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地对待医药问题

大自然srj

<p class="ql-block">《健康论》(第六篇论医药14)</p><p class="ql-block">图文作者/大自然srj</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谨慎地对待医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世界死亡人口中,有1/3死于医药不当。在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有300多万人,其中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26%左右。在因用药死亡的人当中,药物成瘾、肝肾损害、细胞突变、致畸致盲等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已达30%。由此可见,药能治病也能致病,甚至致命。</p> <p class="ql-block">   一、谨慎地对待医药</p><p class="ql-block"> 20世纪,中国人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找医生的。一旦得了病,小病就扛着,大病就等着,实在不行了,再找医生。现在人们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对健康也就越来越重视,稍有不适,就立即吃药、打针、输液。</p> <h3>  这两种情况都有偏颇之处,都过于极端。如果生病后不及时有针对性、有效性地看病治疗,小病可能拖成大病,轻病可能拖成重病;反之,稍有一点点伤风感冒就输液,大治特治(看看现在的独生子生病,一大家人是如何围着其“转”的),好象不这样病就好不了。</h3> <h3>  这两种情况都不妥,中医有种说法,叫“有病不治为中工”,如果有病不治,自然好的几率占一半,就相当于中工的水平(医生的水平有高有低:10个病人治好8、9个是上工,治好5、6个是中工,治好2、3个是下工)。</h3> <h3>  这是告诫人们:药是不能乱吃的,医也是不能乱投的。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蕴涵着自愈的能力(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这种能力更强),这种能力源于人们心灵的坦然、自信、乐观和觉悟。人不必一不舒服就向医生求药,要先想想自己的生病的原因是什么?生活方式是否有不对的地方?只有找准了生病的原因,改变了自己不良习惯,才是治病的关键。</h3> <p class="ql-block">   二、药物滥用即是毒</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是药三分毒”。意思是:只要是药物,那么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然而,现代人越来越过分地依赖医生和药物,这是人们的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p> <h3>  有些病人早上吃一把药,中午吃一把药,晚上还吃一把药,然后说每天都不想吃饭,都没有精神。可以想像一下,胃里装这么多药,还想吃饭吗?吃饭不香,身体营养够吗?营养不够,有精神吗?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可不是吃药长大的。五谷杂粮是养人的,只吃药、那怕全是营养药也是不行的。药物滥用是现代健康养生的一大障碍,不仅浪费医药资源,消耗个人钱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个人的健康和寿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