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20年前,我与大病不期而遇,患上了尿毒症。20年来,经历过两次失败的肾移植,接受过十多次大小手术,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风雨飘摇中虽步履蹒跚,却始终与坚强为伴,执着、倔强、无畏向前,走过不屈的生命之路。2016年来,透析置管致透析后反复发烧,透析之路遇上了难以逾越的坎。原以为人生故事平淡,感觉转眼间已在生死前沿。难舍并不遥远的走过,渴望明天会有更美的笑颜。怀着对生命最深情的眷恋,苦苦寻觅千百度,慕名来到武汉同济医院,寻求生命的续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同济院训“格物穷理,同舟共济”。推究事物,尽致其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同济之所以精医,其治学、治医方式定不能有异于此。</font></h3> <h3>同济的早晨,旭日冉冉升起。与朝阳一起升起的还有我再生的希望</h3> <h3>琴声叮咚,早上,钢琴曲从同济医院中法院区门诊大厅里传出。大厅的观光电梯旁,用盆景隔出一块区域,摆着一架粽色的三角钢琴,舒缓、清新的钢琴曲在大厅里回响,犹如置身音乐厅般放松、愉悦。</h3> <h3>我是小医导机器人“小胖”,我能为你解答就医信息</h3> <h3> 入住同济医院肾脏内科,渴望血管通路组给我再生之路。血管通路组有一支非常敬业、充满爱心、技术一流的专家团队。血管评估、通道建立、规范通路使用、细化通路监测、通路维护,各环节都有一套成熟科学的操作规程,还不断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努力为患者开辟透析的“通路”、“大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h3><div> </div> <h3> 血管通路中心采取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个性化定制“生命线的构建和维护计划”。在这里,患者可以得到一流的服务。</h3> <h3> 入院后,情绪一直低落。我的手足瘘道都不能用了,透析通路还能重建吗?主治医生何凡教授问诊时,我心里还很是忐忑。不曾想,教授仔细检查后一身轻松的样子对我说,你还可以重新造一个高位瘘,现在技术进步了,即便血管条件不好,还有血管移植、人造血管和血管扩张等多条路可走。教授笑呵呵的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放心,我们一定可以给你重建一条生命的通道”。几句温暖的话,几个温暖的动作,如春风化雨,顿时雪融冰化,希望荡漾,如释重负。我的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h3><h3> 幸福是你伤心落泪的时候有人对你说:没事,有我在……。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h3> <h3> 面对众多渴望生命的眼神,何教授的工作总是满负荷。查完病床,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半,随即给我做血管造影,进行血管评估。造影室里,医护人员有条不紊的准备设备、器械、材料。造影剂注射后,何教授让其他医护人员离开造影室,他独自操作血管造影X光射线机,直到完成。</h3><h3> 从造影室出来,教授说的第一句话是,恭喜你们,左上臂主静脉具备做瘘条件。教授转身的时候,只见他背上的衣服全湿了。这时,中餐时间已过,送来的快餐早凉了。一个护士说,何教授怕我们受辐射,把我们都“赶”出来了。教授只是淡淡的一笑,他在我的心里却顿时高大起来。</h3><h3> 医护人员的伟大正在于此:在拯救患者生命的时候,往往忘了自己的珍贵。</h3><div> </div><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白衣天使温柔的手指抚摸我给我安慰,温暖的眼神俯视我,给我信心。你们弯下腰却挺直了我的脊梁,治愈我蔓延的寂寞和伤痛,叹息和眼泪变成了云彩。</h3> <h3> 血透中心宽敞明亮,洁净如洗,走进来顿觉心中敞亮平静。</h3><h3><br></h3> <h3> 在血透中心,何凡教授、汪教授、鄢老师等,共同给我完成了高位瘘道手术。我的血管条件差,本该个把小时的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这样的手术虽然不算大手术,却是教授亲为,这里有大技术,大爱心。我在心里默默说,“何凡何凡,在平凡中非凡”。</h3><div> 天使们又是一顿下午的中午饭。何教授快快地划拉了几口饭,就匆匆赶往院本部,他还要赶傍晚的航班,去参加一个学术交流。我心里好一阵歉意。</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静待瘘管发育成熟。两个多月后,我又一次来到同济医院血管通路组,穿刺新瘘。 由于新瘘血管细且有硬化,扎针难度大。 血透中心护士长鄢老师仔细超声检查瘘道发育情况,精心绘制内瘘穿刺图谱,亲自执针。果然圣手,一针见血,首次使用新瘘透析顺利完成。之后连续扎针成功,走过了开初最艰难的路。我终于见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人追求气壮如虹的事业,有人用青春博取靓丽的功名,而鄢老师的团队始终在岁月的幕后,追求一种给患者生的希望而自己朴实无华的宁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又过两个月,我又一次来到同济做内瘘随访。</font>超声检查结果血管有狭窄,需行血管扩张术。</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术前谈话患者往往是很忐忑的,可谓疑虑重重。汪教授和鄢老师仔细跟我谈了血管扩张手术的原理,手术成功后血流改善的良好预期,手术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并告诉我,手术的严重不良后果是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医生会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鼓励我放下包袱,轻松面对。他们就像天使,用阳光驱散阴霾,用温暖和希望驱赶绝望,让我心里亮堂。</h3><h3> 大医者,不仅治病,更在医心。</h3> 手术室门口见到何凡教授,他满脸微笑,一身轻松,“我们一起努力,放松”。手术开始了,影像检查、消毒、定位、进导管、加压扩张,有条不紊。X光下,血管狭窄部位扩张成功。“OK”,何教授喜悦的话语让我感觉又从风浪里回到港湾。血管内流量测定>700ml/min。“呼呼”的血流声,就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的心中春风荡漾。<div> 术后第二天,鄢老师又一次给我规划穿刺针位,绘制穿刺图谱。</div> <h3> 鄢建军护士长以“精准医疗”理念为引导,创新管理,因人施策,制定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准责任制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建立护患“责任制护患关系”,为病友保驾护航。