身上的褶皱,全部为冰雪覆盖,渺无人烟。到了伊尔库兹克的上空,才看到被冰雪裹着的城市。</h3><h3>伊尔库茨克是伊尔库茨克州的首府,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商贸枢纽。伊尔库茨克市位于贝加尔湖南端,是离贝加尔湖最近的城市。在伊尔库茨克市内,主要参观了一些教堂、博物馆、纪念地。</h3> <h3>伊尔库茨克州政府大楼,大楼下面是长明火,俄罗斯每一座城市都有英雄广场,都有长明火。这座大楼处曾是一座东西伯利亚最大的东正教堂,斯大林时期被夷为平地。</h3> <h3>这个是那座最大教堂其中一个穹顶的复制品,现坐落在基辅广场边,算是对过往历史的一个记忆。</h3> <h3>茨纳缅斯基修道院,现在的东正教的主领大教堂,有三百多年历史。十二月党人特鲁别茨科伊的夫人与孩子埋葬在这里,阿拉斯加、伊尔库茨克的发现者、俄罗斯的哥伦布谢洛霍夫以及一些文化名人也埋葬在这里。在俄罗斯,只有极受尊重的人才能埋在教堂里。</h3> <h3>茨纳缅斯基教堂前有一座高尔察克雕塑,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都知道,在那本书中,高尔察克是白匪头子,看来俄罗斯人要重新评价这一段历史了。</h3> <h3>这是伊尔库茨克最古老的耶稣救世主大教堂,教堂前面有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有一块石头,就是这座城市的奠基石。</h3> <h3>喀山圣母大教堂。喀山圣母是俄罗斯民族的保护神。</h3> <h3>耶稣变容(显圣)大教堂</h3> <h3>波兰大教堂</h3> <h3>伊尔库茨克博物馆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开创者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塑。</h3> <h3>特鲁别茨科伊公爵博物馆。特鲁别茨科伊公爵领导了12月党人起义,但关键时刻他临阵脱逃了,沙皇并没有因他的脱逃而减轻对他的处罚。这座房子是他被大赦后在伊尔库茨克的住宅,内部再现了12月党人的流放生涯。</h3> <h3>另一处12月党人博物馆——沃尔康斯公爵博物馆。在沃尔康斯基被关进监狱时,妻子玛利亚对丈夫不弃不离,在丈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期间,她始终陪伴着丈夫。当年这里是公爵夫人 举办音乐会的地方,客厅里那架钢琴是当年公爵夫人弹奏过的,我们在这里听了一场俄罗斯艺术家为我们举办的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奏了普希金的《泪泉》,《泪泉》是普希金为玛利亚写的诗,他是她的仰慕者。现在玛利亚与其他一些12月党人的妻子已经成为贝加尔湖忠贞爱情的象征。</h3> <h3>伊尔库茨克的典型的木屋,这处位于恩格斯大街的“欧洲之家”院落曾经是在伊尔库茨克经商的商人们的聚集地。</h3> <h3>马克思大街的《国际歌》墙,这面墙上,用马赛克贴出了俄文《国际歌》歌词,墙边还有一座列宁的雕塑,算来这面墙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这里曾是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所在地。</h3> <h3>在伊尔库茨克市的标志前合影,这个标志是一只虎头貂尾四不像的动物。</h3> <h3>伊尔库茨克位于安加拉河与伊尔库茨克河的交汇处,这一段河流是安加拉河。河面漂着浮冰,成群的鹊鸭在河面上此落彼飞。</h3> <h3>安加拉河上的鹊鸭,还有秋沙鸭。我这个拍鸟爱好者,为了拍中华秋沙鸭,曾驱车几百里,结果连鸭毛也没看到一根,没想到安加拉河里这么多鹊鸭、秋沙鸭。真的不想走了!</h3> <h3>二、利斯特维扬卡小镇</h3><h3>从伊尔库茨克向南,去利斯特维扬卡小镇。连接依尔库茨克市与贝加尔湖的是贝加尔湖大道,这条路是1960年5月通车的。1960年下半年,爱森豪威尔要与赫鲁晓夫在贝加尔湖会晤,苏联人特意修筑了这条路。没想到1960年5月1日,苏联击落了一架美国u2侦察机,美苏两国的关系降到冰点,艾森豪威尔没有能与赫鲁晓夫会晤,但是因为会晤留下的贝加尔湖大道,却让俄罗斯人民受益匪浅。这段路不过60多公里,没有修路前,骑马需要走两天,有了贝加尔湖大道,一个小时就可以从伊尔库茨克到贝加尔湖。