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西 河津新景点——黄河大梯子崖

山西—黄河大梯子崖

<h3>黄河大梯子崖,位于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半坡村,是在悬崖边依地势人工开凿的之字形古栈道,由365个台阶组成,垂直高度约120米。</h3> <h3>神话传说中的黄河大梯子崖:</h3><h3>相传当年,大禹积石导河至石门,遇见恶龙阻挡,工程迟迟不能进展。大禹十分着急,万般无奈便在悬崖上凿出通天石梯,并由此进入天宫,向玉帝告状。玉帝听后大怒,立即派天兵天将斩杀恶龙,扫除治河障碍。大禹带领民众日夜奋战,很快便凿开龙门,使漫漫洪水流入大海。</h3> <h3>历史记载的黄河大梯子崖:</h3><h3>据民国版《乡宁县志》“山川考”记载:倚梯城,百一十里,西绝壁百余丈,在黄河大梯子崖上。“古迹考”记载:倚梯城,即倚梯崖,魏孝文帝(公元467年—499年)西巡至此勒石。倚梯城为北魏时期屯兵之所,梯子崖为古战争关口,石梯顶端有古陷阱和关口门栓遗迹。</h3> <h3>抗日期间的黄河大梯子崖:</h3><h3>1938年12月23日,盘踞河津的日军,以七、八联队附滕田大队为基干,加上伪军等共四、五千人,大炮二十多门,由空军配合进攻新八师东龙门山及禹门口前沿阵地。当时在山顶驻防的是国民党新八师二十二团,日军以飞机轰炸扫射,大炮轰击,掩护步兵前进,均被新八师击退。26日至29日,日军又出动飞机多架次,对新八师阵地狂轰滥炸,此时大雪纷飞,日军步兵身着白色衣服,在雪地上伪装前进,企图夺取禹门渡口和东龙门山阵地。新八师官兵奋勇抵抗,多次打退日军进攻,日方伤亡惨重,新八师前沿阵地官兵伤亡亦达70%以上,其中守卫云中寺的一个加强排,全部壮烈牺牲。前沿多处阵地一度失手。30日,新八师朱振民副师长命令二十三团翻山越岭,由师家滩渡河增援,从龙门山侧面(即 黄河大梯子崖)登山向日军发起攻击,收复龙门山所有阵地。此役对日寇予沉重打击,毙伤日军200多人,迫使其龟缩河津、秸山两地。新八师阵亡连长以下黔籍官兵271名,合葬于陕晋交界处的龙门山麓(此地在属山西省河津县),1987年河津县政协在墓前修建一座纪念碑。</h3> <h3>风景独特的黄河大梯子崖:</h3><h3>黄河大梯子崖,形势险要,风景独特,北望群山,南眺龙门,云抚耳鬓,河涌脚底。俯瞰石门,山束水烈;仰至天台,挥袖飘逸。</h3> <h3>感受独特的黄河大梯子崖:</h3><h3>站在黄河大梯子崖上,我看到九曲黄河,破石门而出,奔龙门而去,山峦层层叠叠,心中满是山河浩荡之气概。</h3> <h3>(航拍)另一个角度看到的黄河大梯子崖</h3> <h3>  本篇文字摘自河津新闻传媒吴晓征记者文章及百度百科等。</h3><h3> 图片截图自霖枫航拍的网络视频。</h3> <h3>  游览路线: 从108国道禹门口大桥处沿龙虎路往北3公里处</h3><h3> 或者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搜索黄河大梯子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