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几和坐具

过眼云

<h3>印象中,北京的刘兄写过一篇"凭几"的美文,也就前不久,当时还截了图的,只是,一时半会儿没有找到。是榻上依凭的那种小几,美美的!</h3> <h3>刘兄对那种"几"的研究,颇为透彻,所以我一向都特别钦佩这些肯用心的学者。有时候,我还会很嫉妒,他们比我年轻,我为什么就没他们那么懂。。。。扯远了!只是,我的这个,跟他说的那种"隐几"、"凭几",有点儿像,却并不是一会事儿!</h3> <h3>坦率地说,我这个,像,却并不是!但是也有一百六七十年了,清中期的东西。卖家说,那就叫"几",非也!我说我懂,你那个真不是"几",是凳,搁丑了说,还是一个&quot;烧火凳&quot;,就是乡下灶炉边,坐那儿凑柴火的坐具。</h3> <h3>然而它却老,比我老多了,特别地古朴,古朴到怎么样的一种程度呢?就是那种再往后倒,就倒回到了原始社会了。。。。</h3> <h3>木纹也美,皮肤也苍老,份量也压手,纯素颜,没有施半点儿脂粉。。。。</h3> <h3>这让我想起了记忆中我太爷爷的手,布满了的沟沟壑壑,然后他会抚摸着我的头,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野,他会说:"从前有一座山。。。。。。</h3> <h3>深隧的夜,繁星点点,我努力地辨认着什么叫做北斗星,什么又叫扫把星?</h3> <h3>那时候我还很小,听过了很多很多那些遥远的故事,飘出去,又撞回来,包括那些坐具,和那些不一样的"凭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