</h3><h3>贝加尔湖大道两旁是绵延不绝的白桦林和红松林,白桦林的树干和树枝是雪一样白色的,偶尔会有一个村庄出现,村庄的房子都是矮矮小小的尖顶房子,房顶上积满了厚厚的雪,像童话世界一样。没有树、没有路的地方,都是一片白。</h3><h3>在到达利斯特维扬卡小镇前,游览了“塔里茨”木屋博物馆。在利斯特维扬卡小镇乘坐了冰上气垫船,到达冰封的贝加尔湖与永远不冻的安加拉河交汇处,游览了贝加尔湖环湖铁路,乘坐了狗拉雪橇,参观了贝加尔湖博物馆。</h3> <h3>路边结满雾凇的白桦林。</h3> <h3>路边的红松林</h3> <h3>利斯特维扬卡小镇</h3> <h3>“塔里茨”最古老的木质教堂建筑群。</h3> <h3>贝加尔湖环湖铁路</h3> <h3>冰上气垫船</h3> <h3>第一次看到蓝冰很兴奋,不过团长说,真正看蓝冰的时间在后面呢!</h3> <h3>在利斯特维扬卡小镇住在“贝加尔传奇”酒店,酒店就位于安加拉河边,梅德韦杰夫曾经在这个酒店住过。</h3> <h3>早晨,心心念念想拍日出,出门一看,天空却正飘着雪花。雪花落在脸上,凉凉的,酒店里暖气太热了,热得人发昏,凉风夹着小雪花,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好舒服。虽然因为方向的原因,看不到日出,但朝霞与雾霭把酒店对面的岛装点得如梦如幻。眼前的景色,让我想起《喀秋莎》这首歌的歌词,“正当梨花开遍了山崖,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把梨花换成雪花,最是当前情景的写照。</h3> <h3>夕阳把酒店沿湖的栏杆映成粉红色。</h3> <h3>透过酒店的窗子,看着夕阳落入贝加尔湖。住在这家酒店只能看日落。</h3> <h3>酒店旁边,夕阳下的湖岸。</h3> <h3>适逢三八节,团长李总在这个酒店为全体女同胞过节。李总表演了一段《列宁在一九一八》中列宁的台词,杨主任唱了一段《霸王别姬》</h3> <h3>狗拉雪橇,都说是正宗的哈士奇狗。</h3> <h3>铁匠铺学艺。</h3> <h3>一群年过花甲的人,看到雪原,也像孩子一样,在雪原上奔跑跳跃,仿佛回到了童年,谁说老人不疯狂!</h3> <h3>三、萨满山</h3><h3>该去奥利洪岛了。俄罗斯的交通不行,从利斯特维扬卡小镇去奥利洪岛需要先回到伊尔库茨克,向西,再向东,300公里的路,走了7、8个小时。路两边是茫茫雪原,是草原被雪覆盖的一望无际的雪原,树林在遥远的天边,我一度不敢盯着车窗外面看,怕患上雪盲症。有些路段,风很大,风吹着雪越过马路,我终于领教了什么是白毛雪。</h3><h3>终于走到了“流浪者”雕塑,这座雕塑的依据是俄罗斯民歌《在荒凉的外贝加尔草原》,浑厚的男中音唱出了俄罗斯沙皇时期,那些主张革新的人们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故事。这是一座地标性的雕塑,到了这里,就意味着我们也流浪到了贝加尔湖边。湖水不冰冻时,从这里乘船上奥利洪岛,现在是冰天雪地,我们就乘雪地越野车,从冰上开到奥利洪岛。</h3><h3>在奥利洪岛的胡日儿村住了两天,清晨、傍晚看日出日落,白天就去湖中的小岛看冰雪。</h3> <h3>广袤的雪原。</h3> <h3>白毛雪越过路面的情形。</h3> <h3>雪地越野车飞奔在冰封的贝加尔湖上,那光溜溜的车辙上,不穿冰爪都站不稳,越越车的速度居然可以开到80迈,战斗民族就是不一样。</h3> <h3>流浪者雕塑。</h3> <h3>奥利洪岛上胡日儿村的玛丽娜酒店,感觉是专门接待中国人的,房间里插座都是中式的,很好。胡日儿村位于奥利洪岛中部。</h3> <h3>萨满山落日</h3> <h3>居然看到日落与彩虹同现的气象奇观。于是,左手牵起太阳,右手扯片彩虹。</h3> <h3>在萨满山下看落日。</h3> <h3>朝霞布满胡日儿村上空。</h3> <h3>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贯天际,连接了胡日儿村与萨满山。</h3> <h3>13根萨满柱。</h3> <h3>清晨的萨满山。</h3> <h3>朝霞照亮了贝加尔湖西岸的山脉,山脉为红霞笼罩,分外妖娆,直叫我内心里感慨,运气太好了,昨天拍到萨满山落日,今日看到萨满山朝霞,这是怎样的福分才能有如此好的运气!</h3> <h3>太阳逐渐照亮萨满山。</h3> <h3>日照金山,运气真好!在尼泊尔,在海螺沟,都曾经想拍到日照金山的景色,但是人的运气并不总是那么好。</h3> <h3>萨满山不是一般的山,这里是萨满教的发源地,全世界有九处萨满教圣地,贝加尔湖的萨满山位列第一。