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岁月无声,但我依然记得有你的风景

范儿,十足!

<h3>时永华,是我初中时的梅村中学老师。 <br>算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时光已变迁。<br>来不及珍惜的时间,流过长河的浩瀚。岁月无声,我却依然记得曾经时的星移斗转。</h3> <h3> 三十岁年过去,他桃李天下名扬四海,根本不知道我是他哪一个学生。我记起他,是和同事闲聊时说起的。她谈学生时代的同学老师,那些难忘的乡村生活、故事、经历。我也说起我少年时的同学老师。<br> 在梅村学校生活好多年。她是我少年、青春时代的全部记忆,所以一直念念不忘。记得老学校的旧模样,那些古朴典雅的平房,大食堂,实验室,茶房,医务室,还有排着长队缴费的会计室、令人神往的静谧幽深精致优雅的阁楼阅览室 ……记得曾经的同学和玩伴,记得树林中三五成群读书走动的时光剪辑的背影,更记得一些撒播知识种子的老师。<br>  语文老师许冠民毕业南开大学,是个和蔼可亲但也严厉的老头儿。那时候一群小伙伴常常都跑他家蹭饭,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没心没肺,挤在小平房中,说说笑笑无忧无虑。<br>记得政治刘老师是我们班主任和他与我们同班的弟弟。英语老师马新凤的姐。刘开渠的侄子刘世峰老师及他的儿子我们同学刘忠伟。我们校长是许梅生的爸爸许良超。对我特别好的生物女刘老师。另一位高大英俊潇洒大概叫徐立达的校长。教我们打排球的体育王老师。还有外号叫王大拉天天掀被窝叫那些偷懒不起床的王主任。清秀瘦弱嗓音独特的吵过捣乱纪律的学生又马上表情丰富满带笑颜唱起歌教起谱的音乐老师。印象最深的还有打扫卫生拉着架车满校园扫除的侏儒大桥。再深刻印象的就是被顽劣学生起叫外号「2(根2)不知真名的、个头很矮小字却特别漂亮晒脱的书法老师,而时永华这个美术老师的名字记得也特别清楚。</h3> <h3>  前两年不知道在哪里看过时老师的画。那些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等几代领导人过于真实的炭精画画像,比相机更清晰流畅自然纯粹。后来才知道时永华老师是炭精画的传承人。<br>当再次又谈起学生时代的话题,他又重来记忆,再一次聊起了我们的老师。</h3> <h3>  我上网搜索,没曾想网上呼啦啦呼啦啦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很多他的作品。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头衔也是你想象不到的多如过江之鲫。什么炭精画传承遗产继承人,什么牡丹花画第一人,什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什么木刻雕刻书法速写油画……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都有他画收藏!……太多太多,世界著名油画大师,乾隆皇帝画像,金陵十二钗仕女人物……数不胜数多如牛毛!集大成者啊,时老师!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用了多年的四大伟人百元人民币也是他手画!就是天安门上毛泽东的头像竟然也是出自他手!去过两次天安门,看过多少次毛主席像,竟然不知道画像的就是我们老师!简直孤陋寡闻,对不起我们的师生情哦。那老妈贴在墙上的主席像是不是别人复印他的画呢?<br></h3> <h3>  “我给你发点我的书画作品,无事时请欣赏&quot;。 <br>于是,在百度百科的链接里,出现大量的有各种各样题材的画作琳琅满目。它们争奇斗艳,各自花开满园展。你可以像个无知的孩子,在这百花盛开的世界,如小蜂蜜忙不迭地寻找不同类型丰富的画面——细细品味赏析吧!眼睛不会疲劳厌倦。</h3> <h3>  和老师简单的对话,感叹身为中国名人世界名人的他,依然还是印象中的那个朴实善良的老师,还是那个姿态低调没有奢华的老师,还是那个真实务实话少的老师,还是那个没有丝毫端架子的老师…… <br>  虽然多年未见,他依如旧时光里的那个样子。依如我梅村时代所有老师的那个样子……朴实无华、勤奋智慧、脚踏大地、胸怀万物而光亮如新。 <br>时光似箭,但我仍然记得那个校园;那个满枝绿叶花色昵浓的芳树香飘的校园;那个和同学同盆一起分菜,一个馍篓抢馒头的校园;那个记忆里抹不掉撒汤味道的校园;那个冒着蒸汽馏米饭的校园……敞开一扇门,同学亲密无间相互招风引伴,依山水也甜。教室里烛光摇曳,煤油灯燃如星火点点,暗夜里飘着淡淡的屡屡青烟,恍如黑暗中寻宝探险的仙境一般,苦读的寂寞身影,孤零零伫立在寒夜的路灯间,瑟瑟索索披星戴月,一切宁静祥和的萧县梅村校园。 <br>“因陋就简苦耕耘,教者谆谆。闻鸡起舞奋发图强,学者孜孜。”萧风梅韵,英姿飒爽,图书馆音容犹在。&quot;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quot; </h3> <h3> 明月照尽人间繁华,昔日同窗好友师生情,如微风拂过湖面,即使岁月的年轮不断转动,在时光的潭面轻碾而过,你我依然记得蒙蒙细雨打湿的流年。<br>  虽然多年不见,我仍愿老师与同窗是少年模样,岁月静好,一切安康幸福如愿。<br>  祝愿大师——人民公仆。笔耕不辍,再度登峰造极,笙歌再鸣,世代流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