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次南京之行,有幸遇到【红头长尾山雀】和【银喉长尾山雀】两种鸟类一起在梅花林中玩耍赏梅,也吸引了全国各地鸟人前来观赏和拍摄。</h3> <h3>红头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英文名:Black-throated Bushtit)是雀形目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鸟类,俗名小老虎、红宝宝儿、红顶山雀、红白面只,英文名直译为黑喉长尾山雀。体型小巧,体长约10厘米。是一种山林留鸟,红头红胸、黑脸黑背。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很有意义。</h3> 红头长尾山雀雌雄羽色相似,但因亚种不同而羽色略有变化。其中指名亚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眼先、头侧和颈侧黑色;其余上体暗蓝灰色,腰部羽端浅棕色,飞羽黑褐色,除第一、二枚飞羽外,其余飞羽外翈具蓝灰色羽缘,内侧次级飞羽内翈微沾玫瑰红色,初级覆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微沾棕色,尾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最外侧3对尾羽具楔状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白色,其余尾羽外翈羽缘蓝灰色。颏、喉白色,喉部中央有一大型绒黑色块斑;胸、腹亦为白色,胸部有一宽的栗红色胸带,两胁和尾下覆羽亦为栗红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云南亚种和指名亚种大致相似,但头顶栗红色较淡,胸带和两胁栗红色较暗且胸带亦较细窄。西藏亚种和指名亚种相似,但具白色眉纹,眉纹以下,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颏和颚纹白色,喉有一黑斑,其余下体淡棕黄色,胸部有一淡色横带,位于黑色喉部和淡棕黄色胸部之间。虹膜桔黄色,嘴蓝黑色,脚棕褐色。 <h3>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h3> <h3>红头长尾山雀是一种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活泼,常从一棵树突然飞至另一树,不停地在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边取食边不停地鸣叫,叫声低弱,似“吱一吱一吱”。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h3> <h3>银喉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caudatus):共有19个亚种。体型纤小,全长10.8-13.1厘米,翅长5.2-6.0厘米,尾长6.0-7.8厘米。该鸟头顶羽毛较丰满且甚发达,体羽蓬松呈绒毛状,头顶、背部、两翼和尾羽呈现黑色或灰色,下体纯白或淡灰棕色,向后沾葡萄红色,部分喉部具暗灰色块斑,尾羽长度多超过头体长。雌性羽色与雄鸟相似。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棕黑色。</h3> <h3>该鸟行动敏捷,来去均甚突然,常见跳跃在树冠间或灌丛顶部,生活在欧亚大陆各种环境的树林中,群居或常与其他雀类混居,以昆虫及植物种子等为食。分布于自北欧和东北欧,东经西伯利亚至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库页岛),北美和澳大利亚。该物种是罗马尼亚的国鸟。</h3> <h3>银喉长尾山雀在山雀中体形较小,躯体圆润,尾巴相对地较长,能占到总长度的一半,嘴短而粗;松散的羽毛外观蓬松,雄性成鸟与雌性羽色相似。雄性成鸟头顶和枕侧辉黑色,头顶中央贯以黄灰色纵纹;额、头侧和颈侧淡葡萄棕色;背至尾上覆羽石板灰;翅灰褐以至黑褐色,内侧飞羽的羽缘较淡;尾羽黑色,外侧羽片具灰色羽缘,外侧二对尾羽浅褐,有楔状白斑,最外侧一对尾羽的外侧羽片纯白色;颏、喉淡葡萄棕色,喉部中央具一银灰色块斑,胸部黄灰,腹部沾葡萄红,尾下覆羽葡萄红色。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h3> <h3>银喉长尾山雀是常见的森林鸟类之一,多栖息于山地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在中国辽宁东部山区的落叶松林中较为常见,冬季或迁平原;在浙江一带,银喉长尾山雀则多生活在柳树、松树、茶树或竹林间;在新疆伊犁地区,它们繁殖季节活动于针叶林和海拔1000米以上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内,冬季在针叶林中亦可见,但多数下降到河谷次生林一带。</h3> <h3>银喉长尾山雀主要啄食昆虫;在中国东北地区,除少量蜘蛛和小形蜗牛外,95%以上是昆虫,包括落叶松鞘蛾、天蛾、尺蠖等危害森林的害虫;在秦岭、大巴山地区和四川西南与云南西北部等地,食物中昆虫所占比例都在90%以上,包括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及其它昆虫,也有少许植物。</h3> <h3>银喉长尾山雀体重只有大约7-9克,由于它们的体温始终保持在略高于40℃的水平,因此很难储存足够的食物来度过漫长的冬夜,尤其是寒冷的冬夜,当气温低于20℃时,它们就需要食入更多的昆虫才能生存,因为无法找到那么多的食物来保持体温,许多长尾山雀会在严冬中死亡,于是它们在冬夜成群栖息、蜷缩在一起,以减小热量散失。一只鸟夜间独自栖息比一群鸟拥挤在一起栖息需要多耗费约25%的能量,而且,单独的一只鸟在寒冷的夜里几乎肯定无法存活下来。</h3> <h3>在中国浙江一带,银喉长尾山雀在3-4月间营巢繁殖,巢置柳树、松树、茶树或竹林间。每窝产6-8枚卵,呈粉红白或纯白色,具红褐色斑点。卵平均大小为15×12毫米。</h3> <h3>卵产完后,由雌鸟单独坐巢孵卵。此时雌鸟很少呜叫,而雄鸟则常飞到鸟巢附近鸣叫,雌鸟闻声而出,偕同雄鸟飞去取食,然后再伴随返回,待雌鸟入巢后,雄鸟再离去。也见有雄鸟衔食喂雌鸟的情况。</h3> <h3>为了采食梅花的花蕊,这些小精灵拿出自己的绝活,从不同角度飞跃采食,可见功底不凡。</h3> <h3>以上图片是我在2018年3月11日南京明孝陵梅花山景区所拍摄。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分享,为你带来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