得到了国家卫生部门的肯定,获得健康界举办的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起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二季擂台赛<font color="#ed2308">金奖。</font></h3><h3> 精准医疗理念贯穿于血透治疗的始终。鄢护士长用“绳梯穿刺法”为我规划血透穿刺图谱。</h3> <h3> 监测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流量及流量的变化趋势,是内瘘栓塞的预警信号,可为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h3><div> 瘘管扩张后的第一次透析,通路组鄢老师用超声稀释流量监测仪做通路监测。</div> <h3> 通路流量测定结果:内流量760ml/min,达标,血管扩张成功,我心里多了久违的轻松。突然想起了央仓嘉措的话: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就有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到快乐。</h3> <h3> 梅花用素雅的清香,默默芬芳着冬的心房;医护人员用那抹爱的嫣红,将生命之灯点燃。他们心中有一片海,在那里,患者健康的风帆从不曾落下。他们用爱心告诉我,路,在心上,在熏香的灵魂中,在医患携手穿越生命的芬芳中。你们的不放弃,才有了我的诗和远方。</h3> 血管通路专家何凡教授,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肾脏免疫相关疾病的多靶点治疗及疑难血液净化通路的建立。没有节假日,不分上下班,吃不上正点饭,顾不上父母妻儿,这都是他工作的常态。他实际上可以有多种选择,都可以得到相同或更多的物质及精神回报。但当他看到患者期盼的眼神,依然选择了坚守。他说,“希望能多提供一点帮助,让患者不那么完美的人生少受些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对生命的承诺是支撑他前行最大的动力! <div> 何教 授,你青年担纲,一个个重新站起来的生命写下你的传奇。你虽然错过了春花秋月,但你从未缺席生命的贺章!</div> <h3><font color="#010101">走出医院的医嘱。患者走到天涯海角,何教授的医嘱就延伸到海角天涯。这是何教授发在“云病房”微信群的医嘱,可谓无微不至。这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font></h3> <h3>鄢护士长,你是血管通路组“平凡中不凡”的又一面旗帜。你的岁月在患者的瘘道旁悄悄流过,你的爱心在患者生命延续中绵绵延伸。你的追求在澎湃的血管里萌动,你的医术在不倦的追求中升华。你在行业里取得了闻名遐迩的荣誉,获得了健康界举办的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起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二季擂台赛金奖。2005年以来,你在全国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7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文19篇。累累硕果是对你为生命护航的认可和崇高奖励。</h3> <h3>同济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这里有一流的团队、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这里是患者的绿色通道,为生命的大船保驾护航。</h3> <h3> 在通往春天的路上,没有什么能阻止生命的怒放,一种爱,在清寒中透着喜悦。你若盛开,一定是春天到来!在血管通路组,医护人员一路播撒阳光,用爱一路默默奉献,用温暖的话语鼓励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驱散患者肉体的伤痛和心灵的阴霾,让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灿烂。</h3><h3> 血管通路组用爱营造“患至如归”的气氛。这是定期组织的同济医院“相亲相爱一家人”互动活动。</h3><h3> </h3> <h3> 血管通路组,一座爱的病房,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 </h3><h3> 即将出院的我,试探地提出和通路组医护人员合影的请求,他们欣然应允。这个例外的“待遇”不仅是给我的鼓励,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你们缀起了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起善良,网起希望。鄢护士长、杨老师、叶老师、李老师、刘老师、金老师……,你们从不言弃的接力,织起了一张护佑生命的网。</h3> <h3> 鄢护士长,我生命黑夜的一盏明灯。这些年,我孤独在自己的世界里,茫然地看着生命之树慢慢凋零。血管通路组让我枯木逢春,这束光将永远刻在我生命的年轮里。</h3> <h3><br></h3><h3>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当你觉得容易的时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着那份不容易。我能又一次见到生的希望,来之不易,是血管通路组的天使们为我承担了很多的不容易。</h3> <h3> 望着晨星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风雨无阻,两点一线,疲惫忙碌。可即便如此,你们依然日复一日,坚守自己的信仰,任世界喧嚣,任年华苍老,用自己的平凡,放飞一个个神圣的梦想。</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3月,在中法两国元首见证下,两国政府在巴黎签定了《关于在武汉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意向书》,生态城项目正式落户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将在这里围绕医学大师搭建国际一流医学平台,建成国际一流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生命之路在这里愈筑愈宽。</font></h3> <h3> 患病以年来,我如溺大海。曾期盼菩萨施展宏大法力,济我登上彼岸。苦苦寻路千百度,同济血管通路组给我开拓出新的生命通路。行路不忘筑路人,患者的“路”是筑“路”者赞歌的“五线谱”。虽然我的生命之舟曾经触礁,有你们相伴,我不再孤单,有你们助阵加油,我会继续扬帆!</h3><h3>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