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比例的基本性质

淡然于心

<h3>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在工作中,如何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都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h3> <h3>新学期开始了,在本学期数学教研活动中,经过数学组各个老师的讨论,由本人开始本学期的第一堂公开课展示。本学期依旧采取同课异构的模式,先集体备课,再上课。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在教学准备,讲课方式,教学互动自己发挥学生主体运用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它让我总结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h3> <h3>2018年3月7日星期三,数学组各教师在小会议室集中,进行集体备课。在这次集体备课中,我确定了本节课的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而且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鼓励与支持。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我对于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h3> <h3>上公开课之前的准备工作由自己完成,如教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h3> <h3>(设计)</h3> <h3>课件,复习引入。1,复习什么叫做比例。2,比和比例的区别。3,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h3> <h3>课件,新授——介绍比例各项名称,以及比例的分数形式。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內项。</h3> <h3>课件,新授——探究比例的內项与外项的积的关系。从而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h3> <h3>课件,巩固练习。1,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2,填空。设计的题型难度系数逐渐增大。</h3> <h3>课件,巩固练习。采用多样化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h3> <h3>课件,课堂小结。通过练习的巩固,最后的课堂小结以及作业的安排。</h3> <h3>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备课,不仅仅是在纸上备课,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这样走进课堂,自己的底气就足一些。</h3> <h3>2018年3月14日星期三,今天开始在课堂上展示上周所备好的公开课。整节课比较流畅,没有特殊情况发生。运用设计好的课件,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也使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表扬孩子们,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h3> <h3>在探究比例的前项与后项的积的关系过程中,我抛出问题,让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并运用展示台投影出学生作业和作品展示,这样不仅方便快捷,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h3> <h3>瞧,孩子们听得多认真。</h3> <h3>知识巩固,强化训练,加深印象。</h3> <h3>与孩子们共同解决问题。</h3> <h3>下课后,数学组的老师们再次集中在小会议室进行评课,点评这节课的优缺点,为本节课提出宝贵的建议。</h3> <h3>在数学组组长的组织下,首先由我自己指出这节课的优点和缺点。接着由各位老师对这节课的点评和提出建议。</h3> <h3>王则勇老师点评,1,介绍比例的各项名称后,可插入一些相应的练习。2,气氛沉闷,可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3,时间分配问题。</h3> <h3>叶思远老师点评,1,时间分配问题。2,教学比例內项和外项,可让学生直接读出来,自行理解。3,比例的分数形式是个难点,新授时要重点讲解。</h3> <h3>陈文老师点评,可直接出示比例来探究內项和外项的积的关系。</h3> <h3>李经忠老师点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有所不足。</h3> <h3>周少琼老师在点评,介绍比例各项的认识花的时间多了些。</h3> <h3>谢老师点评,教学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个分别用&quot;比例的意义&quot;和&quot;比例的基本性质&quot;来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练习题,用来进行比较。</h3> <h3>最后由组长总结。</h3> <h3>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的话,我们的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运用,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在以后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和把握,不断学习,不断地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课。</h3>