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至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背景下果农的转变之路

周至猕猴桃产业中心

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42万亩,挂果面积36万亩,总产量52万吨,一产产值超32亿元,果区人均收入过万元,约9万农户从事猕猴桃生产种植,产业发展领跑全国。近年来,随着猕猴桃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全国各地都在发展,以陕西眉县,四川苍溪,浦江,河南西峡,贵州修文,浙江江山等后起之秀种植为主,全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张到280万亩,全球猕猴桃种植以新西兰,智利,随之带来的就是质量生存的永恒法则,面对世界经济正处于在一个大调整、大变革的年代,中国经济开始大踏步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猕猴桃产业何去何从?如何克服目前存在的困境?怎样跟进时代的步伐,继续领跑全国呢? <h3>万物之变,终归有因,周至猕猴桃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位,是多少果业人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我们的人为因素对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转变全县9万多果农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对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认识,对果业市场变化的了解,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前景的认识与判断至关重要。现在的水果市场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要想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站稳脚跟谈何容易!首先,我们要清醒的给自己定位,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周至县的猕猴桃人工种植有着40多年的历史,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先进的作物模式和管理经验,拥有庞大的专业技术骨干人才队伍,这点我们应该足够自信。然而我们面临后起之秀,也应该认识到我们的短板,那就是架形老化,肥水一体化普及率低,接受先进的科学化管理理念不够,面对诸多问题自我反省能力不强。“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周至猕猴桃依靠自身的风味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创造了水果市场的"神话",我们要如何把这个"神话"延续下去,是我们每个果业人肩上的一副重担,我们必须把质量摆在第一位,以优质的品质力压群雄,独占鳌头,才能稳坐猕猴桃产业头把交椅,我们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用我们几辈人心血凝聚下的结晶服务好我们的产业。</h3> <h3>思路决定出路,如何使周至是猕猴桃成为引领猕猴桃风向标的大格局,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熟知周至猕猴桃,就要提高广大果农的境界高度,充分认识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周至猕猴桃"的大旗是支撑整个产业的中流砥柱,不能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的一己之利而使整个大厦土崩瓦解。</h3> <h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有宽广的胸襟学习先进的经验,采百家之长,不断创新,才能独领风骚。周至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必须与世界接轨,才能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最大的利益,驱使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目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