萨满山旁边的十三根萨满柱说明了这里在萨满教徒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年春天,全世界的萨满教徒都来此朝拜。萨满教很原始,没有庙堂,没有偶像,天地为尊,父母为大,燃起一堆篝火,就建立了与上天的联系。</h3> <h3>四、蓝冰白雪</h3><h3>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有者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水,它被契科夫誉为“瑞士、顿河和芬兰的神妙结合”。地球上最纯净的颜色是蓝色,在辽阔天空的蓝、浩瀚大海的蓝、夺目宝石的蓝以外,还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蓝色――神秘贝加尔湖蓝。接下来我们就要与贝加尔湖蓝亲密接触了。<br></h3><h3>岛上的路真难走,严格来说,岛上没有路,铺满厚厚积雪的冻土上,车子轧过的地方就是路,技术不好根本开不了这种车。这样的路颠得人骨头要散架,不用走路,计步器每天都能颠出一万多步。</h3><h3>但是,从没有看过这么多美丽的冰与雪,寒冷、辛苦都值了。</h3> <h3>湖上一马平川。</h3> <h3>冰断裂带伸向天边</h3> <h3>断裂带附近,人可以近前,车辆需要绕道。</h3> <h3>各种冰洞,大的能容下多人,小的只能躬身进入。</h3> <h3>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这里像不像水晶宫?</h3> <h3>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h3> <h3>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h3> <h3>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h3> <h3>多像一群穿着斗篷裙的俄罗斯美女准备参加一场舞会!</h3> <h3>说不尽的晶莹。</h3> <h3>道不完的婀娜。</h3> <h3>山上的冰挂、山洞中的冰笋是水、风、浪、气温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冬天的贝加尔湖的景色每年都不相同。</h3> <h3>从酒店出发,横穿奥利洪岛,走到奥利洪岛的右侧,在冰上行驶一段时间就到了奥利洪岛最北端的“哈勃”山角。这个奥利洪岛最北端的水山结合处,大约是冰层最易断裂的地方,断裂的冰块不断涌向山脚,在山脚处形成一道高3、4米的冰丘,冰丘上的大块冰蔚蓝蔚蓝的,像宝石般晶莹,漂亮极了。这里是看蓝冰的最佳地点。为什么这里的冰是蓝色,据说是因为这里的水特别深,冰吸收了深水区的颜色就呈现出蓝色。蓝色冰好看,但似乎观冰有一定风险。我们刚到蓝冰区,准备爬上冰丘拍照时,就听到来自地心深处一声闷雷样的声响,身后的冰丘就塌陷了半米高,吓得我们赶紧朝山脚下跑,我甚至想到,这条老命不至于就交给贝加尔湖了吧!</h3> <h3>这样的地形,需要穿冰爪才能行走。</h3> <h3>这么大的冰块都能挤断,湖水的力量真是太大了!</h3> <h3>冰自横刀向天笑。</h3> <h3>搬一块回家做首饰吧。</h3> <h3>冰封的贝加尔湖表面看似平静,其实,冰下的水随时想冲开冰的束缚,看,冰面裂开了一条缝。</h3> <h3>就在我们脚下刚裂开的冰缝,将刚轧过的车辙印断成两截。</h3> <h3>10天前,上一个团还在这块巨大的蓝冰墙前合影,现在它已经倒下了。</h3> <h3>这像树的年轮一样的冰不知是怎样形成的,是岁月洪荒?</h3> <h3>奥利洪岛开往小海的途中,有一座阿戈伊神山,整个贝加尔湖区都是萨满教的天下,唯独这座山是藏传佛教的神山,据说,从空中看,这座山像一尊卧佛。</h3> <h3>神山上有一座白塔,上山的路上,都是善男信女堆的“敖包”,西藏那边称之为“玛尼堆”,站在白塔处,极目远望,但见群山逶迤,湖面宽阔,果然是风水宝地。</h3> <h3>旅游计划安排了冰上钓鱼项目。俄罗斯人事先在冰上打了一些木桩,裹上蓝色的防雨布挡风,那天风特别大,风把挡雨布鼓成了一块块大馒头,哗哗作响。所谓钓鱼,就是事先在冰上钻了许多碗口大的冰洞,人们就坐在冰洞前的木头墩子上,把鱼线放进冰洞。坐了很长时间也没钓上来鱼,俄罗斯人过来,检查了放入冰洞中鱼线的长度,又把鱼线扯长了两米,原来我们的鱼线长度尚没有超过冰的厚度。贝加尔湖的冰,最薄处也有1米厚。