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

输电小哥

<h3>  3月12日至3月14日,由局人资部、监审部、设备部等部门组成的丽江供电局"三基"建设首轮能力提升考试考核工作组完成了对华坪输电运检中心的考试考核工作。中心应考人员65人,其中有1名员工曾因公受伤背部装放了钢板、1名员工因腿部安有钢钉未能参与登杆考试,但都参加了系统运用考试,还有1名员工因在外地住院治疗未能参加考试。除上述因特殊原因未参加相应考试的三名员工外,通过连续三天的紧张考试,能参加考试人员在登杆操作、系统运用考试考核中全部合格。向局党委及输电管理所交上了一份近似于满堂红的答卷!</h3><h3> 华坪输电运检中心成立于2016年4月,现有在册人员70人,平均年龄43.6岁,小学及初中文化占比大,是一支由不同岗位转岗而来的"杂牌军",三基工作部署前,能够登杆人员30多人,系统应用熟练人员仅有10多个。是什么样的原因实现了从一支"杂牌军"向"铁军"靠拢的一个华丽转身呢?</h3><h3> 很多人习惯把成功归于运气。其实,所有的好运,不过都是实力的累积。认真生活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那么这份答卷的背后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输电小哥来为您揭秘。有点长,文末有考官的故事和私密文章福利哦……</h3> <h3>  四班带头人魏明祥,45岁,高中学历,高级工,就是那个因工受伤背部安有钢板放弃登杆考试的员工!一个曾经的登高能手,如今的技术能手。他带出的徒弟不计其数,中心技术力量的强大支撑源。四班班员共12人,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就有4人。三基工作部署前,能够登杆人员仅有3人。他通过建立互帮互助机制和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学苦练,他的班员顺利通过了考试。这次的考试他的班员全部合格后,他说:"这次我弃考登杆如果影响了中心的统计数据,我心里面真的很不安"。考试的12日、13日,责任感强烈的他正带着四班在宁蒗开展两会保供电巡线。直到13日中午才返回华坪中心参加考试!行动胜于言表,有这样的班组带头人,不用督促,他的班员都会克服万难,达到所确定的目标。四班的张凤军、李杰、罗置、陈春渊这4名上了五十年纪的老师傅考出的成绩说明了一切,其中陈春渊的踩板登杆动作娴熟优美,考场考官无不折服!</h3> <h3>  刘存学,一班班长,43岁,高级工。一班以凝聚力强、执行力强而在中心管理班子中获赞不少。刘存学学历虽然偏低,但在严管厚爱上是出了名的较真。在"三基"工作部署后,他立即带领班组员工利用周末时间白天加强登杆实操训练,晚上进行系统应用培训。刘存学的主动作为和对班组员工的全面掌握情况,让中心管理班子着实很少操心。为他点个赞!</h3> <h3>  梁彪,36岁,高中文化。人如其名,他的作风雷厉风行,如一名军人,技术过硬。三基工作部署前,还没有建立实训场的时候,他就在日常的检修工作中以检修现场为依托加强登杆实操培训,年前,他带领的二班能够登杆检修人员就已达到9人。中心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哪里,二班的登杆检修能手就出现在哪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成为他培训班员的场所。恭喜他刚刚获得了"云南电网公司201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抢险先进个人"的荣誉。</h3> <h3>  和跃红,44岁。三班班长,曾经的登杆能手和技术能手,以培养年轻人为己任。自己不能登杆就到现场指点登杆要领领、安全注意事项。因患有高血压,为了通过三基考试,他几乎每晚都在带着班员练习系统运用。临近考试前头两天晚上,为了避免白天运用系统进行训练的人多而导致网速过慢,他特意抽出晚上十点以后的时间段进行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克服了高血压和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疼痛的困难,通过了考试。考试过后,他说:"登杆以前是我的强项,现在因为高血压需要每天服药,导致不能登杆操作,所以自己特意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年轻人。三基工作部署下来后,反而我这个以前的登杆能手变成了最怕登杆考试的人。开头有点想不通,甚至曾有过放弃考试的念头。但通过所部领导的宣传后,自己领会了局里面对每个人负责、对安全负责的良苦用心。我是班组带头人,我都想不通,我都不带头。班员就无法通过考试,我不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他们。我服药后就抽时间训练,我一带头,班里面的不用说自己就主动练起来了。"