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类小说

蕤の世界

<h3>最近没事吃松籽的时候,就想起顾城的《我们写东西》,诗里说:“我们写东西,像虫子,在松果里找路,一粒一粒运棋子,有时,是空的,集中咬一个字,坏的,里面有发霉的菌丝,又咬一个”;“不能把车准时赶到,松树里去,种子掉在地上,遍地都是松果。”有时看到一件事我脑子里会冒出无数与之有关的东西。有时觉得看书没用,但有时觉得懂的多还挺好的,有乐趣在其中!</h3><h3><br></h3><h3>从一摞书里翻书时,便不由自主的想,类似的书不能再重复购买;要涉及各类书(当然主要还是文、史、哲);小说类可以读读,尤其非虚构类小说要多读。</h3> <h3>说到非虚构类小说,读过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写的《江城》,作者牛津大学毕业后,到重庆涪陵师专任教两年,1996-1998年闲暇时在那个小镇的所见所闻以外国人的视觉观察到的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据说陆川要将它拍成电影。</h3><h3></h3><h3><br></h3><h3>后来还看到一本书名忘记了,但内容大致一样的书,同样也是外国人对东北农村的生活感兴趣,竟然在哪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解到的当地风土人情。这两种情况,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些事情发生在身边,多少有点“只缘身在庐山中”,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但对于外国人来说,犹如和咱们平时去旅游,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除了观风景,对某些美食,风俗等也充满着好奇心一样。</h3><h3><br></h3><h3></h3><h3>《呼兰河传》,它是活在世间仅31个年头的萧红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一部自传体,。由于作者原生家庭原因,从书中能读到她无比怀念童年和祖父在一起的幸福生活。</h3><h3><br></h3><h3></h3><h3>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讲述的是他自己及家族的故事。</h3><h3><br></h3><h5></h5><h3>齐邦媛的《巨流河》,是以自己及家庭随着社会时局的变化和变迁的真实故事。</h3> <h3>金宇澄的《繁华》,以自己生长的地方上海为背景,从老百姓生活出发,书中好多沪语,对话,此本小说完全不同于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在于它很真实,普通民众生活。王家卫已经拍了同名电影,由汤唯和金城武主演,今年上映;而他的《回望》是对父母的现实生活的记录。</h3><h3><br></h3><h3>去年冬天又看到梁鸿的《梁光正的光》,在之前,她也是专注此类小说,已出版《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对她的书感兴趣缘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从一名中专师范生到最后的博士,一路向上的奋发精神还多少打动着我。</h3><h3></h3><h3><br></h3><h3>以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事件为蓝本,应该是最得心应手。有朋友和学生问我,如何写好文章,我说其实很简单,从小事写起,用朴实的文字描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就好,别说虚话、大话,满篇引用名人的话,如果这样写出的文章让人读起来很空洞,用自己的语言表明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有“文如其人”,也就是自己的写作风格,当然不能故意标新立异。</h3> <h3>此类小说应该还很多,不同于人物传记,像《沈从文的后半生》《张爱玲传》《张爱玲,她比烟花还寂寞》《林徽因传》,尤其还有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自传体,记忆中只读过松下幸之助的(对这类书是不感兴趣的)……一时想不完全,关键是读的书也太少,就自己读过的小说中,待脑子缓冲缓冲,检索,归类。</h3><h3><br></h3><h3>很明了自传体∈非虚构类小说,用数学概念描述比较清楚,但细分自传体还能分出两类,不属专业人士,纯属自我认知,浅显而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