</h3> <h3>风太大了,我扯起纱巾试试风速,风把纱巾都吹平了,风速有没有10级?风把冰面上的雪吹得如白毛飞舞,真是“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h3> <h3>太冷了,进入贝加尔湖一来第一次感到这么冷,所有的衣服都穿到身上了,还是冷,体感温度有零下30度吧,手机拿出来,拍一张照片就挂掉了,人类用机器织出的织物难以抵御这严寒,此刻,我想让身上长出一身北极熊一样的皮毛。俄罗斯人在冰上用柴油和木柴生起了火,我感觉把手伸进火里都不会感觉热。</h3> <h3>大多数人都熬不过寒冷,都躲到车上,或提前回酒店了,只有两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持等鱼上钩。鱼心里想:我才不上钩呢,上面TM太冷了。最后,两位坚定的战士只能铩羽而归,江湖上却留下了贝加尔湖钓鱼的趣话。</h3> <h3>湖中的甲烷气来不及释放,在冰面上冻成了美丽的气泡。</h3> <h3>离开胡日儿村,回到贝加尔湖西岸,在小海边住了两天。那山坡上的木屋就是我们住的阿尔丹酒店。</h3> <h3>湖面上的积雪被风雕琢成了水波纹。</h3> <h3>凌晨,我站在房间的阳台上,向贝加尔湖望去,湖中小岛的上方有一个金黄色的亮点在闪烁,我一直纳闷,什么样的人工照明能悬挂在遥远的天边?再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一弯月亮。</h3> <h3>为了拍日出,我独自一人走进贝加尔湖。这个地方虽然叫“小海”,但湖面是一望无际。世界好安静,甚至没有风声,只听到湖水深处偶尔传来的冰裂声。听到第一声冰裂声时,不由得腿软,四下里望望,想找一个能逃命的地方,后来,冰裂声听多了,明白了冰裂是贝加尔湖的常态,基本不具有裂开一个大口子,把人吞进去的危险。</h3> <h3>正是冰裂,形成了美丽的冰裂纹。冰裂纹、气泡冰,都是贝加尔湖美丽的一部分。</h3> <h3>恰逢两位团友同一天过生日,酒店特为两位寿星制作了当地人过生日吃的蛋糕,我们的俄罗斯导游端上了蛋糕,这张照片好温馨。多像一幅油画。</h3> <h3>每天都是俄罗斯大餐,热量严重超过抵御寒冷的需求。</h3> <h3>贝加尔湖落日。我们10天的贝加尔湖之行也该落下帷幕了。</h3> <h3>离开前,观看了伊尔库茨克大学为我们举办了专场演出。这是团长的魅力,居然能为我们安排观看一场演出。演出结束后,我们全体演出人员合影。俄罗斯人的艺术素养真的不是一般的好。</h3> <h3>留下开心的时刻。</h3> <h3>其他还有参观布里亚特博物馆、海豹表演等等活动,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展现。</h3><h3>贝加尔湖之行结束了,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俄罗斯青年喜欢在贝加尔湖举行婚礼?首先贝加尔湖宽广辽阔,而夫妻双方就是要有宽容的胸襟。其次,是贝加尔湖纯净,贝加尔湖的水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用冰清玉洁来形容眼下的贝加尔湖是再恰当不过了,而爱情的属性之一便是纯洁。第三,十二月党人妻子的忠贞又增加了贝加尔湖的道德属性。贝加尔湖是宽容、纯洁、忠贞的象征,这些恰好都是爱情的重要属性,所以俄罗斯青年喜欢到贝加尔湖举行婚礼也就不难理解了。连李健的歌都唱到:这一生一世,这时间太少,不够证明融化冰雪的深情。</h3><h3>不过,看过冰雪世界的贝加尔湖,感觉李建的《贝加尔湖畔》有点甜,冬天的贝加尔湖是苍茫的。</h3><h3>很多人纠结,什么时候去贝加尔湖最好,应该说,什么时候去贝加尔湖都好,但是如果你一生只打算去一次贝加尔湖,那就在冬天去把,冬天的贝加尔湖绝对是无与伦比的。要是冬天去贝加尔湖,最好在二月底或三月初,天越冷,冰越蓝。</h3><h3>很多人担心贝加尔湖的寒冷难以忍受,冷是肯定的,但还是能忍受的,肯定能克服的。</h3><h3>贝加尔湖这个无比美丽的地方,清朝以前还是我大中华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她就成了俄罗斯的了,说起来令人捶胸顿足!</h3><h3>好啦,关于贝加尔湖的记录到此结束。</h3><h3>最后,感谢李总和杨主任对此行所做的周到安排!</h3><h3>韩玲 2018年5月26日</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