</h3><h3><br /></h3> <h3>  周文云,42岁,宁蒗摩梭人,大专文化。在来到运检中心前,按照原来的维护模式,他几乎一个人承担起宁蒗辖区内所有35kV输电线路的维护,对宁蒗的35kV输电线路十分熟悉。周文云性格开朗,协调能力较强,但由于恐高等原因,一直没有勇气登杆训练。2017年12月18日,输电党总支书记和积军到宁蒗驻点对"三基"进行摸底评估时,特意叫他现场登杆,周文云在登到3米左右时,和积军书记发现他再也登不上去了,并且有不良反应状况,立即叫现场人员围起来,将周文云接了下来。通过详细的了解思想状况,技能水平,和积军书记在现场对他又鞭策又鼓励,安排专人监护,并要求他一天上一厘米,每天将登杆情况适时发送到"输电一家亲"群里接受监督,通过接近一个多月的训练,周文云的朋友圈出现了动作优美并且能够登上18米杆的照片。再过了一个月,周文云的朋友圈又出现了出线训练的小视频。考试过后,他说:"要是当初没有人用鞭子狠狠抽我,我就可能会存惰性心理,怕是不能通过这次考试了,还谈什么出线训练。我开始上杆时,心理真的害怕。但通过循序渐进式的训练,再高我也能登得上去了"。周文云不仅登上了杆,而且由他负责督促落实的患有高血压的麻等兵、王邦贵、低血糖的李武鹏均在他的监督下加强训练,白天上班、中午登杆训练、晚上系统应用训练的方式加强训练,最终全部通过了考试。</h3> <h3>  张凤军,50岁,初中文化,登杆没有问题。没有接触过电脑,由于上了年纪后记忆力减退,在系统运用上有人教的时候就会,没有教的时候就又忘记了。针对这个情况,中心的安全专责张顺利直接负责对张凤军的帮扶,张顺林不在的时候就由其他年轻人来帮扶,通过持之以恒的帮扶和训练,张凤军最终考试合格。张凤军说:"电脑对我来说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想如果不影响中心的荣誉,我早就想放弃考试了,但是每天早上上班看到中心楼道帖着的木军主任在工作会上对局领导作出的表态时,我就心里面感到不安,一有时间我就请求年轻人来多教我,现在我高兴的不是考试合格了,而是我在五十岁的年纪又多学会了一门本领,谢谢中心所有帮助过我的同事"。</h3> <h3>  丁文章,41岁,共产党员,初中学历。丁文章在登杆上是一个全能"高手",三基工作部署后,他一天就收下了三个徒弟,并承诺负责让三个徒弟在登杆考试考核中合格。但系统应用同样对他来说是难于上青天。针对问题导向,由贺平孟负责帮扶丁文章的系统应用。顺利通过考试后,腼腆又多才多艺的丁文章笑着说:"系统不熟悉的时候,我甚至一度不敢亮出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但现在我可以名正言顺说我是一名的共产党员了"!</h3> <h3>  作为中心负责培训的副主任,陈凯针对问题导向一是想方设法解决了中心没有实训场的问题。二是作为55岁的年纪,本来可以不用登杆。但每次的登杆训练前都会率先垂范,自己先登杆鼓励学员登杆。中心员工亲切地称呼他为"慈父般的凯哥"!</h3> <h3>  支部委员等待考试考核结果出炉。</h3> <h3>  要讲的故事枚不胜举,中心的每个员工都有令输电小哥想讲的故事,恕小哥不一一道来!图为利用周末、晚上业余时间勤学苦练的镜头瞬间。</h3> <h3>木军主任带领所部骨干现场帮扶。</h3> <h3>和积军书记带领所部骨干现场帮扶。</h3> <h3>严谨细致的考官于12日下午到达后,宣布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请吃"的纪律后,匆匆在食堂缴钱吃了饭后立即组织了考试考核工作。连日来辛勤工作,加班加点,辗转于登杆考核场地与系统考核场地,中午不休息,晚上统计复核成绩最后走。考官们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考试人员的目光,其中在登杆考核中安排专人全程摄录,向中心全员展现了严明的纪律、高度负责的态度,让中心全员不由自主心生敬畏和发自内心的钦佩!</h3> <h3>兑现文中开头的承诺:秀秀小哥自己的朋友圈,不能评论的那一种(你懂的)~小哥一激动既然亮日记!</h3> <h3> 出差在外的中心主任蔡国林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考试结果。中心主任说得对,必须得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中心的每一个领导,感谢中心全体员工的努力付出!</h3><h3> 最后,分享《人民日报》公众号夜读栏目的摘录共勉:请记住,如果人生真的有捷径,那一定是你汗水足够且一腔赤诚。人活着,永远不能放弃选择相信。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努力和运气永远成正比,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努力会变成运气,然后满心欢喜,用实力让情怀落地。</h3><h3> 人生路漫漫,愿你我彼此真诚且勇敢,一路相伴,一路向前。<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