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绘制知识树,把握新教材”格尔木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团队——我们在路上</h3> <h3> 教材解读是教师备课中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3><h3> 本学期,我市大教研的主题是“教材研读”,我校在全市大教研的背景下,制定了我校本学期的教研计划。</h3><h3> 3月14日上午,我校进行了语文教材的研磨活动,郭校长及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h3> <h3></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 首先,由格尔木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团队的老师们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六国论》。吕晓斌老师从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课时目标、编者意图、重难点、学情、个性化解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解读;罗秀萍老师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单元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单元教材的编排体例、特点、目的、教学内容等分析,并对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策略、评价策略等做了解读;李丽老师立足课标要求,分析考纲,走进文本,以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入手,凝练思想,融入了自己的感情。</font></h3> <h3> 接着,由格尔木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团队的老师们针对人教版必修三课本之《琵琶行》解读教材。安冉老师声情并茂,以课标大方向着手,立于“大单元”意识,以“文本”为依托,构建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层级序列,达到文言知识结构化,教学目标明确化,课堂落实具体化,并提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董银花老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站在课标的宏观角度从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汲取养分;王进霞老师从具体课标要求、内容结构及《琵琶行》教材特点、立体式整合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h3> <h3> 高一语文团队和高二语文团队的老师们说教材研读结束后,再由高三语文团队的老师们评价并提出宝贵建议,高三团队的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提出意见及建议。</h3> <h3> 最后,由郭校长带领着格尔木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团队的全体老师展开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交流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将大家近一周以来教材研读的成果汇聚在一起,展现了团队智慧和力量,最终形成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h3> <h3> 讨论结束后,大家推选出李丽老师为此次格尔木市第一中学语文团队大教研活动说教材活动的代表,接着大家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老师们积极地表达了个人想法,为李丽老师说教材提出了个人建议,对于此次教材研读材料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h3><h3> 会后,老师们也纷纷表示,通过系列研磨活动,对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于个人成长,尤其是年轻人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h3> <h3> 最后,郭小玉校长做了总结发言。</h3><h3> 在发言中,郭校长首先肯定了格尔木市第一中学语文团队教研组为此次教研活动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赞扬了我校语文教研团队扎实热烈的教研气氛,并指出:要认识到教材研读的重要意义,把教材研读落到实处,重视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借助全市大教研的东风,扎实做好教学研究工作,为促进我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起到积极作用。</h3> <h3> 绘制知识树 关注教材解读 </h3><h3> ------格尔木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团队教材解读研磨活动第一阶段结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