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风俗—印寿桃

天添向上

<h1>我是土生土长的三墩人,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我家,在吉鸿社区,还未拆迁的时候,我们祖叫女婿桥。现在,整个吉鸿社区都拆完了,建成了公园,建成了杭州市最大型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区。虽然,家乡的面貌改变了,但很多的风俗,却在老一辈的手上永远的传承下来………</h1> <h1>在我们村,每当家里有人过大生日,家里都要印寿桃,做圆子。那何为大生日呢?比如小孩子10岁,大人的30岁,50岁,60岁……等等满正数的生日。下面让我来介绍下,咋么做这个寿桃呢?</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印寿桃的第一步,是准备面皮,把糯米粉放在面盆里,加入热水,慢慢揉成面团。别看这是很容易的活,但要控制水的量,面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这也是项很吃力的活,一下子就汗流浃背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二步,就是准备馅料,一般是豆沙,经过高压锅煮透,拌上糖,也寓意着甜甜蜜蜜。</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接下来,就是把馅裹在面皮里,做成一个个小圆球,放进模子里一压,就成了寿桃的样子。一般一个青的和一个白的为一组,称为一贴。</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接着,就是上锅蒸了,大概半小时的时间,就蒸透了。晶莹透亮的寿桃,让人很有食欲,放在一边完全凉透,点上两点红,寓意吉祥如意,成品就出来了。</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从印寿桃衍生出来的一种小吃,就是圆子了,其他很多地方叫清明团子。里面的馅料换成咸的,至于里面是什么料,要看什么东西是时令了。有春笋的,有萝卜丝的,加上肥瘦相间的猪肉一炒,放上葱,别提多香了。形状,也不用模型了,就看妈妈的一双手,搓成圆球,蒸熟,就是一样地道的美食了。</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印寿桃,是对生日的一种尊重,把寿桃先供奉再来吃,为生日的人祈福。当然也要分给左邻右舍,也让大家来分享这一份喜乐吧!</b></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